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在24日訪問日本時宣佈成立IPEF,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23日接受媒體訪問時,預先透露台灣將不會成為首輪參與國家,但強調美方期盼深化與台灣的經貿夥伴關係,以及台美雙邊關係的強化將與IPEF同時並進。

民進黨政府感到失望的是美國官方透露台灣未在首輪被納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主因是美國不希望IPEF被視為「抗中聯盟」,但美國也同步額外釋出許多對台保證,不希望外界因此誤判台美關係有危機。

對於將在東京召開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袖峰會是否會討論台灣的具體問題因應行動時,蘇利文表示,這不會是四方安全對話的正式議題,但他也強調,印太地區的重大安全議題應會被提及,四方安全會談成員都對台海和平穩定有共同利益。

蘇利文也指出,拜登政府致力於與盟友和夥伴合作,發出明確威嚇訊息,並支持美國政府的基本政策,亦即美中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下的一個中國政策,美方不希望看到片面改變現狀,也不希望見到軍事侵略。美方期望這一訊息不僅來自美國,也來自該區域與其他區域的盟友與合作夥伴,美方正與盟友與夥伴共同合作。

不過,蘇利文強調,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日前才與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會晤,美方正在尋求深化與台灣的經濟夥伴關係,包括在半導體與供應鏈等高科技議題上。美方首先在雙邊基礎上追求這一部分,同時透過經濟架構與其他國家合作。

台美關係很複雜,很多層面要考量,美國成立IPEF是盼在印太地區確保領導地位,但不希望各界將此舉解讀是結盟「圍堵中國」,台灣在首輪加入易挑起「抗中」敏感話題,讓部分原本就已抱怨IPEF缺乏市場機制誘因、「牛肉不夠」的國家,更產生不願加入的疑慮。

台灣當然會對無法在首輪加入IPEF「有感」,但從美國近日一連串舉動,可見美國也明確理解台灣的感受,因此多方給予台灣其他的保證,台灣此次未納IPEF參與國家,應是對台灣在國際上比較敏感的政治考量,但美國有暗示台灣供應鏈位置重要性,意味即使明面上考量中台敏感性、沒有納入台灣,但某種程度上IPEF衍生的實質投資和經貿合作仍會有台灣。

對於台灣未來如何突破結構限制爭取加入IPEF,關鍵在於美國必須說服其他國家,IPEF不是抗中聯盟,當此疑慮消失,台灣加入的敏感性就降低,另外美國也要增加誘因,吸引質疑IPEF端出牛肉不夠的國家參與。

拜登宣佈啟動IPEF只是提出初步規劃,邀韓國、日本、澳洲等盟友一起創立,可能是藉此增加投入資源,但IPEF勢必還要視其他國家的反應做出調整,可能是下半年、甚至明年初才會更明朗化,在發展過程中,皆可能是台灣與一些仍在觀望的國家陸續加入的時機。

先前美國在徵詢東協國家對IPEF意見時,已可見東協國家有意願加入,但若美國太高調強調「抗中」,且讓台灣在首輪就加入,東協國家擔憂看起來會有「選邊站」的疑慮;因此,在美國想讓更多國家參與IPEF的考量下,可預期台灣不會在第一波參與的行列。

IPEF預計7月將和有意願參與國家展開後續對談或協商,並預計在18個月內完成,因此最快也是在18個月時程走完,才會開放第2輪新成員加入;近日公佈首輪參與IPEF的東協國家名單將是觀察重點,若美國希望邀請的東協國家大部分已在首輪都入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