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台灣 面向大陸 放眼世界
台灣與帛琉的旅遊泡泡可能在今天最後定案,疫情指揮中心可能在明天例行記者會宣布「旅遊泡泡」細節,在島內悶了一年多後,國人終於看到了一絲曙光。去年曾有一些假出國的方案,雖也有一些人捧場,但不落地的飛行還是一樣悶,現在帛琉可以成為真正的落地出國,怎不讓人興奮?
讓人遺憾的是,帛琉畢竟就是一個彈丸之地,能去的人畢竟有限,現在據說規畫每周飛兩班,並有載客率七成上限,以華航台帛航線常用的波音737機型算,那恐怕一周也就頂多250人次,一年也就一萬多人,要解台灣的渴,還遠得很。就算如預期的目標,每周增到八班,取消載客率上限,班班滿載,一周不過就是1300人次左右,一年也就是6到7萬人次罷了,還是照樣杯水車薪!帛琉的效應大約還是象徵性的,讓人覺得門已經可以露出一個縫,讓人透點氣罷了。
但由於門實在開得太小,如果全民都去瘋搶飛帛琉的機票,並讓它完全按市場機制去進行定價,一張票喊破10萬元不是絕無可能,這恐怕馬上就將社會的貧富兩分現實凸顯出來,能擠上機艙搶出門的肯定是有錢人,而去不了的人勢必產生強烈相對剝削感,如此政策美意一定大打折扣,所以如何定價,政府恐怕要妥為規畫,甚至要強勢介入。
其實要不是政治作祟,除了帛琉這種與世隔絕的太平洋島國,最適合跟台灣旅遊泡泡的,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隔著一汪海峽的中國大陸,正是當今疫情最穩定安全的地方,若能卸下政治心防,兩岸旅遊泡泡完全可以水到渠成。
大陸雖然曾經是疫情最初爆發的地方,但其後防疫作為可以說是全球最嚴苛也不為過,它既有最普及與平價的核酸檢測,在每一個邊防口岸都進行嚴密的檢測與隔離措施,又以數位的技術將每一個人的軌跡與健康情況,都進行大數據的監控與管制;而台灣也是全球迄今為止的防疫典範。兩岸可以說是全球範圍內最應該彼此開放旅遊泡泡的地方。不過,兩岸之間自去年以來一直在推高的仇恨與疏離,卻使得這個泡泡連討論的餘地都沒有!
當然,話說回來,旅遊泡泡既是一個泡泡,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將一個裝著14億人的廣闊空間,弄進來當成一個泡泡,這個泡泡也太過驚人,連他們自己內部各省之間也不是來去自如的。不過還是將大陸少數幾個乾淨無虞的城市或省分,當成泡泡,仍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蔡英文自去年國慶之後就向對岸釋放希望對話的善意,也老說在疫情得以控制後,恢復兩岸交流,既然如此,「兩岸旅遊泡泡」就是個可以推動的可行策略,可以展示真實的善意,讓對岸看見一枝真正的橄欖枝已經伸向大陸。
帛琉真正的太小,在疫苗又充滿了各種疑慮,像AZ疫苗竟然在歐洲遭到18國宣布暫停施打,待全球都施打完了才能出國,要等到何年何月?我們確實還需要更大的安全的泡泡,不要讓政治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兩岸泡泡」何妨慎重納入思考?(轉載自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