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員參選人 李雨蓁
近年高雄新商場規劃不斷,展望未來幾年,義享天地B館、富邦凹子底案商場、鳳山Lalaport將陸續開出,都會形成營業面積大於漢神巨蛋的巨型商場。相形之下,舊市區原本密集的百貨公司,就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
就以當下而言,高雄已有四家老百貨出現長時間無法補滿樓層的現象,從嚴重到輕微,分別是:
★大統和平店:在2019年初開始縮減營業面積後,雖然大統始終否認停業,並多次聲稱要大規模改裝,但在2020年所有櫃位撤出後,已經實質停業,只剩10~11樓的World gym開門,目前也沒有下一步計畫。
★大統五福店:在舊大統燒毀後,不論是大統262或大統五福店,總有點湊合著營業的感覺。原本已經很小的賣場,地下一樓3C賣場撤出後始終未再利用,而靠近捷運站的一排餐廳今年也陸續歇業。
★SOGO高雄店:原本地上17樓地下2樓(不含停車場),是高雄樓層最多的百貨之一,但業績長年不佳,今年將營運樓層精簡為B2到7樓,樓上只剩16~17樓的World gym,誠品則會撤出,未來將另作商辦利用。另外地下室引進漢來集團「溜溜酸菜魚專賣店」、「NARA Thai Cuisine」、「東京純豆腐」、「1010湘食堂」,「品田牧場歡樂吧」等餐廳。
★大立B館:大統集團僅存的百貨招牌,在精品陸續撤出後,大立精品改稱為大立A館,目前營運狀況較好。但原本的大立百貨9-10樓也長期空置,不過近期傳出將洽談唐吉訶德(DON DON DONKI)台灣三號店進駐,和A館蔦屋、B館客美多咖啡等日系品牌當鄰居。
其餘市區百貨,漢神本館改裝後吸回大立原有精品,業績再次衝上百億,在舊市區一支獨秀。而大遠百有捷運共構和威秀影城,人流也算穩定,但二期只聞樓梯響。至於新光三越三多店,經營狀況和SOGO半斤八兩,但似乎百貨龍頭三越集團尚沈得住氣,沒有太大動作。
我們可以注意到,這幾家經營不佳百貨中,大統集團佔多數。根據《經濟日報》今年七月報導:「大統集團……即便靠當包租公仍可以過好日子。幹部透露,有回內部討論如何活化土地資源,高層竟有意開『釣蝦場』」可見除了大立外,大統對百貨事業似乎沒什麼衝勁。今年處分好市多入袋300億以上現金是否會改變此一狀況仍需觀察。
舊市區百貨業衰退現象,除了和人口與產業往北高雄移動有關,也和交通方式依賴私有運具,市中心商圈魅力不足,以及購物習慣轉變相關。
另外,傳統百貨經營型態,在日本早已衰退多年,傳統百貨櫃位擁擠又常重複,數間百貨鄰近也不一定能做出區分。以東京車站站前為例,2000年代以後陸續開幕的丸大樓、新丸大樓、Kitte、丸之內OAZO、TOKIA等複合商業大樓,底部均設置商場,但都不是傳統百貨,而是以專門店為主的中小型購物中心,並結合周邊商辦、旅館等設施。另外諸如影城、AR/VR影音體驗、動漫影視IP主題店、免稅商城等不同業種,在體驗經濟盛行年代,所佔比率也逐漸升高。這些趨勢的改變,台灣業者在規劃力上還不純熟。
在城市發展部分,這幾家百貨都鄰近捷運站,但若大眾運輸使用量不高,對業績的挹注還是有限。也就是隨著市民生活更貼近軌道站場,車站型商業地產的價值才會上升。當然,公部門能否加速推動聯開,或在相關法令上給予更大誘因(例如民間出資聯通捷運站之獎勵),也會影響投資意願。
至於百貨能否和在地商圈、中小型商家共存共榮,那又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但徒步環境的好壞,會是常被忽略,卻是商圈能形成的一個前提。市中心的振興,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個大眾運輸發達的緊緻城市,會是市中心再生的前提。
(圖文轉載自臉書/高雄好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