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繆璐報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延續數千年的清明文化讓中華兒女無論身處何地,都要祭祀祖先,慎終追遠。清明節將至,兩岸專家學者20日彙聚線上,共同探討如何通過清明文化的創新,增強兩岸民眾的民族認同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八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以視訊會議方式召開,近百位元兩岸文化研究學者就「清明文化的生命關懷」、「清明文化與民族認同」、「清明文化永續傳承」等議題展開探討。

台灣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前院長劉阿榮指出,兩岸對清明節都非常重視,台灣民間不同族群掃墓的時間與儀式略有差異,但到墓地去掛紙及拜墓,在家中祭拜神明及祖先是兩項最普遍的儀式,這與大陸極為相似,實際上這些習俗或儀式裡具有兩岸共通的文化意涵。

台灣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賴榮偉認為,清明節具有兩岸民眾的共同核心生活信念。掃墓、踏青蘊含民眾對於生活、生命的觀念、態度和價值。此等具有歷史延續性的習俗,雖因不同地域與不同民族(族群)而有著多樣性,但此等清明節的核心要素卻反映著兩岸民眾彼此的相互理解與期待。換言之,清明節對兩岸民眾可以有著形塑中華民族集體認同的深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