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台灣 面向大陸 放眼世界
從新中國成立初「抗禦洪水」到改革開放後「管理洪水」,再到新時代謀求「人水和諧共生」,淮河人民在戰勝水災、再造山河的過程中,不斷改變自身命運,探索人水和諧共生之道。
鬥水
這是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
一聲令下,山呼海應。治淮頭一年,走上工地的農民工達300萬人,李秀英是其中之一,「我也下了決心,不逃了,跟水鬥!」二十出頭的李秀英在工地上組織起女子突擊隊,抬土半天壓壞四條扁擔,肩膀天天腫得像饅頭。上工前,她們用圓木反復壓肩膀,直到壓麻木了,精神抖擻地再上「戰場」。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務院先後召開12次治淮會議。淮河流域建成各類水庫6300余座,興建加固各類堤防6.3萬公里,基本建立了防洪減災除澇體系。
馴水
淠史杭,是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最大灌區,它橫跨淮河、長江兩大流域,通過樞紐工程,把治理淮河興建的五大水庫之水引上丘陵高崗,為江淮大地「解渴」。淠史杭工程從規劃設計到勘測放樣,需要4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千人測繪團隊僅用4個月就完成了。1972年,歷時14年的淠史杭主體工程基本建成通水。淮河上如今已建成四大灌溉體系,實灌面積由20世紀50年代的不足1500萬畝增加到1.36億畝,「十年九旱」的貧瘠之地變成了今天的大糧倉。
親水
給魚開道,更給水讓路。2003年以來,沿淮河南、安徽、江蘇等地開展行蓄洪區及淮幹灘區居民遷建,逐步將「水口袋」裡的87萬餘人搬遷至安全地區,還行蓄洪區該有的生態功能。阜南縣委書記崔黎說,與水「糾纏」了這麼多年後,淮河兒女逐漸找到了一個與水共生的恰當位置,「這就是尊重自然,讓道于水;給水出路,人有生路;兼顧發展,人水和諧。」
70多年來,治淮安瀾與沿淮人民命運休戚與共,這條大河,「淮」抱著中國尊重自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人水共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