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資料室

台積電首批進機典禮(First tool-in)甫落幕,除了睽違20多年再度赴美設廠,除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典禮中扮演重要主導角色外,美國科技業大咖都是最高階層出席致敬,盛會陣容規格之高,自台積電建廠以來,前所未見。

微妙的是,在這場進機典禮的倒數12小時,台積電突然宣布要加碼投資美國,不僅金額比原本多了三倍,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宣布3奈米已經動工,預期將於2026年量產,再加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協同多位一級主管皆出席,在在顯示,台積電對此次設廠的長期精心佈局,且同時具有實質與宣示意義。

《風傳媒》訪談多位供應商,認為這次台積電盛大進機典禮有三大意義:(1)科技巨頭站台,象徵對美國優先政策妥協;(2)凸顯台積電對中美貿易戰火的憂心;(3)對台灣基礎設施資源不足的遠慮;(4)台系中小供應鏈拓展海外市場的機會來臨。

科技巨頭對美國優先政策妥協

盤點出席嘉賓,有蘋果執行長庫克、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超微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恩智浦全球營運執行副總裁Andy Micallef、博通半導體解決方案事業群總裁Charlie Kawwas、Micron總裁暨執行長Sanjay Mehrotra、Marvell總裁暨執行長 Matt Murphy等等,業界人士評論,幾乎是全世界半導體大咖、甚至美國科技巨頭的大集合。

這樣的出席陣容有多深刻的意義?以每年盛大科技產業大展如消費性電子展(CES)、世界通訊大會(MWC)、台北國際電腦展覽會(Computex)、柏林國際廣播展(IFA)等大型國際盛會,都難以一次見到這些大咖,台積電的進機典禮卻做到了。

根據台積電官方估計,此儀式現場參與的政府官員、客戶、供應商、媒體等超過500位,確實空前絕後。

半導體人士分析,在中美貿易戰延燒邁入第四個年頭,趨勢不僅沒有減緩,反而越演越烈,尤其美國總統拜登在今(2022)年10月祭出的「毀面性禁令」,比川普4年十幾波表演型制裁加起來還要大,讓美國的大咖企業都認定,美國政府對於封鎖中國高階技術「玩真的」。

因此,業界人士認為,上述的台積大客戶出席進機典禮不僅是為了為台積電站台,更是向美國政府「打中」政策展現妥協態度的意義,形式上做到盡善盡美。

台積電對中美貿易戰火的憂心

台積電和上述科技大咖一樣,都是在商言商的大型企業,但對於中美禁令日趨緊繃,同樣有遠慮近憂。

一名耗材供應商表示,從這幾次美國出手打中的禁令來看,台積電更明白「沒有美國政府核准(approval)就活不下去」的道理,因此台積電選擇在此典禮前夕,以及典禮舉行中發表加大投資美國的宣示,顯示「形式比人強」,經過方方面面的考慮,才決定加碼投資美國。

另一名先進製程設備供應商高階主管表示,早在2019年美國政府「去華為」時,就已經把中美貿易戰升級到國家安全等級,不無可能無心插柳打中台積。以台積電前五大客戶就有四大是美國公司,蘋果、輝達、超微、高通一向都是先進製程的優先採用者,該高階主管表示,「若台積電有什麼三長兩短,都是這些科技巨頭無法承受的損失。」

對台灣基礎設施資源不足的遠慮

一名業界人士從先進製程技術觀察,目前台積電的製程中,7奈米以下已經占比五成以上,也就是有5成的製程會用到極紫外光(EUV),EUV不僅昂貴且耗電,如果卯起來使用,光是5奈米的20幾道光罩製程,就相當於一個電廠的用電,這也是為何台積電需要買很多的綠電。而這些近憂遠慮,一向高瞻遠矚的張忠謀肯定也看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