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台灣 面向大陸 放眼世界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西南首場「望春風——台灣經典民謠交響音樂會」將於12月24日在成都城市音樂廳舉行。作為這場音樂會的預熱活動,12月10日,「台灣經典民謠沙龍分享會」在成都麓湖生態城藝展中心學術報告廳舉行。
台灣著名指揮家于興義、四川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劉黨慶、成都展泰文化創始人賴姮坌、川台交流融合突出貢獻台胞孫亦敏、寶島音樂家楊寓棠、楊畇蓁以及眾多音樂愛好者參加了此次分享會。
「中國民歌按照色彩的特性可概略分為六大色彩區。」「台灣民謠由於地理、歷史的特殊性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兩岸開放交流後,台灣的音樂創作對大陸的音樂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兩岸音樂交融由來已久。」分享會上,本次音樂會指揮家、主講嘉賓于興義以「認識台灣民謠之美」為主題,向在場音樂愛好者詳細解析了中國民謠的發展和分類、台灣民謠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經典曲目賞析,用竹笛現場演奏了台灣客家民歌《桃花過渡》、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還特別為大家講述了高亢的四川民謠與婉約的台灣民謠的不同之處。川籍音樂家全巍則用薩克斯風即興演奏台灣經典民謠《望春風》、《四季紅》,讓在場音樂愛好者大快朵頤、掌聲如潮。
劉黨慶在沙龍分享會上表示,四川民謠和台灣民謠有著某種共通的情感。「就比如台灣民謠《望春風》和四川民歌《槐花幾時開》,二者雖風格不同,但都充分表現女子對美好愛情的嚮往。」於興義也多次用「融合」二字闡述本次音樂會的主旨,他表示:「這不僅是由兩岸音樂家共同演繹完成,更是代表了台灣民謠作為中華民族藝術分支血脈相連的情感體現。」
作為音樂會的主辦方,成都展泰文化創始人賴姮坌表示,「希望通過民謠音樂會的交流形式,讓更多的台灣音樂能夠落地到成都,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據悉,即將在12月24日音樂會上演奏的15首經典台灣民謠作品主題鮮明、曲調活潑。它們或是純粹的民謠,或是有著民謠風格的流行歌曲,更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審美取向,代表了海峽兩岸幾代人共同的青春記憶。為保證視聽品質,主辦方特地選擇了可容納1400人的成都城市音樂廳,力求為樂迷朋友們呈現最頂級的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