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台灣 面向大陸 放眼世界
2023年所有的產業中以電動車產業最夯了,本屆美國的CES展幾乎都圍繞著電動車為主題。過去三十年,雖然部分製造廠商已如鴨子滑水,持續研發電動車技術,但由於過去電動車一直是「賠錢貨」,投注大筆研發經費難以回收,車價居高不下,產業界和消費者並不相信電動車會成為流行趨勢。
最大的關鍵是,電動化和智慧化是車輛產業變革的兩大趨勢,電動車如同一台移動式的電腦、一座移動的資料中心,所有零組件都要電子化,電動車已屬於資訊科技產業範疇,對傳統汽車業者來說,都是新的學習和競賽。傳統汽車大廠多有百年歷史包袱,產業生態從機械產業要轉型到電子電控資訊領域,研發、生產、製造和管理的思維畢竟大大不同,車廠多不敢貿然大幅轉變,使得電動車推展進度緩慢。
但特斯拉在2012年之後,如旱地拔蔥,在純電池電動車的成果打開世人的全新視野,眼見大限又即將來臨,迫使各大車廠發展電動車的態度改觀,開始加入戰局,研發油電混合車款。2017年全球電動車倡議聲浪響起後,不得不加快轉型步調,到2020年,各大車廠從過去的油車改款油電混合動力車,到陸續推出純電平台的車款,風風火火朝純電動車轉型之路邁進。
回想電動車概念剛興起時,當時有一群造車新勢力廠商風光發表概念車,宣佈進軍電動車市場,但隨後電動汽車能正式上市銷售的已是少數,能獲利的更是屈指可數,退出的廠商中,體質優異的企業尚能受到市場青睞而受到收購,體質差的也就只有倒閉一途。因為一個新的汽車品牌的發展過程中,品牌塑造、產品設計與開發、專利佈局、供應廠商評選、供應鏈管理、法規認證、消費者體驗、市場推廣、售後服務等每一個環節都將是關鍵的議題,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將導致品牌的夭折。因此,即便電動車市場仍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但伴隨而來的是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競逐市場的新玩家實力也增強許多,包括科技大廠如蘋果、華為、小米、百度、阿里、鴻海等廠商紛紛建立平台,依據自身在軟體或硬體方面的優勢,整合旗下供應鏈切入市場,再加上傳統汽車品牌也加速朝電動化進行轉型或成立電動車品牌因應,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