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永新
來源:微信公眾號:尋找飄蕩的忠魂 / 遠征大酒店

上了年紀,半夜醒來就睡不著。打開手機,翻看一下微博和公眾號裡讀者的留言,才知已一個多月沒寫文章,鐵粉們已有期待。過年半個月,文章沒寫,微信朋友圈倒是發得勤快,幾乎每天一條,但朋友圈終究是親友團,範圍較小,一般讀者也不可能有微信聯繫。凌晨三點,反正睡不著了,挑三條點贊最多的朋友圈內容湊成一篇小文,也算對熱心的讀者有所交待。

一、壓歲錢(大年初一)

過年,總還是我們小時候年味濃點。彼時大年三十,吃什麼已無所謂,歡喜雀躍,便是在盼望新簇簇、刮刮響的五角壓歲錢,儘管口袋還未焐熱、睡覺前又以開學後替你交學費為名要收回去,但曾懷揣鉅款的短暫興奮便已足夠。及今思之,念及貧瘠時代父母的艱辛、不易,感念至深。一晃五十多年,時光如白駒過隙,過年時,我口袋裡倒是揣著紅包,卻常常忘了分給孫輩高興。從六歲到六十歲,時光,就這樣一點點將過年的欣喜侵蝕殆盡,不勝感傷。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二、老娘與大哥(正月初八)

正月初八,溫馨一幕:冬日暖陽下,陽臺上,七十三歲大哥為九十七歲老娘剪指甲。這條僅三句話的朋友圈一發,半天之內,居然有了近三百個點贊點評。老娘與大哥四十多年來一直是住在一起的,儘管老娘喜歡與已成家的長子分家獨立生活,(按老人家的說法是大家自由點),但以前在江藻鄉下,住一個院子也是早夕相處,後來進城了,兩套房子對門,陽臺相通,也十分便於照顧。老父去世已十八年,老娘的生活起居都是大哥大嫂在精心照顧,無微不至。我們其他兄弟姐妹也就是偶爾去看望一下,每念至此,對長兄長嫂充滿感激。一樁小事或許可以佐證現下這個物欲橫流的世道親情友情的珍貴:春節期間,有北京青年報、新京報、齊魯晚報、新華日報四家官媒網站及今日頭條、新浪先後轉載我六年前第一次在朋友圈發的文章《老娘》,首次轉載者把題目改為我文章中的一句話《老娘!松陽飄來的種子》,我覺得十分貼切。人間親情,彌足珍貴。

三、油燈盞(正月十三)

晚飯後獨自踅到諸暨老火車站腳,試圖一覓舊時痕跡,卻一眼瞥見路邊小攤油燈盞三字,倍感親切,四元大洋,讓老闆當場油炸了一個,站在馬路邊吃得有滋有味,香氣四溢。記得四十多年前每天早晨步行去茶廠上班,北門頭小吃店那高踏步跨上,熙熙攘攘的國營小吃店裡,一幫毛頭小夥子,油燈盞、洋糖糕、年糕汁一定是要吃個撐,然後用手背抹一下油漉漉的嘴巴(那時也無餐巾紙,沒那麼講究),少年不知愁滋味,一路嬉笑打鬧,翻七家嶺,下得嶺背,到望雲亭,茶廠就近在咫尺了。今天臨時起意吃油燈盞,純粹是為了懷念青澀少年時代。唉!一晃四十多年,時光回不去了。(整理完上述三條朋友圈內容已是凌晨四點了,再次關掉手機,運氣好點,就睡個回籠覺吧)

(作者簡介:陳永新,《尋找飄蕩的忠魂》作者,大公報大公網、浙江日報、印象貴州網、臺灣新報、浙江諸暨融媒體中心、諸暨線上等眾多媒體特約撰稿人,諸暨遠征大酒店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