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轉載自拔舌地獄臉書粉專
美國自艾森豪總統後,便開始了「公路主義」的信奉。依靠美國而能苟延殘喘的難民政權,當然也接受了其教導。而在這個體系之下,又依附著盤根錯節的利益共同體。
汽車工業帶來的龐大經濟循環,讓台灣難以往「交通零傷亡」前進。圖上簡略地擺上六個環節,實際上當然更複雜:
1.產業提供政治獻金:其坐大依靠政府扶植,裙帶關係密不可分。
2.禁行機車:機車保養便宜、符合民眾需求,限制路權將誘導其購買汽車。
3.高架建設:民代可向民眾邀功自己有做事,工程款分贓雨露均霑。
4.買車需求:電視廣告宣傳買車=幸福,道路工程只給汽車方便。(要享有完整路權只能買汽車,你要先背貸款,然後政府再用貨物稅剝你一層皮。)
5.巧立名目罰錢:各式交通罰單,匯入政府與警方的小金庫,罰金績效插越多賺越多。
6.產業鏈成形:用錯誤教育、道路工程、政治勾結,限制人民的選擇,讓人民相信「背貸款買車」是出於自由意志。
了解交通議題,也就了解台灣各層面的社會問題,因為一切現象都互為因果。眼光拉得高一點,就會發現其實台灣一直尚未脫離「殖民」。「殖民」形式不限戰爭,也能是文化與經濟殖民。其主導者不一定是傳統西方列強,也能是內部殖民。
小結論,不管你是什麼政治立場,其實你仍被殖民,而且從來不是自己的主人。
(以下段落會稍微燒腦,沒空的可略過不看)
政大教授宋國誠在其著作《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伊德》自序中提到:
「似乎,霸權者總是「以奴為霸」。沒有自卑式的崇拜,人的歷史就不會有專制戲碼的上演。因此,即使奴隸不懂主人的形上學,至少也要學習自我命運的闡釋論。一切受制的、邊緣的、弱勢的他者群級(clus-ter of others),都必須走進中心的、霸權的王國,在被視為真理的體系中重奏真理的變調。」
我的簡短按語:當人民內心尚未革除威權意識,那麼對領導者或權威的集體崇拜,只會不斷創造出新的獨裁政權。人民不一定要有統治者的意識,但至少要知道自己是「怎麼歹匕的」,要先清楚自己是弱勢或被壓迫,才是不被奴役的第一步。
而所謂「台灣文化」究竟是什麼?如何演變至今?宋教授如此說:
「『文化主體性』在此意指文化批評意識與文化創作的能力。二戰之後的台灣發展經驗顯示,由於在政治經濟的現代化方面『超速發展』,使台灣跳過了『解殖民化(decolonization)』的歷史過程。」
按語:沒有經過解殖民,就不會產生文化批評意識與文化創作能力,兩者結合起來,該群體才能有「文化主體性」。
「其結果使台灣成為了一個『現代化後的殖民國家』。這種現代化後殖民情境,一方面表現在文化上的『依附性』和『消費化』,一方面更加赤裸地表現在大眾文化中『無民族恥感』和『哈日風』現象(對照日本殖民歷史)。」
按語:恥感,表現於社會規範,以他人的觀感語評價為尺度。日本就是由「恥感」所維繫的社會,而信仰基督教的德國,則是以聖經傳統的「罪感」為尺度。無恥,就是不在意他人眼光。台灣的大眾文化是否無恥?可從交通違規上考證……。
「使台灣成為全球商品最摯愛的消費帶,表現出對西方文化工業最高的接受力與寬容性。台灣的後殖民性最為具體地表現在極度的文化消費主義,以及在都會文化生產上片面的模仿和速食主義的充飢和裹腹。」
按語:對西方文化工業的寬容,可見好萊塢電影、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市況。在此要提醒,韓影並非以愛國文化而昌盛,而是產業學習好萊塢工業化,端出好作品才讓韓國國民支持。
文化消費主義以及片面模仿,則可從各種失敗的交通建設、觀光規劃可知,其實台灣人從來沒搞清楚「為什麼別人要這麼做?」。而是覺得「這樣搞能賺錢」就模仿了。追根究柢,當萬物都要能與賺錢扯上邊,不賺錢的都被棄置後,全島的過度消費與掏空就是必然。
全台到處有日式店鋪、造景,卻學不到其精神,最終淪為賺錢的噱頭。遇到先進制度引入,卻又不知廉恥的說「國情不同」。
這就是無恥文化,也就是台灣的文化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