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執業律師 吳鈺蓉

隨著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北京的訪問,許多外媒普遍認為中美關係有望「止跌回升」。然而,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在最近的記者會上,針對台灣問題、民主和人權、南海問題、俄烏克蘭以及中美對話溝通等熱門議題,闡明瞭中國的外交立場並提出了10條「外交紅線」,同時批評了美方對於「一中政策」核心內容的修改。

楊濤指出,美國原本的「一中政策」非常清晰,但後來附加了越來越多的修飾詞,如「台灣關係法」和「對台六項保證」。而現在,美國試圖將中國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納入「一中政策」的核心內容,這種所謂的「和平解決」被視為對該政策的篡改。

楊濤表示,中方不排斥溝通,但需要美方展示尊重和誠意。他批評美國不是南海爭議的當事國,卻以「自由航行」為名在南海進行軍事活動。同時,他提出,在中美軍事交流方面,美方應先解除單邊制裁。

除了涉及台灣問題和中美軍事衝突的議題外,楊濤還批評了美方對中國的「去風險」行動,認為這不僅無法解決自身問題,還會對其自身產生反噬影響並拖累全球。關於美國企業在中國的運營,中方將繼續開放大門,但強調必須在法律框架下經營。

在國內事務上,楊濤明確表示「涉疆、涉藏、涉港問題關係中國核心利益,不容外部干涉」,並反對其他國家對中國特色的「民主」和「人權」進行指責,強調這些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他認為,其他國家應尊重中國的主權和內政,不應對中國的「民主」和「人權」議題進行指責或干涉。

此外,在國際事務上,楊濤強調中國是當今國際秩序的創立者和維護者。對於俄烏衝突,中方將支持一切有利於停火和和談的努力。他強調中國將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勸和促談,並表示任何國家都不能強迫中國在其中選邊站隊。

這些表態凸顯了中國外交部對於國家核心利益的堅定捍衛立場。中國主張非干涉原則,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權利自主處理自身事務,並主張國家間應尊重彼此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然而,這些立場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討論,特別是在涉及人權和民主等議題上。

隨著中美關係的緊張局勢和國際格局的變化,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將繼續受到關注。這些外交立場的宣示將對中國的國內政策和國際形象產生重大影響,也將影響到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和合作。

除了台灣問題和中美軍事衝突外,解決中美關係的其他問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建立和改善雙方之間的互信和合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法:

對話和溝通:中美雙方應透過各種對話和溝通管道,包括高層互訪、外交磋商和多邊會議,以解決彼此之間的分歧和爭端。開放和坦誠的對話可以幫助雙方理解對方的關切和立場,並找到共同的利益和解決方案。

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領域:中美兩國在許多領域都存在著合作潛力,例如經貿、科技、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等。雙方可以著重於這些領域的合作,尋找互利共贏的機會,從而增進雙方的互信和合作。

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中美雙方應相互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雙方應試圖理解對方的安全和發展關切,並通過協商和談判找到妥協和平衡的方法。

有效管控和化解爭端:當雙方出現爭端時,應試圖通過協商、仲裁或其他和平方式進行管控和解決。重要的是要避免爭端升級成衝突,並尋求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加強人文交流和民間交往:人文交流和民間交往有助於增進雙方人民之間的理解和友誼。加強學術、文化、青年和地方層面的交流,有助於促進雙方關係的穩定和和諧。

這些方法並非一蹴而就的解決方案,而是需要長期和持續的努力。中美兩國都應願意做出讓步和妥協,並通過建設性的對話和合作來解決分歧和爭端,從而實現中美關係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布林肯此行的具體成果尚未全面公佈,然而,可以根據一些報導和觀察來分析他訪問中國的成果和影響:

對話和溝通:布林肯此行為中美之間的高層接觸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讓雙方能夠就關鍵問題進行直接對話和溝通。這種高層接觸有助於減少誤解和不信任,並開展建設性的討論。

利益交換和合作機會:布林肯此行可能為中美之間的合作機會提供了探索的契機。雙方可以在共同關心的問題上尋求共識,例如氣候變化、疫情應對和非傳統安全挑戰。此外,他可能還提出一些合作領域,以促進互利共贏的關係。

意見交流和風險管控:布林肯此行也提供了一個平臺,讓雙方能夠交換意見並理解對方的立場和關切。這有助於增進雙方的互信,並在爭議和敏感問題上進行風險管控,以避免衝突的升級。

國際影響力和多邊合作:布林肯此行還可能涉及到國際事務和多邊合作的討論。中國和美國都是全球重要的國際角色,他們之間的合作和協調對處理全球挑戰至關重要。布林肯可能與中國就這些議題進行交流和協調,以推動國際合作和共同解決問題。

總之,布林肯此行的具體成果需要根據進一步的消息和官方公告進行確定。然而,這次訪問為中美關係的改善和合作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會,並為雙方進一步解決分歧和推動合作開展了溝通和討論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