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爾街日報》刊登了民進黨2024參選人賴清德的一篇投書,題為《我保衛台海和平的計劃》。在這篇文章中,賴清德詳述了他未來當選後將如何全力強化國防嚇阻力、提升經濟安全、展開民主夥伴合作,並維護兩岸現狀,以實現台海的永續和平與國家的繁榮。
首先,賴清德強調建立和平的基石必須建立在對區域環境的精確掌握和切實的行動方案上。他承諾在國防方面全力提升嚇阻力,繼續強化國軍戰力,並加快非對稱戰力的轉變。此外,他計劃與夥伴國加強在訓練、軍事改革、民防和資訊共用等方面的合作,以確保台灣能夠因應各項軍事威脅,從而降低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其次,在經濟安全方面,賴清德提到他過去在擔任台南市長和行政院長時努力培植了台灣的科技產業,並透過減稅和投資帶動了經濟和薪資的成長。他表示將帶領國家參與更多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輔導新興產業,減少不必要的法規和限制,確保台灣在全球安全產業鏈的建構中不會缺席。
賴清德還強調了民主夥伴關係的重要性。他指出,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派遣醫療團到烏克蘭的國家,並看到各國政要和意見領袖持續訪台表達支持。這些具體行動展現了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也顯示台灣並不孤單,將持續建立與國際民主夥伴的緊密合作。
最後,賴清德強調了穩定且具有原則的兩岸領導力的重要性。他指出,近年來,北京已明確表示謀求國家統一應有之義,並不斷提升區域內的軍事威脅和挑戰。在這種壓力下,維持兩岸現狀符合台灣及國際社會的最大利益。賴清德承諾在航行日益動蕩的水域中保持穩定,並支持在互惠、尊嚴和無前提原則上進行兩岸對話的機會。
賴清德表示,我們永遠不能認為自由和民主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他從未改變二十多年來的從政原則,並承諾在當選後致力於維護和平與穩定的區域環境。
賴清德的這四個支柱——強化國防嚇阻力、提升經濟安全、展開民主夥伴合作,以及維護兩岸現狀——將為台海帶來永續和平和國家的繁榮。這些建設性的措施將為台灣在區域和國際舞台上扮演積極角色,同時也向全球展示了台灣作為和平貢獻者的決心。
賴清德的計劃凸顯了他對台灣的承諾,也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期待看到台灣能夠透過這四個支柱實現更大的繁榮與和平,並在國際社會中發揮更重要的角色。
賴清德提出的四個支柱旨在維護台海的永續和平,並且強調維持兩岸現狀。這些措施旨在提升台灣的國防能力、經濟安全、民主夥伴關係,以及支持互惠、尊嚴和無前提原則的兩岸對話。這些努力有助於營造穩定的兩岸關係和區域環境,進而為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
美國在兩岸問題上一直持有特定的政策立場,主張和平穩定、基於協商的解決方案。美國政府重視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並承認台灣在區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以下是幾個美國在兩岸問題上的常見立場和看法:
「一個中國」政策:美國承認中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美國長期以來的政策立場,並在與中國的外交關係中持續存在。
美國通過了《台灣關係法》,該法案要求美國在與台灣的關係中保持穩定,支援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並繼續與台灣發展經濟、文化和人民交流。
另外,美國一直呼籲兩岸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並避免單方面行動導致緊張局勢升級。美國政府強調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以促進區域的繁榮和發展。
美國一直對台灣的民主發展表示支持,並對台灣的自由、人權和法治價值表達關切。美國鼓勵台灣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積極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政策立場可能會隨著時局和政治情勢的變化而有所調整。因此,該立場可能受到不同政府和不同時期的影響。
在兩岸和平統一的議題上,立場存在差異,且有諸多複雜的因素和挑戰。賴清德的計劃主張維護現狀,尊重台灣的民主價值,並透過和平的手段解決兩岸之間的爭議。這種立場可以被視為一種維持和平、防止衝突擴大的努力,為兩岸關係的穩定提供支援。
然而,和平統一的議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各方的努力和溝通。任何對話和解決方案都需要兩岸雙方的合作和共識。因此,賴清德的計劃可以視為為兩岸和平統一提供一種積極的、維護台灣利益的方向,但實際結果仍需取決於兩岸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對話。
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專文中的描述和觀點,不代表所有人的意見。正如有學者指出的,作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的所謂「四個支柱」論述,就是向美國送去的「投名狀」,根本是為了2024大選騙選票。
兩岸和平統一是一個相當敏感和複雜的議題,各方觀點和立場存在多樣性,當然最理想的途經,是通過平等對話和協商來達成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