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彩台灣

我是在四川大涼山種橄欖樹的北大博士林書任,我來自寶島臺灣,我身上有三個標籤:第一個是“台青”,現在台青是兩岸交流的一個生力軍;然後另外一個就是“北大博士”,一般人想像北大博士畢業之後,應該是去科研院所或者高校,要不然就是去企業做一些比較研發的工作,我跟他們的選擇不太一樣,我是到四川大涼山去搞農業;所以我的另外一個標籤就是“鄉青”,青是青年的青,是指紮根於大陸鄉村工作的青年。

比較機緣巧合的是,我父親在我去念北大博士之前,先到了四川大涼山去投入橄欖油產業,就是去當地種橄欖樹,然後去生產橄欖油。因為我們知道涼山過去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都是因為它的極端的貧困問題,所以我們國家也在2013年開始提出精准扶貧。這也讓我意識到,其實我們在當地通過發展產業,帶給當地村民可持續的收入,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去生活。去通過自己的勞動,去證明自己的社會價值,我覺得這是一件挺有意義的事情。

他們的收入大概可以比過去高三倍以上,戶均大概能夠到萬元左右。這樣的收益不僅僅能夠讓他們在家鄉過更好的生活,甚至還有富餘的錢能夠支援他的子女。等於相對來說,他們的老人其實活得更有尊嚴。

我覺得我現在在做的,比較像是為當地的小朋友帶來希望。我觀察到,就像在涼山這樣的地方,未來如果要實現一個綠色的可持續的發展,比較適合的方向有兩個:一個就是像我們在當地做的這種現代化農業,還有一個就是做旅遊觀光。做這兩個產業勢必需要具備(人才),所用的人才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

所以我們在照顧了老人的收益之後,我們也需要為當地的人才培養去做一些努力或者做一些嘗試。一個意義在於是說,他們能夠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或者是一定的素質教育的技能,將來能夠留在當地,然後繼續推進這個產業的發展。然後另外一個就是,他們能夠以後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他具備一個很好的能力。所以我們為當地小朋友帶來希望主要是著眼在這兩個部分。就是在這個項目上,能夠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們就覺得好像自己做這個事業還是挺溫暖的,還是挺好,好像還是有成果的。

臺灣在鄉建鄉創方面起步比較早,所以我覺得很適合把這樣的經驗帶到大陸。這既是一個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很好的機會,同時又能夠助力我們祖國大陸的一個鄉村振興,所以對於小我跟大我來說,都是一件我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心安之處即是家,希望涼山人民過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