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人 王尚智
時序進入8月中旬,選情進入分裂與突圍。最初「藍白合」的呼聲,如今也分裂成「非綠、在野、下架民進黨、主流民意」等各種不同在野聯盟的訴求呼聲。在野陣營焦慮者眾,而且多數遷怒指責郭台銘來亂。但基層民眾的意志觀感有別,如今選民中「非藍非綠、厭藍厭綠」超過4成,「下架民進黨」超過6成,侯友宜hold不住、郭台銘有機會、柯文哲坐實卻不穩,所有參選人只能據此賣力爭取!
侯友宜,在日本訪問後變化不小,金溥聰個人破壞力明顯收斂,黨政整合同步,開始恢復國民黨選舉一向的整合節奏。「營造團結氣氛」向來是國民黨的老招數!而侯友宜隔三岔五就要暗諷郭台銘兩把,顯示他視郭「近挖牆角」的威脅遠大於柯、賴。
但這步策略的最大副作用,卻也在公眾印象中顯示出侯友宜某種「敗者的軟弱」!明明還有逼近70%的「綠、白」選票不去挖,尤其仍對年輕族群至今「零策略」!侯友宜「卡郭,而非超越郭」,撐不開政治形象的頻寬,也容易出現言詞邏輯的破綻:比如最近積極搶奪「關公詮釋權」,但殊不知「關聖帝君」才是民間普遍敬稱,侯友宜滿口都是關公,缺乏由衷敬意,明眼人反而知道「這傢伙肯定平日沒拜」!
郭台銘,如今成為眾所皆知的選情最大變數。但從屏東、苗栗地方造勢的規模來看,「宣布參選」已經沒有懸念。只是顯然媒體名嘴們受不了如此懸而不決,而大多給予負面評價!藍營媒體也有比例明顯的新聞封殺。但郭陣營似乎也「佛系」應對,幾乎沒有進攻侯、柯、賴的任何動作,連最近「前瞻預算」的揭弊熱議也置身事外。
郭陣營的最大「兩難」在於:一旦宣布參選成為正式競爭者,與藍營地方勢力的所有「曖昧、合作、動員」就被迫即刻告終!直接影響到「獨立參選連署」。然而一旦繼續拖延宣布又沒有「拖延奇招」,基層支持者所需要的一鼓作氣,如今確實正在抱怨且消散。
柯文哲,最近超大動作「切割郭台銘」,聲稱「郭柯配」絕對不是選項!明顯都是為了「固盤」民調避免流失。柯文哲在這次選舉正式「催化」出台灣社會第三勢力,並且開始凝固20~40歲成為遠超藍綠的主要支持者,但如今穩定支持的30%上下,也正在成為他民意支持的天花板。
也因此一方面切割郭台銘避免流失支持,另方面柯文哲也正在多次暗示「綠白配」!如同海女幽歌般,呼喚綠營支持者中「不那麼欣賞賴清德」的游離族群;在最終藍營為了下架民進黨的「棄保」機會加持之前,柯文哲若能從綠營外圍挖來5%,政治體質與路線風格上似乎確顯合理!至於「藍白合」還早,柯、郭、侯三人如今只有柯文哲,真正握緊談判資格。
賴清德,眼前唯一的努力正在死命摘除「台獨金孫」的大帽子!而且苦口婆心的對象不是台灣民眾,而是美國政府。「35%」的天花板是綠營支持者在「意識型態上的總合」,這也是近來無論柯、侯連同立委小雞們都強打「前瞻弊案」的原因,唯有呈現各種民進黨執政的嚴重弊端,才能敲醒少數對未來仍懷有期待的綠營族群。
在此同時,賴陣營除了積極防禦各路攻擊,唯一要做的也僅有「確保在野分裂」!主打砍低柯文哲的支持率,拉抬郭台銘參選的合理性,同時壓制侯友宜有任何茁壯機會,同時以各路側翼「保持分化三人」!在野陣營始終耳語謠言不斷,三方競爭猜忌加劇,包括「併購說」深究其最初來源均不可知,都有賴陣營認知作戰的痕跡。
世事如棋局,台灣大選畢竟沒能牽動國際政經格局,說來更像一場「村野擂台秀」!尤其這次在野陣營分裂成三,都說更接近「膽小鬼遊戲」,考驗著真正弱小者必須知難而退;而一旦弱而不退,「棄保」最終就將無情打臉,同時擔負「選戰致輸」的最大惡名。
在此之前,8月、9月的民調結果是重中之重!誰突圍、誰萎縮,誰提前來到能力極限,台灣民眾近著數看,華府、北京繼續冷眼打量。
(轉載自王尚智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