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自祖國雜誌第60期/花俊雄(旅美知名政論家)
美國《外交》雜誌 (Foreign Affairs) 最新一期(7月/ 8月)刊發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大作:[瀕臨險境的亞洲世紀:美中對抗的危險] (The Endangered Asian Century: America,China, and the Perils of Confrontation ),在回顧中美關係對亞洲發展影響的基礎上,對中美關係的前景以及中美關係對亞洲的影響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亞洲:美國治下和平 vs. 中美共治
文章開宗明義指出,「亞洲之所以繁榮,是因為二戰結束以來一直維持著的『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提供了有利的戰略環境。」然而目前美中兩國的緊張關係引發了有關亞洲未來和新興國際秩序的深刻問題。這取決於美國和中國分別和共同作出的選擇。這兩個大國必須制定出一種共處模式,在一些領域保持競爭關係的同時,不讓兩國之間的矛盾危害在所有領域的合作。
李顯龍認為,美國和中國各自面臨重大抉擇。美國必須決定,是將中國的崛起視為一種生存威脅,並試圖以一切可能的手段遏制中國,或是承認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大國。如果選擇後者,美國就必須制訂與中國打交道的方法,盡可能促進合作和良性競爭,而不讓競爭傷害整體關係。理想情況是,這一競爭將在商定的多邊框架內進行,並採用類似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所遵循的規則和準則。這一體系規定了所有國家的責任和限制,加強信任,幫助管控衝突,並為合作和競爭創造更安全、更穩定的環境,在這一體系內,美國應盡最大努力滿足中國的抱負。
反之,如果美國選擇試圖遏制中國的崛起,就有可能引發反彈,使兩國走上長達數十年的對峙之路。美國不是一個衰落的大國,它有很強的韌性和實力。另一方面,中國也不是虛有其表的大國,中國經濟擁有巨大的活力和日益先進的技術。這兩個大國之間的任何對峙,都不太可能像冷戰時期那樣,在一個國家和平崩潰的情況下結束。
經濟亞洲 vs. 安全亞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過,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但他也說,亞洲的安全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維護。李顯龍認為,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習近平是認為太平洋足夠大,可以讓美中兩國和平共處,有重疊的朋友圈和夥伴圈呢?還是認為它足夠大,兩個大國可以將之一分為二,形成敵對的勢力範圍?李顯龍說,新加坡和其他亞太國家會傾向哪種解讀,是不言自明的。
李顯龍整篇文章的要點就在於說明,目前亞洲的核心問題是經濟和安全問題上的衝突,人們正在見證兩個亞洲的出現,一個是逐漸由中國主導的「經濟亞洲」的崛起,另一個是仍然由美國主導的「安全亞洲」。對亞太地區的每一個國家而言(包括所有的美國軍事同盟和戰略夥伴)中國都已成為比美國更為重要的交易夥伴。但無可諱言的是,這些國家對於中國的迅速崛起並不放心,因此,紛紛加強軍備並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軍事聯繫來制衡中國。「經濟亞洲」和「安全亞洲」非但不能相輔相成,反而可能互相衝突,這就迫使亞太各國必須選邊站,而這正是他們不願陷入的窘境。
朝/越戰事勝利才有「美國治下的和平」
對於主導「經濟亞洲」的中國和主導「安全亞洲」的美國可能發生對抗衝突,李顯龍跟一般關心國際地緣政治大國博弈的人士一樣焦慮,甚至因為新加坡的處境令他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焦慮促使他想勸和。自李光耀以來,「親美疏中」、「遠交近防」是新加坡不變的既定方針。李顯龍接受中國崛起,但更誇讚美國。例如,他認為:「亞洲之所以繁榮,是因為二戰結束以來一直維持著的『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提供了有利的戰略環境。」而對美國治下的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所帶來的破壞和禍害則隻字未提,事實證明正好相反,在英勇的中、朝、越人民浴血奮戰擊敗傲慢自大兇殘的美軍之後,才迎來了建設家園的和平環境。李顯龍片面、過度強調「亞洲之所以繁榮」得益於「美國治下的和平」完全無視於亞洲人民辛勤勞動這個「內因」。
李顯龍認為,中國無法取代美國「安全亞洲」的角色,美國也無法取代中國「經濟亞洲」的地位,為了避免「安全亞洲」和「經濟亞洲」產生對抗衝突,必須發展新的區域安排,對於這個問題李顯龍顯然沒有答案。
羞辱/孤立中國 vs. 接觸中國
已故的李光耀總理在其《論中國與世界》一書中,第 9 章「對抗的代價:美中關係的未來」曾論及美中兩國如何相處。李光耀認為,隨著中國逐漸崛起為一個大國,美國政策與行動肯定會嚴重影響中國的發展軌道與行為方式。如果美國試圖羞辱中國,那麼美國肯定會給自己招來一個敵人。相反,如果美國接受中國是一個強大的、正在崛起的大國,並給予其應有的地位,那麼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就會接受這個地位。承認它是個大國,還有它重返受人尊重的地位並重視往日的輝煌,同時提出一些具體的合作方式。
李光耀說,美國明明知道跟中國較量會給自己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樹立一個沒有必要的對手,而且中國的實力漸強,將視美國為敵人,為什麼美國還要這麼做呢?這是毫無必要的。美國應該說:我們終將是平等的,最後你看你比我還強大,但我與你必須合作,請坐,我們討論一下這個世界的問題吧。是接觸中國,還是孤立中國,美國必須做出根本性的抉擇。你不可能兩樣都做,不可能說在某些問題上接觸中國,卻在其他問題上孤立它。你的信號不能模糊。
李光耀指出,隨著中國的發展逐漸能夠在東亞佔據主導的程度,中國必須做出一個重大抉擇,是成為一個霸權國家,利用自己的經濟、軍事力量建立一個勢力範圍,還是繼續做一個良好的國際公民(按中國已經一再聲明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也不尋求建立勢力範圍)。應該給予中國充分的動力使其選擇國際合作,這符合每個人的利益。這就意味著中國必須有和平發展的經濟機遇,如果沒有給中國提供這樣一條道路,這個世界將不得不面對一個強硬的中國。李光耀認為,中華文明是古老的文明,不會因為外在壓力或制裁而輕易變革,只有當他們的領導人、思想家和知識份子都相信採用其他社會的一些屬性與特色對中國有利時變革才會到來。
李顯龍顯然完全繼承了李光耀的看法,他們的意見值得中美兩國領導人認真審視,果能如他們所言,「經濟亞洲」和「安全亞洲」就能並行不悖。
亞太自貿區
目前經濟亞洲的區域安排如中國主導的以東盟為核心的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美國沒有參加,而以日本主導的 [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 (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CPTPP)不包括中美兩國。為了破解亞太地區 RCEP和 CPTPP並行的經濟一體化趨勢,習近平於2018 年 11 月 17 日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莫爾斯貝港舉行的 [ 亞太經合組織 ](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了題為「同舟共濟創造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指出 [ 亞太自貿區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簡稱 FTAAP)仍是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方向,並再次呼籲推動 [ 亞太自貿區 ] 的發展進程。[ 亞太自貿區 ] 能否成為現實,有很重要的兩個關鍵:
一、中日韓自貿協定能否於 2020 年如期簽訂;
二、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能否取得進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亞太自貿區就能水到渠成,自然會引導 RCEP、CPTPP 今後集團式地整合與改進,防止亞太地區被劃分為不同的貿易集團。
自美國高調執行「亞洲再平衡」戰略以來,亞太地區的安全形勢,尤其是海上局勢的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加。當前亞太海上爭議的焦點以西太平洋為主,以東海、南海等中國近海為核心區域,其中美國因素是導致爭議升級的幕後推手,這也變相鼓勵了部分爭端國在處理涉海爭議上鋌而走險。美中雙方應特別警惕突發事件對美中關係的影響,完善美中新型軍事關係,抓緊「空中和海上相遇安全準則」和「軍事危機通報」等問題的磋商,避免擦槍走火。
[ 亞太經合組織 ] 欠缺政治安全功能
當前亞太地區安全結構是一種以美國為中心的雙邊軍事聯盟體系及安全夥伴關係,這種排他性的安全結構,容易引起美中雙方的猜忌乃至敵意,損害美中合作。從長遠看,應該建立涵蓋整個亞太地區範圍、具有包容性的有效多邊安全機制。[ 亞太經合組織 ] 是一個成功的促進地區自由貿易的經濟機構,但它缺少政治和安全作用,而且它並不適宜發展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功能,因為其成員包括非主權國家經濟體,如香港、台灣等。況且參與 [ 亞太經合組織 ]的相關拉美國家對亞太地區安全等話題並無甚興趣。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印度還不是 [ 亞太經合組織 ] 的成員,而亞太安全架構印度是不可或缺的。
1999 年 9 月正式成立的 [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 ] (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and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in Asia)( 簡稱亞信會議 CICA) 無論其組成、宗旨和功能都可以說是具有包容性地區範圍的多邊安全機制,但由於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和美國都不是會員國,而且美國對習近平在2014 年 5 月在亞信峰會上提出的「亞洲安全由亞洲人處理」的說法感到不安,因此也不可行。
EAS 下的亞太共同體?
剩下的就是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EAS)了,它的組成以東盟 10 國為核心加上中國、日本和韓國及美國、印度、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大國,都與該地區未來的戰略穩定有直接關係。它有一個涵蓋政治、安全、經濟和其他地區挑戰的使命,是一個開放的、包容的、透明的和具有前瞻性的論壇,足夠使它繼續發展擴張。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曾在 2015 年 11 月提出,可以以東亞峰會為基礎建立起一個更完備、涵蓋整個地區安全架構的亞太共同體,以 2020年為目標時間,將東亞峰會轉變為亞太共同體達成一致。考慮到亞太地區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其他政策領域的巨大挑戰,陸克文認為,需要設立一個如同歐盟布魯塞爾的總部,以逐步加強機構組織能力。亞太共同體應為國家首腦級別會議,以確保其最高的政治權威性。亞太共同體應每年在其常設秘書處的東盟國家首都舉行。當然,這一倡議如果能夠獲得美中兩國的積極支持,以及相關大國的擁護,假以時日,或許有可能變為現實。果真如此,當可消弭美中對抗,亞洲世紀方可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