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深媒體人 王尚智
「輕重症分流」開始行動了,不幸過世的「1522」同類悲劇可望降低發生。
如今多數人也都自動或被迫的「長待在家」,整整這七天,「活人」我只見過一位鄰居和兩名社區警衛。
這段日子在家,我自己倒是已經形成了一個看待「疫情」的哲思角度或者美學觀點:「嚴格守疫情,欣賞浮世繪」!
都說是在浮世的潮浪中掙扎起伏,但原有的世間精彩歡樂總讓人忘情且分心,直到如今都被迫閉門獨處了,終於每個人可以比較盡顯真實自我的看待世界。
當然也包括那些「悶到發慌,不知所措、野狗亂吠」般的看待世界。
比如柯文哲所主導「徵收旅館,同時進駐醫警」成為輕症患者的集中檢疫所,這個概念果然在一夜之間,幾乎就被各縣市採用了。
這是一個構思的安打!打中著需求與潛在問題的靶心。
只是台北市自己的徵調,反而可能比較艱難許多;因為柯文哲的強勢態度,面對的是自我意識也同樣高漲的天龍國人。
當中包括天龍國的醫院,比如馬偕、國泰,在前幾天竟然拒絕讓萬華、板橋的一般民眾到院看病。
你說這樣「對」嗎?你說這樣「錯」嗎?疫情開始出現許多價混淆值的「灰色空間」。
所以千萬莫要以為在防疫的意識大旗之下,人人都是「通曉大義」。
大眾配合的真正原因,其實都是私心「怕死」!也因此倘若遇上了的是流竄著「自保」與各種人性的計較,也不必感嘆,這反而是正常的浮世風景了。
於是,朋友來電說他投資的地方上的旅館,也被徵詢了。
他很快下決定同意;與其空蕩閒置沒客人,配合政策應變轉型也是出路。
政府徵用給付的條件也還不錯,說是每三個月評估續租。員工當中也大概只有一成左右抗拒服務,宣稱沒有被尊重告知。
他說會抗拒,也是人性怕死的本能,人怕死除了自己,主要也是怕傳染給家人,因此也就不必責怪。
我問他那怎麼辦?他說,能完全避開接觸的後勤也有限,那就不想幹的人自己抽籤,剩下的就看是要自己辭職或資遣,也只能這樣。
整體來說「確診者」的分流管理在台灣,我認為基於在健保意識與管診的基礎上,應該會比想像中更順暢。
今天下午的記者會中,陳時中的「髮夾彎」甚嚴重,但彎的不壞。
前天記者會中呼籲「輕症者待在家」,昨天記者會還出了「家人如何在家照顧輕症者」這些荒謬的說詞都沒了,也全都瞬間改口「立刻聯絡送檢疫所」了。
很明顯這兩天民進黨政府看到了「雙北市長」的發威,造成了防疫聲望的巨大坍陷,思考著如何重新主導中央防疫的權限。
「政治角力」始終是緊貼同步於所有防疫措施的實質現況之下,形成另一道「懂得人才會看懂」的風景線。
但說實在的,也沒啥壞處!這種角力本質上是一種「敦促」,讓行政思路的慣性怠惰,有多一些刺激及政策改善空間。
無論如何:
1.「快篩站/普篩」已經全台灣各縣市都在開始普遍成立了!終於打破了陳時中的「死也不篩」的可惡魔咒。
2.「輕重症分流」的醫療支援架構,也正在形成執行共識,應該不會再有「輕症者待在家就好」這種蠢不堪言的公衛處理了。
3.眾多基層弱勢的失援個案,也有各種媒體、社群的反應機制,提供追蹤報導與外界資源。
也因此,接下來我自己觀察疫情的「超前看點」,大概有兩方向。
首先,精彩好看的同樣是包括「疫苗」後續,以及相關連帶的中央地方「疫情政治角力」!
由於接下來每天上午、下午都有CDC的記者會,再加上今後每天召開中央防疫聯合會議,民進黨明顯要奪回關於疫情的「主導權」與「話語權」。
除了CDC陳時中,最近每天都有柯文哲、侯友宜的「雙北」,乃至陳其邁高雄、盧秀燕台中、台南桃園,幾乎都加入了「每日記者會」的固定流程。
各家新聞台單單「直播、插播」這些記者會,就佔去了許多版面時間,內容至今也還算吸睛。
所有這些兼具著「報告、說明、呼籲、邀功」的疫情記者會,無不飽受大眾關注,於是也形成了目光口碑、疫情政績的「爭奪戰」。
於是這種每天相互疫情施政「擠兌」,將會帶來哪些執行層面上的「摩擦」,相信很快就會出現!
其次,值得發人省思的看點,還是在「病毒」本身。
這次疫情爆發,感染的「模式」與「路徑」在每天新各地聞的披露下,大概已經都有輪廓。
唯獨其中還待釐清的,是除了「英國變異病毒」之外,究竟「印度變異病毒」是否已經侵入台灣的社區感染?
而且這次社區感染中,揭發了萬華地區民間基層風俗消費的實況,包括高齡族群特殊的情色消費活動。
此外,無論萬華、彰化歌唱班、進香團,都涉及「麥克風唱歌」的行為,這使得「麥克風」從今而後都將留下恐怖的病毒印象。
病毒與疫情傳播,每天都揭露了更多人們不為人知的「動線、足跡」!
今天聽到最抓住我的,是一位彰化確診感染的保險員,竟然隱瞞感染還上門推銷「防疫險保單」並且還賣成功,但卻因此嚴重波及了一位好心的工廠老闆一家人,與他轄下多家工廠被迫停工,株連甚廣。
工廠老闆憤怒的宣稱。他一定要控告這位自私的女保險員!
這就是標準的「浮世繪」呀!鮮明濃烈,友情一夕可成寇讎。
新冠病毒繼續在人世間擴散且旅行,無聲又無情的穿行在人們歡樂、合唱、對望、共餐的一切場域。
病毒掠奪著健康與生命,打亂了是非親疏,順道一路揭露著許多又更多關於人性與私心、無奈與憤怒、無助與掙扎所構成的苦樂交錯的關係,剝開了各種光明與醜陋。
讓人無比感嘆,卻又充滿洞悉、真實和啟發!
(文章來源:王尚智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