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題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自2020年初爆發至今,儘管變種病毒仍持續蔓延,基於一年多的防疫經驗與疫苗高接種率,全球多國正迎向「後疫情時代」,疫情壟罩下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劇變,因此如何回復疫情前的「正常生活」,為全民所關注。反觀台灣,在去年全球疫情大流行時宛若平行世界,直至今年5月進入三級警戒至今,解封之日還是未知數。究竟,我們與疫情前的「正常生活」距離有多遠?
《彭博》:台灣「防疫韌性」第44名
全球最大財經資訊公司《彭博》自去年起製作「全球防疫韌性排名」(Covid Resilience Ranking),針對53個規模超過兩千億美元的經濟體,以「疫苗接種率」、「封鎖嚴重性」、「航班載客力」及「開放接種疫苗旅客的自由度」四項指標進行評比,每月底公布最新結果。
台灣自今年5月爆發本土疫情後,由原先全球前5名退至第15名,6月28日公布的最新排名中,台灣在整體評比退居第44位,「航班載客力」更淪為墊底。
《彭博》強調,過去對抗疫情最重要的指標,是控制新增確診數和死亡數,避免醫療系統不會崩潰,但現在改變評分方式,「是否能恢復疫情爆發前的生活,這樣的能力更為重要」。
《經濟學人》:台灣「正常指數」倒數第2
英國新聞周報《經濟學人》每周更新彙整「正常指數」(normalcy index),追蹤群眾行為因疫情所產生的變化,觀察對象針對全球五十大經濟體,總計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90%,人口數占76%。
「正常指數」以疫情前的活動量為100作計算基準,分三大領域、八項指標進行評比,而五十大經濟體總體評量則是根據各國成績、經人口數加權平均後的數值。全球「正常指數」在2020年3月驟降,當時許多國家因應疫情爆發急遽升溫,採行了封鎖政策;2020年4月,正常指數只剩35,爾後才逐漸回升。
《經濟學人》6月30日公布最新分析,全球「正常指數」目前達到66,而台灣「正常指數」43.7,在50大經濟體中排名倒數第2,僅高於馬來西亞。
台灣「運輸及旅遊」低於總體平均
「正常指數」分類三大領域中,第一大類為「運輸及旅遊」,細項指標包括大城市中的大眾運輸用量、城市中交通壅塞的程度、以及國際與國內航班數;第二大類為「休閒娛樂」,細項指標包括民眾花多少時間出門活動、電影院票房收入、以及專業運動賽事觀賽人數;第三大類則為「零售與工作」,細項指標包括實體商店客流量、辦公室用量。
《經濟學人》分析指出,在「運輸及旅遊」方面,近期各國大眾運輸用量都強力復甦,交通也變得壅塞;雖飛航仍大多受各國政府限制,但台灣持續加強人員流通管制措施下,在航班、大眾運輸、及道路運輸三項指標的成績,皆不如五十國平均。
在「休閒娛樂」方面,去年4月各國警戒最為嚴格的時期,電影院、運動館等場所被迫關門,民眾活動量一片死寂,現在雖然緩步復甦,但電影院的人潮恐怕永遠無法回到從前;而還未解除三級警戒狀態的台灣,目前正身處於去年多國的防疫歷史中。
在「零售與工作」方面,多數民眾居家辦公、分流上班,減少出門採買可能接觸的風險,Zoom雲端視訊會議、亞馬遜無人機宅配等成為疫情期間新生活模式。大部分白領員工期待日後進辦公室的時數可以維持彈性,辦公室用量可能永遠無法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台灣要回歸「正常」仍須努力
疫情時代下,全球面臨嚴峻考驗、無一倖免,政經活動被迫停擺、勞動市場失業、貧富差距加大、新常態的出現,人們原有的「正常生活」被迫改變,最卑劣和最良善的人性都在此刻表露無遺,英國文豪狄更斯《雙城記》開卷語「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彷彿為疫情時代下了最佳註解。然而,疫情不僅反應人性,也考驗政府對於緊急事態的應變能力,《彭博》與《經濟學人》對台灣祭出的警訊,說明目前要回復疫情前的「正常生活」,台灣仍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