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東

鴻海與台積電12日正式宣佈,與上海復星醫藥子公司復星實業完成相關合約簽署,將引進1000萬劑BNT疫苗來台,對疫苗嚴重短缺的台灣來說,這個消息無疑振奮人心。然而,自5月23日永齡基金會首次向有關當局提出BNT疫苗捐贈方案,延宕7周至今終於採購成功,郭台銘2次不諱言指「各種看不見的力量,在拖延疫苗採購」、「阻礙重重」,究竟是誰的阻礙,間接導致逾700條寶貴人命就此消逝?

早在去年,台灣東洋可望取得德國BNT疫苗代理授權,引進最多3000萬劑疫苗,但最終與指揮中心對疫苗數量、價格沒有共識,購買破局;今年5月,台灣本土疫情失控爆發後,各界紛紛表態願自購疫苗捐給政府,但被指揮中心以《藥事法》規定一一擋下,無視該法中,主管機關也可因應緊急公共衛生情況,專案核准特定藥物製造或輸入的緊急權力,更甚有「原廠授權書」要求,將各界善意卡得動彈不得,真正的障礙其實不證自明。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曾證實,工商界也有意提出申請購買疫苗,外傳卻因接到綠營高層關心而臨時取消送件,林伯豐話說得謹慎,至今仍真相不明,也再無後續消息;而鴻海與台積電完成採購隔天,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也鬆口透露,早在年初就有意申請購買疫苗,遠東集團在全球都有事業,跟德國當地的大企業有合資關係,當時去瞭解情況,認為買疫苗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政府以「採購疫苗是敏感的議題,這是政府的事情,應由政府執行」回絕,又一樁可能的疫苗採購胎死腹中。

蔡政府與指揮中心堅持對民間自購疫苗推三阻四,是否就是企圖讓國產高端、聯亞疫苗專美於前?然而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宣佈,高端缺少相關技術性資料,需實驗室重做數據,審查緊急使用授權的程式恐推遲至7月底,代表蔡英文5月時表示「希望7月底可以開始供應第1波國產疫苗」已確定落空。

而日前國衛院院長梁賡義曾指出,政府除採購國外疫苗和開發國產疫苗外,還打算走第三條路,就是「透過國衛院向莫德納尋求疫苗代工機會」,並稱若順利簽約,「估計6至9個月的產量可達到3至5億劑」,卻被前疾管局長、抗SARS專家蘇益仁批評「根本是天方夜譚」,台灣從未研發過mRNA疫苗,關於前端生產技術幾乎是一片空白,況且台灣疫苗能量嚴重不足,這個牛未免吹得太大。

眼看國產疫苗無法如期上路,蔡政府趕緊政策轉向,喊出要代工莫德納疫苗的宏大理想,但八字都還沒一撇的政策馬上就被專家打臉,讓民眾看得傻眼。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國難當頭,政府疫苗政策要轉彎,要從善如流,如果政策正確,社會沒理由不支持,更沒有扯後腿的必要;但政策要轉彎,也不能轉得太勉強,太誇張,一不小心是會翻車的。

如今,鴻海與台積電突破重重阻礙買到BNT疫苗,蔡英文發文卻首先肯定行政院、指揮中心,以及政府法律團隊夜以繼日地「協助」,最後才感謝鴻海與台積電,頓時間輿論炸鍋,政府成為全球最大的「收割機」,先前面對民間自購疫苗的消極態度全民是有目共睹,如今事成了卻馬上往自己臉上貼金。恐怕民進黨再無自覺,將來流失的就不會只有300萬名支持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