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別報導
(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台灣房市熱潮一波波,在利率低、貨幣寬鬆政策、市場熱錢多……等因素下,推升這波房地產熱度;雖然目前疫情干擾、多少會影響房市,但有不少業界人士認為國內疫情緩和後,將出現「報復性買盤」。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則指出,現在國內房市熱其實是畸形的,「對整體經濟並不好,當心炒房炒到亡國」。

台灣地區利率低、貨幣寬鬆政策、市場熱錢多等因素下,逐步推升房地產熱度。不過有不少投機客卻想藉由「炒房」賺取高額價差,使得許多想買房自住的人遲遲不敢出手,也十分痛恨這樣的行為。

現在有不少重劃區的預售案藉話題炒熱,很多民眾其實多買在價格高點,但一些重劃區其實機能及居住環境不好,周邊還有工廠、空氣也差,但滿多自住需求民眾被洗腦就去買了,問題是等新屋落成後,才發現該區域餘屋很多、環境沒這麼好時,就會後悔;章定煊說,剛性需求是存在,但投資客也很多,他們趁虛而入將房價炒高,真正自住族群去買就接在高價。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站資料顯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內,短期交易且價差15%以上案件高達2922件,相當於6000個家庭受到影響。

然而,有不少民眾將投資和炒房畫上等號,認為投資者都會惡意哄抬房價,賺取獲利。對此,房產專家胡偉良表示,投資和炒作的最大區別在於「漲房價的方式」。

房產專家胡偉良說明,投資房產則是經由投入資本等標的物,經由本身的價值成長和通貨膨脹的誘發,投資人再從中分享價值紅利的一種行為。當今社會上尚不存在足夠的投資標的物,房產做為普遍民眾最熟悉,也最容易瞭解的一個投資品項,因此他認為在合理的數量內,其購買行為應該是予以鼓勵的。

至於投機客炒房,胡偉良則表示「炒房是大家都痛恨的一種行為,但是很多人又羡慕炒房賺錢的速度」,炒作是主動把價格透過哄抬拉高,甚至是揪團團購,在買進之後,先大肆炒作,等到房價漲到自己的預期價格後再高價賣出,接下來再尋找下一個標的物作為炒作目標。

胡偉良直言,「房子在沒有任何的改進下,炒房客對社會發展沒有任何貢獻」,但他們卻利用媒體烘托,從而達到短期內房價猛漲的效果,價格翻了好幾倍,並在房價上漲中投機賺了差價,獲取個人利益。因此他呼籲,炒房行為應該加以抑制。國內少子化嚴重,未來人口恐越來越少,房地產需要人口、人流來支撐,有些區域若一直發展不起來,新案一直推,但民眾在比較與比價後不會選擇買在此,未來這區域的行情恐怕也將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