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資訊

大陸科學家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病亡者體內有5336個蛋白質發生改變

[本報特約記者 徐珊 劉園園報導]本報記者從西湖大學得到消息,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郭天南帶領的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線上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告了新冠肺炎病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此項研究相當於他們將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的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細胞組織的變化放大了數萬倍,達到蛋白質分子層面,「看」清楚是哪些分子的改變導致人體器官的病變和衰竭。新冠逝者體內有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大量臨床診療和研究顯示,新冠病人的肺部等器官產生了損傷。這些損傷背後的分子機制到底是什麼樣的?在這項研究中,郭天南團隊及其合作者收集了19例新冠肺炎病亡患者的肺、脾、肝、心臟、腎臟、甲狀腺和睾丸7種器官的組織樣本。在進行鏡下病理學檢查後,他們對這些器官進行了分子層面的研究,鑒定了11394個人源蛋白質分子,繪製出了新冠肺炎病亡患者的多器官蛋白分子全景圖。這是在全球範圍內第一次從蛋白質分子水準上,對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多個關鍵器官作出的回應進行詳細和系統的分析。「研究揭示,與非新冠患者的對照組織樣本比較,新冠肺炎病亡患者組織樣本中5336個蛋白質發生了改變。」郭天南表示。郭天南介紹,在人體7類器官組織中,脾臟紅髓裡未鑒定到明顯改變的蛋白,而肝臟裡改變的蛋白數量最多(1970個),這意味著新冠肺炎病亡患者肝臟受到的損傷可能比較大。對於說明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的「罪魁禍首」ACE2蛋白(病毒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研究團隊發現它的數量在新冠病人各類器官中與非新冠病人相比並無顯著差別。而說明病毒進入細胞相關的組織蛋白酶L(CTSL),在新冠病人肺部卻明顯增多。「這提示,CTSL可能是阻斷新冠病毒入侵的潛在治療靶點。」郭天南說。除了肺部,肝腎也出現纖維化先兆此後,研究團隊進一步對多種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形態與蛋白質組學進行系統比較研究,發現多個肺部蛋白出現改變,包括與病毒增殖相關、參與肺纖維化病理過程及降解病毒限制因數的蛋白。郭天南介紹,蛋白組學結果顯示,肺部和脾臟表現出以免疫檢查點蛋白的上調及T細胞富集蛋白的下調為分子特徵的適應性免疫反應抑制,且脾臟的T、B等淋巴細胞減少也印證了該分子特徵。「從臨床病理學來看,雖然只有肺部發生了實質性的纖維化病變,但蛋白組學結果顯示,在肝臟、腎臟等器官也觀察到組織纖維化的先兆。」郭天南分析,這提示,對已恢復健康的危重症新冠病人而言,需要對「多器官纖維化」這一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進行預防和採取提前干預。此次研究還找到了新冠肺炎病亡患者的睾丸組織中發生明顯改變的10個蛋白,它們的功能與膽固醇合成抑制、精子活性降低和Leydig細胞特異標記物減少緊密相關。其中Leydig細胞與男性雄性激素合成及分泌緊密相關,提示男性新冠患者的生育能力可能受到影響。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研究是基於新冠肺炎病亡患者的組織樣本,在輕症及重症患者中是否會出現同樣變化,以及這樣的變化是否可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大陸保存種質資源總量 突破52萬份 位居世界第二

[本報特約記者 邱晨輝報導]在1月12日舉行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品質發展」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表示,「十三五」時期中國大陸加快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建設,建成完善了由1座長期庫、1座複份庫、10座中期庫、43個種質圃、205個原生境保護點以及種質資源資訊中心組成的國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成立了農業農村部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保存資源總量突破52萬份,位居世界第二。新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將於今年建成使用,可保存150萬份種質資源,將極大提升大陸種質資源保護能力。據萬建民介紹,在種質資源收集方面,中國農科院牽頭組織開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已全面啟動大陸31個省(區、市)的普查和收集工作,收集各類作物種質資源5.4萬份,其中96%以上為新收集資源,搶救性收集耐水淹玉米等一大批珍貴資源。在種質資源鑒定和挖掘方面,中國農科院逐步實現由全面鑒定向精准鑒定的轉變。在對收集、保存的種質資源進行基本農藝性狀全面鑒定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對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3萬餘份種質的精准鑒定,進一步強化了種質資源有效支撐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在新種質創制方面,中國農科院通過遠緣雜交等途徑,創制了一批關鍵性狀突出、遺傳基礎明確、育種家想用、育種中好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核心育種材料。其中,首次攻克利用冰草屬優異基因改良小麥的國際難題,創制了一批多粒、廣譜抗病性強且產量高的育種新材料。在共用利用方面,中國農科院通過田間展示與年均實物分發共用8萬份次,作物種質資源在解決國家重大需求問題的支撐作用日益顯著。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期間,該院支撐或服務國家科技獎15項,支撐培育了一大批重大作物新品種。

國民黨打罷免牌為2022年選舉熱身

■ 韓文明 桃園市「不分區」議員王浩宇被成功罷免,接下來二月六日罷免高雄市議員黃捷行動緊接著上陣。老實說,罷捷的難度絕對高於罷王,罷捷的重要性也高於罷王。罷王只是國民黨小試牛刀的熱身,罷捷可能會是藍綠直球對決,這關能強渡,未來要罷免萊豬立委才有勝算,國民黨在2022及2024才有翻身的機會。出身綠黨的王浩宇,雖然已投靠民進黨,但第二任議員任內脫線的問政表現,選民大搖其頭,連同黨也看不下去,放著服務選民的正事不幹,一天到晚蹭韓國瑜,聲量高漲,卻是負評居多。這次罷王過程從頭到尾,幾乎全黨上下袖手旁觀,幾乎沒有同志站出來相挺,一方面凸顯他人緣欠佳的問題,一方面民進黨可能也有意藉此淘汰不適任的從政黨員,甚至同選區的民進黨議員也樂於看到王浩宇被罷免。從同意八萬四千多票、不同意一萬多票看起來,民進黨完全沒有動員,相對國民黨傾全黨之力催票,王浩宇不被罷免也難。一方認真作戰,另一方則按兵不動,有點像是罷韓投票的翻版,民進黨全力激出同意票,韓國瑜則提早下達棄守令。但黃捷的情況有點不同,一來她退出時代力量,目前是無黨籍身分,與國民黨沒有深仇大恨,發起罷免的「鳳山清捷隊」罷捷的理由不夠充分,能通過一、二階連署,主要還是針對她過去在議會質詢時對韓國瑜的不敬,另外則是指責她在食安自治條例零檢出表決時選擇落跑。國民黨為2022九合一選舉試水溫,打算拿陳柏惟、吳思瑤等幾個具代表性的綠營立委祭旗,主要還是寄望反萊克多巴胺美豬這張牌,但這張牌是不是真的有效,罷免黃捷這一役,等同於罷免立委的前哨戰,就是最佳的測試機會。蔡英文一意孤行,片面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引起民怨日益高漲,同時也被國民黨成功操作為反民進黨的利器,在發起反萊豬公投連署期間,正逢黃捷罷免投票日,如果以食安為主軸的訴求,能獲得選民認同,最後成功罷免黃捷,未來只要蔡英文沒有宣布取消萊豬進口,國民黨對著民進黨的痛腳猛踩就是勝選的保證。

農委會豬標章頻出包 引發外界質疑台灣豬標章的可信度 蘇貞昌:農委會應該好好檢討

[本報綜合報導]舉行農委會推出台灣豬標章民眾把關食安,卻接連爆出業者在告知有使用非國產豬情況下中央畜產會仍核發標章,引發外界質疑台灣豬標章的可信度,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16日早上前往三芝雙連安養中心時表示,農委會做法如果不夠嚴謹,應該好好檢討。蘇貞昌表示,標示是法律規定的義務,標章是申請後得到的榮譽,讓商品、商家更被看見。「萬事起頭難」,有時候在一開始做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亂,但民眾可以發現,目前進口廠商尚未進口萊豬,也未檢測出萊豬加工品,但仍會逐批檢驗,將商品標示清楚,讓民眾可以清楚選擇。

閩台產業融合發展走向「深耕厚植」

[本報特約記者 董建國報導]連日來,在位於福建泉州的泉港石化工業園區內,總投資500億元新臺幣的國喬泉港石化專案正在加快推進土地平整、測繪等工作。去年3月,該項目通過「雲簽約」落戶泉州,在園區內設立泉州國亨化學有限公司,新建丙烷脫氫及聚丙烯項目。這是泉州市近三年來投資數額最大的台資項目。「選擇落戶泉港石化工業園區,是看中這裡雄厚的產業基礎。」泉州國亨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景福表示,項目一期預計2023年建成投產,年產值100億元人民幣,將有力推動閩台石化產業融合發展。這只是閩台製造業領域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在兩岸經貿合作中,福建是大陸台資企業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也是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最密切的地區之一。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福建累計使用台資逾300億美元,在閩台企有上萬家。臺灣百大企業半數以上在福建佈局。「創新一直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秘訣。公司具備領先業界的觸控技術,擁有數千項技術專利。」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謝立群說,公司致力於觸控模組的研發、生產,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手錶等的觸控式螢幕。「雖受到疫情影響,但公司發展保持穩健,去年年產值超過400億元人民幣,保持穩定增長。」在謝立群看來,自從公司2004年落地福建以來,大陸市場廣闊、供給鏈條完整,再加上營商環境越來越好,讓他更加看好大陸經濟持續發展的機遇,堅信台資企業在大陸的投資和發展前景光明。「今年公司將更多擁抱大陸市場,目前聚焦於開發大麯柔觸控顯示器,通過開發大型互動電子面板、3D曲面車載觸控顯示面板等‘網紅’產品,不斷拓展新的應用場景。」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未能阻擋閩台產業融合的腳步。福建省工信廳投資處處長陳亮說,當前閩台產業對接領域不斷拓展、結構不斷優化,正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機械製造、精密儀器、電子資訊、石油化工等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步步深化,閩台產業合作進入「深耕細作」階段。近日發佈的《中共福建省委關於制定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繼續深化閩台優勢產業融合,引導和支持台資企業參與強鏈補鏈,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積體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兩岸石化產業合作基地和閩台精密機械製造產業園區。「目前臺灣在積體電路、精密機械等先進製造業上還具有明顯優勢,提升閩台產業融合將助力福建省產業現代化轉型。」福建社科院現代臺灣研究所所長蘇美祥說。他建議,福建應拓展閩台產業全價值鏈合作,著力在積體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精密機械等領域繼續引進一批「補短板」的台資專案。同時,以福建自貿區、平潭綜合實驗區、台商投資區為主要載體,深化閩台產業對接,形成層次有序、優勢互補的閩台產業合作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