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資訊

台積電不進駐龍潭遭批地方沒本事 張善政:政治口水

〔本報綜合報導〕台積電17日證實「不再考慮進駐龍潭園區三期」,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地方政府無法配合得宜,沒本事築巢引鳳,讓大好機會流失。桃園市長張善政說,蘇貞昌應以國家產業的發展為重點,不要淪於政治口水。竹科管理局辦理龍科擴建計畫,攸關台積電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用地,引發當地民眾反對抗議。台積電17日表示,台積電是科學園區土地的企業租戶,園區規劃為政府權責,公司尊重居民及主管機關,無法進一步評論土地徵收一事。台積電指出,經評估後,「在現階段條件下不再考慮進駐龍潭園區三期」。為維持過去擴廠步調,台積電將持續與管理局合作評估台灣適合半導體建廠的用地。對此,桃園市議會民進黨團召開記者會批評市長張善政不作為,選前承諾全力協助台積電落腳桃園、選後卻「放生」。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則點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與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就是導致台積電落腳桃園破局的元兇。對於台積電不再考慮進駐桃園龍潭園區三期,蘇貞昌說,台積電設廠,各縣市爭先搶後,就連國外都夾道歡迎,「當時台積電在龍潭設廠,我宣布的耶,本來好好的,現在地方政府無法配合得宜,沒本事築巢引鳳,讓大好機會流失」。張善政指出,在楊梅、龍潭到平鎮建立產業軸帶,是他選舉時提出的重要政見,龍潭科學園區擴建也是他們非常樂見的事,龍潭周邊區域的長遠開發規劃也已經啟動。張善政表示,說他們阻擋或是趕走台積電是非常荒謬的事,這麼大的計畫,地方上的溝通本來就要花時間,老實說,現在的時間要完成地方溝通並不足夠。

中捷藍線延宕逾33年 路線爭議成藍綠攻防

〔本報綜合報導〕台中捷運藍線延宕多年引發爭議,綠營指控台中市長盧秀燕將路線改至「有力人士」家附近,更質疑經費暴增新台幣633億元;藍營則批民進黨林佳龍擔任市長時突然更改路線,現在盧秀燕回復原規劃路線,卻在行政院躺了169天,到底是誰在卡中捷?台中捷運藍線約從33年前開始規劃,迄今仍未能興建,相關爭議成為近期藍綠角力話題。民進黨2024參選人賴清德表示,自己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核定了台中捷運藍線綜合規劃案,但可惜後來台中市政府更改路線,如依前台中市長林佳龍原先規劃,中捷藍線的進度不只這樣,且路線更改的時候,還特別改到「有力人士」住家附近。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質疑,蓋捷運是依大眾捷運法,中央由交通部主責,地方政府負責土地徵收,而經費從900億元漲到1500多億元,暴漲633億元;土地徵收費用總共是多少錢,是否因路線變更到某一些土地,所以經費才會暴增這麼多?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指出,633億元根本是假議題,現在台中市府送行政院核定的版本,就是當初胡志強所規劃的版本,建設經費是1000多億元,林佳龍上任後,把沙鹿到台中港、台中車站到太平砍掉,經費仍需1127億元,後把徵收用地費拿掉,才減為900多億元。對於是否因為「有力人士」而更改路線,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胡志強規劃捷運藍線走台灣大道,但後續遭調整,讓原本走台灣大道直線續行的路線,卻拐進去沙鹿的重劃區,且未與沙鹿火車站共構,她上任後調整回胡志強的路線,從台中火車站沿台灣大道直通台中港,如此一來,捷運藍線工程施作將最簡易、土地徵收量最少、且不需要拆民房、市民共識最高,強調「有人卡中捷藍線那麼多年,放手吧」。

台鹽綠能淪為雲豹能源洗錢小弟 檢調還要睡到何時?

■時代力量立委 陳椒華 上個月初,陳琬惠委員指出,雲豹能源利用紙上公司「縱橫家」,從台鹽綠能搬走上億元,台鹽綠能淪為為綠營金主企業的洗錢小弟,要求前台鹽綠能董事長出面說明。事實上,縱橫家、恩富資本這兩家公司,都與雲豹能源關係密切,台鹽綠能早已淪為一個洗錢的媒介。而在弊端被揭發後,吳容輝一再神隱,逃避說明。昨日,在內政委員會進行行政院提名吳容輝擔任中選會委員的審查會議,終於有機會在質詢台上當面詢問吳容輝。在備詢台上,我詢問為何台鹽綠能支付一億元給「縱橫家」這家紙上公司,錢哪裡來?吳容輝回應「因為縱橫家有完成電籌許可的工作」、「一億元來自雲豹能源,(台鹽綠能)等於是代收代付」。首先,吳容輝試圖幫忙掩飾的說詞,根本禁不起檢驗(請吳容輝提出雲豹能源給付台鹽綠能此一億元的證據);如果如同吳容輝所言,台鹽綠能只是「代收代付」,這更是過去許多用紙上公司掏空母公司的手法,等同證實雲豹能源高層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的「特殊背信罪」,透過台鹽綠能把錢搬到「縱橫家」這家紙上公司,坐實台鹽綠能確實是幫忙洗錢的小弟。檢調還要繼續睡覺、裝沒看到、裝不知道嗎?此外,在我質疑一億元是雲豹能源的張建偉跟吳容輝見面後,台鹽綠能才付款的,吳容輝一再否認,表示他不認識張建偉。吳容輝,根本在說謊。因爲事實上,據台鹽綠能內部吹哨者證實,去年嘉義縣議會副議長陳怡岳帶著張建偉去台鹽綠能拜會,就是由吳容輝親自接待!結果吳容輝竟公開在立法院備詢台上說謊,說他不認識張建偉,簡直荒謬至極。吳容輝,還要說謊到何時?陳建仁院長,您所提名的中選會委員被提名人,公然在國會說謊,這樣的人您還要挺下去嗎?請行政院撤回吳容輝的被提名案。(轉載自陳椒華臉書)

藍白都在找郭董合作!誰比較有誠意?

■媒體人 韋安 柯文哲的胞妹,新竹市無黨籍立委參選人柯美蘭,接受專訪時表示,如果無法藍白合,也許可以和郭台銘好好的合一合,再談一談,最重要的是非綠聯盟的整合。不過,據了解藍營更早就行動了。侯陣營和國民黨,始終都沒有放棄,爭取與郭台銘合作的可能。早在2、3個禮拜前,侯的一位親信友人被授意,去找與郭相當熟悉,常被咨詢的前立委。希望多了解郭目前的想法,以及如何合作的可能。8月初,郭台銘想找柯文哲合作時,柯提出將「三不一沒有」原則,也就是「不排斥合作、不主動接觸、不政治分贓」,「沒有柯文哲擔任副手的選項」。實際上,就是敬而遠之,柯對郭能躲就躲。與柯相較,侯對郭就相當尊重和「禮貌」。517提名後,侯曾3度前往郭的住家,想要拜會郭董。雖然都吃了閉門羹,但侯表現的誠意十足。當郭提出「3隻小豬」,坐下來喝咖啡談一談。柯陣營的回應不乾不脆。而侯立馬相應,很快就與郭見面,表達慎重和禮貌,也溝通交流相互的想法。柯文哲妹妹、柯辦發言人,接連積極放話要找郭合作,「打郭董牌」又創造一波新議題和聲量。而侯陣營則低調誠懇,希望爭取與郭促成務實有意義的合作。尤其侯一直很推崇,郭在企業管理和國際經濟方面專業和專長,以後可以好好借重和發揮,來有益台灣產業和經濟。現在,郭台銘應該與藍白都可合作,而非只有單一。因為他現階段的最大訴求,是要扮演在野力量整合團結的有力推手。(轉載自韋安臉書)

【社論】2024台灣大選的在野合作 是一個值得珍惜的重要政治實驗

2024年台灣大選,被外界寄予極高期望的在野合作,正逐漸走向一個新的轉折點。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和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昨日互相下了一個重大戰帖,提議使用第三方民調選出在野陣營最強的候選人,並且主張「輸的退選」。這一提議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熱議,而這次選舉的特點之一,就是兩大政黨高層決策者之間友善且彈性的對話。台灣政治一直以來都是充滿激烈競爭和對抗性的,但是柯文哲和侯友宜之間的互動顯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雖然兩個政黨的內部可能存在著不同的聲音,但我們須注意到兩位最高層決策者在對話中表現出友好和彈性。這一現象在台灣政治中並不常見,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選舉時。對於兩大政黨之間的友好對話,我們可以從中學到許多重要的教訓。首先,這種友好和彈性的對話表明,政治決策應該是理性和合作的結果,而不是單純的對抗和利益之爭。在這個過程中,兩位最高決策者表現出平心靜氣、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正是台灣政治需要的。他們沒有選擇以力服人的方式,而是以理性和道理來解決爭端,這種方法對於解決複雜的政治問題至關重要。其次,這次選舉過程中的友好對話也表明,不同政黨可以在某些重要問題上達成共識,並且團結起來為了國家的利益而努力。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因為台灣政治史上罕見地見到不同政黨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不應該僅僅依賴於個人交情,而應該建立在理性和原則的基礎之上。德國政黨合作的模式可以提供一個參考,他們通常會簽署合作協議,明確規定每一個細節和原則,以確保合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最重要的是,這種友好對話也提醒我們,外界的干預和干擾可能會對政治進程產生不良影響。在這個選舉過程中,兩大政黨的最高層決策者表現出理性和冷靜,但一些局外人卻可能會采取激烈的言論和行動,這可能會引發支持者的反感,並對合作進程造成干擾。因此,我們應該謹慎對待局外人的干預,並尊重兩大政黨之間的對話和決策過程。2024年台灣大選的在野合作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實驗,它展示了理性、友好和彈性對話的重要性,並提醒我們不同政黨可以團結起來為了國家的利益而努力。我們期待著看到這種合作模式的持續發展,並希望它能為台灣的政治未來開創新的可能性。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我們應該珍惜這個時刻,並努力實現更加理性和合作的政治文化。只有這樣,台灣才能更好地應對內外挑戰,實現長期穩定和繁榮。隨著2024年台灣大選日益接近,政治風暴如影隨形,人們期待著未來的政治局勢。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話題是「藍白合」,即泛藍陣營與泛白陣營之間的對話和協商。這個話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它可能對2024大選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探討「藍白合對話」對未來選舉的潛在影響。「藍白合」是指泛藍陣營(以國民黨為主)和泛白陣營(以民眾黨為主)之間的對話和合作。這種合作的目標是解決台灣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經濟發展、國際地位、兩岸關係等。藍白合的出現反映了台灣政治環境的轉變,即選舉不再僅僅是兩大政黨之間的角力,而是更多關注台灣的整體利益。首先,藍白合對話可能對2024大選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跨足黨派界限的協商和對話,政治領袖可以展現出跨越黨派分歧的能力,這將對選民產生積極的印象。選民往往渴望看到政治領袖之間的合作,特別是在面對重大問題時。因此,藍白合對話可能使選民更傾向於支持那些能夠實現跨黨派合作的政治領袖。其次,藍白合對話有助於解決台灣面臨的重大挑戰,例如兩岸關係。過去幾年,台灣的兩岸政策一直是一個爭議性議題,對2024大選具有重要影響力。如果泛藍和泛白陣營能夠就兩岸政策達成一致,這將有助於減輕選民對於未來政策方向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影響他們的選擇。然而,藍白合對話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一些政治領袖和選民可能對這種跨黨派合作抱持懷疑態度,認為它可能削弱他們的政黨利益。此外,藍白合對話的成果仍然未知,它是否能夠在實際政策上實現共識還有待觀察。總之,「藍白合對話」對2024大選的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但也存在挑戰。這種跨黨派合作有望為選民提供更多政策選擇,同時展現政治領袖的領導能力。然而,它還需要克服黨派分歧,確保能夠實際影響台灣的政策方向。未來幾年將是關鍵,我們將密切關注藍白合對話的發展,以瞭解它如何影響台灣政治和2024年的大選結果。本次藍白陣營在政治對話和協商中,當然都有各自的私心和政治考量。以下是對藍白陣營可能的私心的分析:泛藍陣營的私心:政黨利益:泛藍陣營主要由國民黨及其支持者組成,他們關心的首要利益是保護和增強國民黨的地位和影響力。因此,他們可能希望確保藍白對話不會損害國民黨的選民支持。兩岸政策:一些泛藍陣營的成員可能主張改善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以確保經濟和政治穩定。因此,他們的私心可能是在藍白對話中爭取更友好的兩岸政策。選舉策略:泛藍陣營也可能考慮2024大選,他們的私心可能包括如何在選舉中取得優勢,包括如何吸引中間選民的支持。泛白陣營的私心:政黨利益:泛白陣營主要由民眾黨及其支持者組成,他們關心的首要利益是保護和增強民眾黨的地位和影響力。他們可能希望確保藍白對話不會削弱民眾黨的選民支持。台灣主權:民眾黨及其支持者通常強調台灣的主權和獨立。他們的私心可能包括確保兩岸政策不會危及台灣的主權。社會議題:民眾黨可能關心一系列社會議題,包括環境保護、婚姻平權等。他們可能希望藍白對話有助於推進這些議題。總之,藍白陣營的私心受到各自政黨的歷史、價值觀和選民支持的影響。在政治對話中,他們將努力平衡追求自身政黨利益和尋求國家解決問題的雙重目標。如何協商和達成共識,以滿足這些私心,是藍白對話的關鍵挑戰之一。希望藍、白兩黨能秉棄私立,才能集中力量翻轉台灣的政局,也是全民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