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資訊

助力「科普共用兩岸融合」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孫自法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10月11日向媒體發佈消息說,以「科普共用 兩岸融合」為主題的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當天在甘肅張掖舉行,旨在深化海峽兩岸科技領域交流與合作,加強海峽兩岸科普資源共建共用,豐富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科普工作方式方法,培育科技創新文化,提升中華民族整體科學素養,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情感認同,凝聚更廣泛的智慧與力量,助力構建社會化科普工作發展新格局。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港澳台辦公室主任羅暉致辭指出,中國科協作為中國科技共同體的組織,高度重視兩岸科技界的交流合作,努力提升對台灣科技工作者的聯繫服務。她倡議,堅持兩岸同根,共同凝聚兩岸融合發展的共識;堅持互學互鑒,共同深化兩岸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堅持面向未來,共同支持兩岸青年科技人員成長成才。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院長馮起,台灣《科學月刊》雜誌社董事長、東吳大學前校長劉源俊,台灣致理科技大學教授、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前館長張善楠,清華大學教授李正風等5位專家分別在論壇上作主旨報告。本屆論壇設置開幕式和4個平行分論壇,論壇開幕式上,海峽兩岸科普交流合作聯盟成立並簽署合作框架協定;論壇還對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優秀論文作者進行了表彰。平行論壇圍繞「科普助力現代農業和生命科學高品質發展」「科普教育與生態治理」「科學教育與創新思維」「科學傳播與模式創新」四個專題進行交流和研討。論壇期間還舉辦專家訪談、智庫專家座談對接、參訪科普示範基地等活動,並就合作拍攝科幻電影、人工智慧產業合作發展、兩岸文創類產業交流、人工智慧產品在農業方面的具體應用等進行交流。據瞭解,海峽兩岸科普論壇是兩岸之間唯一以「科普」冠名的主題論壇,也是兩岸科普界、科普創作界、科普傳媒界的固定交流平台,彙聚了一大批科普成果,在兩岸影響廣泛。該論壇由福建省科協與台灣元智大學、《科學月刊》雜誌於2008年共同發起創辦,現已成為海峽兩岸科普界常態化互動交流的品牌專案,被中國科協和國台辦列為對台交流重點專案。

【話山論見】食品標示與實質轉型的重要性

■ 理應 近期台中市衛生局揭發了兩家替中央畜產會代工的液蛋製造廠,使用進口蛋卻將產地標示為台灣的事件。這一事件引起了對食品標示法規和實質轉型的深刻思考。農業部、食藥署以及各相關單位之間的認知落差,以及對於食品加工程序的評估,都值得我們關注。本文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探討。食品標示一直以來都是食品業界和政府監管機構的一個重要議題。標示的準確性對於消費者的權益至關重要,因為它們需要根據標示來做出購買決策。然而,這個事件顯示,不僅僅是液蛋,還有其他食品,都可能存在著對標示方式和實質轉型的誤解。農業部認為,根據特定條款,將進口蛋的產地標示為台灣是合理的。然而,食藥署的觀點則不同,他們認為進口的雞蛋經過洗選、打成液蛋等過程後並未發生實質轉型,因此應該按照原料來源國標示。這個爭議引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食品加工程序何時可以被視為實質轉型?這對於未來的標示法規和食品業界有著深遠的影響。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提供了一個有趣的例子,生雞蛋加工成滷蛋可以被視為實質轉型,但白煮蛋、茶葉蛋等卻可能不符合這一標準。這顯示出食品加工程序的多樣性,也讓我們思考何時應該強制標示原料的原產地。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仔細的考慮和討論。在這個事件中,中央畜產會對標示方式的誤解也受到了關注。這再次強調了教育和溝通的重要性。政府機構應該積極地向業者和公眾解釋標示法規,以確保每個人都理解並遵守相關法律。最後,這一事件也提醒我們,食品標示的透明度和正確性至關重要。消費者應該能夠信任標示,而政府應該確保法規足夠清晰,以便監管和執行。我們期望政府機構和食品業界能夠共同努力,確保食品標示的準確性和透明度,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總之,這起事件提醒我們標示法規和實質轉型的複雜性,並強調了教育、溝通和透明度的重要性。我們希望政府和食品業界能夠共同努力,確保食品標示的合法性和準確性,以維護消費者的權益並建立更加可信的食品市場。

藍委馬文君涉洩密潛艦機敏資料 3檢察署分4案偵辦

〔本報綜合報導〕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捲入潛艦機敏資料洩密疑雲,涉嫌將機密文件提供給韓國政府,馬雖聲稱合理合法要求立委簽署的文件,都會配合簽署,卻遭民進黨立委林俊憲10日晚間貼出「馬文君委員拒簽『參與潛艦國造合約設計成果報告』保密切結書」,打臉馬文君的說法。據媒體報導,國造潛艦召集人黃曙光近日表示,有國人阻擋潛艦國造計畫執行,甚至將潛艦國造機密資料交付外國等情事,因事涉國家安全及國防機密,引起各界高度重視。前海軍顧問郭璽指控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涉入潛艦洩密,馬文君指出,她於去年1月間接獲爆料資料,包含難辨真偽的大量圖紙、計畫與簡報,以及與郭璽承認是本人的錄音檔,當時把資料交給國防部,國防部事後向她表示為廠商惡鬥,沒有機敏資料洩漏。馬文君在9日聲稱「只要是合理合法要求立法委員簽署的文件,我們都會配合簽署」,卻立刻遭到林俊憲秀出 2019年3月28日,有「馬文君拒簽」字樣的「參與潛艦國造合約設計成果報告」保密切結書,打臉馬文君的說法;立委王定宇也表示,2019年3月28日那次機密專報,他剛好擔任召委,當時有軍官特別到主席台跟他說,馬文君不願意簽署保密切結書,因此他當下做出註記裁示。民進黨新北市立委參選人吳崢、政治評論員李正皓9日到高檢署遞狀告發馬文君涉嫌外患罪,李正皓指出,狀紙內提供15份錄音檔,總長9個小時,在去年1月的時空下,至少牽扯3項機密,包括韓國廠商SI(技高策略股份有限公司)協助台灣製造潛艦,當時有數位SI韓籍工程師來台;馬文君把這15個錄音檔、9小時內容給了韓國後,造成同年3月SI工程師被捕的狀況,馬文君確實有洩密的罪證。吳崢指出,馬文君雖主張為了揭弊,但這件事發生在領土內,政府及司法單位享用完全的管轄權,馬文君身為立委,竟公然將機密洩漏給外國,讓外國干預司法主權。潛艦國造涉洩密等爭議目前由3檢察署分4案偵辦。最高檢發交北檢、高檢署分案偵辦馬文君被控洩密;調查局將馬文君檢舉資料報請雄檢指揮偵辦;北檢也另案偵辦潛艦國造廠商糾紛。

【社論】「潛艦資料外洩:法治正義勢在必行」

前海軍顧問郭璽日前指控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外洩潛艦製造資料,引發社會關注。法務部長蔡清祥表示,高檢署已經在進行相關調查,並將分案處理。本文將分析此案的背景、爭議與影響,並提供專業的評論。背景:郭璽與馬文君的音檔爭議郭璽是前海軍副司令,曾參與潛艦製造計畫的規劃與推動。他在9月29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指控馬文君在今年1月時,向他打電話詢問潛艦國造的相關細節,並錄下了他的回答。郭璽稱,馬文君將這段音檔外洩給了美國的防務廠商,造成台灣的國防利益受損。馬文君是國民黨立委,曾任國防部政務次長,也是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的召集人。她否認了郭璽的指控,並表示她在1月時確實向郭璽詢問了潛艦製造的情況,但只是出於關心國防的立場,並沒有錄音或外洩。她還說,她當時送了一個音檔到國防部跟檢調單位,內容是關於郭璽介入潛艦製造的不當行為,但後來沒有下文。爭議:音檔是否涉及國防機密郭璽與馬文君的音檔爭議,牽涉到一個重要的問題:音檔中的內容是否涉及國防機密。如果是的話,那麼馬文君是否有違反《保防法》或《刑法》的規定,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不是的話,那麼郭璽是否有誣告或誹謗馬文君的意圖,是否需要道歉或賠償。目前,音檔的內容尚未公開,只有郭璽與馬文君各自提供了不同的版本。郭璽稱,音檔中包含了台灣自製潛艦的設計、性能、預算等敏感資訊,而且他當時不知道自己被錄音。馬文君則稱,音檔中只有一些公開資訊或常識性問題,而且她當時已經告知了郭璽她要錄音。影響:對台灣潛艦製造計畫的衝擊此案的發展,可能對台灣的潛艦製造計畫產生一定的衝擊。一方面,如果馬文君真的外洩了國防機密,那麼可能會影響台灣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也可能讓台灣的潛艦製造計畫遭到中國的破壞或干擾。另一方面,如果郭璽是捏造事實,那麼可能會損害台灣的國防信譽,也可能讓台灣的潛艦製造計畫陷入政治鬥爭或社會質疑。評論:應依法嚴肅調查,還原真相無論是郭璽或馬文君,都是台灣的重要國防人才,都曾為台灣的潛艦製造計畫付出過努力。然而,他們之間的音檔爭議,卻讓台灣的國防形象受到傷害,也讓台灣的潛艦製造計畫面臨風險。因此,我們認為,應該依法嚴肅調查此案,還原真相,釐清責任,並儘快消除社會的疑慮。同時,我們也呼籲,無論是政府、立法院、媒體或民眾,都應該尊重法律程序,不要對此案做出過早或偏頗的判斷,以免影響司法公正或國防安全。近日,台灣政壇再次掀起轟動,因前海軍顧問郭璽的指控,指控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外洩潛艦製造資料。這一事件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凸顯了法治在台灣的重要性。無論是政治立場、身分地位,法治都應當公平、嚴正地追求真相和公義。郭璽的指控使這一案件變得極為敏感,因為它涉及到國防機密。無論是對全民安全還是與盟友的關係,這都是極其重要的。因此,這一案件不容小覷,必須嚴肅處理,並確保對台灣和國際社會能夠提供滿意的交代。在這個背景下,台灣的法務部長蔡清祥表明,不論是誰,不論其政黨背景或身分地位,都將按照法律程序來處理。這一立場體現了法治的核心原則,即所有人都應當在法律面前平等。這也是民主社會的基石之一,確保了公平和正義。蔡清祥提到,高檢署和調查局已經展開調查,並將在合適的時間內採取下一步行動。這包括了可能的分案調查,以確保案件得到充分的審查和調查。如果證據確實顯示外洩了潛艦製造資料,相信台灣的司法體系將根據法律程序來追究負責人的責任。然而,我們必須記住,法治不僅僅是關於解決單一案件,更是關於建立一個堅固、透明和公正的體系,以確保類似事件不會再次發生。這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強化,包括加強司法體系的人力資源,減少檢察官的離職率,以確保檢察機構能夠有效地履行其職責。最後,我們應該支持和尊重司法機構的工作,並期待他們能夠在這一案件中展現出法治的力量。這不僅關係到個別案件的結果,還關係到台灣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法治的價值觀。只有通過堅守法治原則,我們才能確保台灣的民主制度得以維護,並在全球舞台上發揮積極作用。

教育部宣傳廣告引歧視爭議 律師批成「節育部」

〔本報綜合報導〕教育部近期推出的「0-6歲國家一起養」宣傳廣告片引發歧視爭議,第一時間卻只見教育部臉書粉專小編發聲致歉,部分網友認為此舉頗有「背鍋」之虞,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出面道歉,強調自己也覺得內容不適當,政府應該透過傳達正向訊息,鼓勵年輕人結婚、生育。教育部國教署YouTube頻道9月推出「0-6歲國家一起養」宣傳廣告片,劇情描述一名已婚且育有2名子女的男性,自掏腰包請母親幫忙代收購買的公仔,卻被母親質疑他已經當爸「還在玩那些尪仔(公仔、人偶的台語)喔?」母親更擅自將這筆錢拿去買育兒用品,影片結尾就在這位爸爸的難過哀號聲中結束,媳婦還在一旁比出「讚」手勢。影片播出後引發爭議,包括不尊重動漫、模型等多元休閒文化以及個人資產等,大批網友在YouTube上狂刷倒讚和負評,網友質疑,這個廣告想讓更多年輕人願意結婚、生育小孩,「根本是反效果」, YT倒讚數超過4000,教育部於10月8日緊急下架影片並道歉。教育部臉書粉專小編第一時間出面道歉,卻遭民眾質疑頗有「背鍋」之虞,巴毛律師陳宇安就開轟教育部是「節育部」,直指影片規格根本不可能是小編自己拍的,一定是「節育部」外包請廠商做的,廠商做的內容有可能不經過節育部高層審核嗎?有可能上層都沒看過小編自己決定要上架嗎?就算真的是什麼編輯團隊做的,「節育部」有可能都不看嗎?陳宇安律師再指,這支影片不只得罪動漫圈,影片的意涵就是生小孩就要放棄自己的興趣,模型不能蒐集了、喜歡的衣服不能買了、健身房都不要去了,要是買了就會被道德譴責,訂好的模型還可能被情緒勒索,然後沒經你同意退掉,「我就問你這樣誰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