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資訊

2023「遼洽會」簽約項目總投資額超5800億元人民幣

〔本報特約記者 王炳坤 鄒明仲報導〕2023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9月25日在瀋陽開幕。本屆「遼洽會」共吸引271個專案簽約,總投資額達5863.4億元人民幣。本屆「遼洽會」以「共推振興新突破、共用發展新機遇」為主題,舉辦4項主題活動、10場配套活動和42場外場活動、45場促消費活動,其中包括2023中國(瀋陽)韓國周、遼寧—日本新能源合作交流會、東北海陸大通道國際合作論壇、2023遼寧國際美麗健康產業博覽會等論壇和活動。多支經貿代表團、「世界500強」和國際知名公司高管、商協會代表約3000人參會尋找商機,洽談合作。「遼洽會」已連續舉辦至第四屆,已成為遼寧省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載體和服務打造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新前沿的平台。

杭州亞運會盛大開幕

〔本報綜合報導〕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正式拉開帷幕。杭州是中國大陸繼北京、廣州之後,第三個舉辦亞運會的城市。當晚,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開幕式現場精彩紛呈、氛圍熱烈,在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的視覺盛宴中,「數位人」點燃主火炬更是驚豔全場。與此同時,主火炬以綠色甲醇為燃料受到極大關注,並刷新了人們對綠色低碳的認知。本屆亞運會於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期間,設有游泳、射箭、田徑、羽毛球、棒壘球、籃球、拳擊等40個大項(包括31個奧運專案和9個非奧運專案),61個分項。涵蓋了亞洲各地區特色體育項目和霹靂舞等新興體育項目。亞奧理事會45個成員全部報名,參賽運動員人數超過12000名,是史上規模最大、專案最多、覆蓋面最廣的一屆亞運會。預計在16個比賽日內,共產生483枚金牌。截至26日上午十時,中國代表團共獲得了39枚金牌、21枚銀牌和9枚銅牌,總成績排名第一。八年亞運籌辦過程中,杭州攜手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5個協辦城市,堅持貫徹「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遵循「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努力奉獻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亞運盛會。

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在山東青島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解傳姣報導〕9月22日,以「築夢黃河共啟新程」為主題的2023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在山東青島開幕,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餘家企業和30餘家知名跨境電商平台及服務商參展。本次博覽會總規模2.3萬平方米,設置主會場和分會場。主會場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金沙灘啤酒城(1號至9號館),首次推出國際產品館1號館,600多個國際品牌展出。3號館為黃河流域產業及綜試區館,展示九省區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農業、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傢俱、能源、化工、農業機械、建築機械等優勢產業帶產品。分會場設在青島自貿片區闖創驛園區。博覽會共彙聚1015個品類6440件商品,設置了展覽、論壇、專題活動等,構建集形象展示、產品推介、貿易洽談、行業論壇、專題活動等於一體的跨境電商交流服務平台,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新場景。發展跨境電商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加快黃河流域九省區改革開放步伐的重要務實舉措。

百名在閩台胞話中秋:共敘兩岸情

〔本報特約記者 林榕生報導〕23日晚,來自福建省寧德市台協會、福州市台協會、平潭台協會、福清市台協會的100餘名在閩台胞,相聚在寧德市參加大閩東台協首屆中秋聯誼會暨寧德市台協會中秋晚會,共敘兩岸情。甯德市台協會會長侯嘉毅說,日前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這次活動增添了重要意義。「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福州市台協會會長蔣佩琪稱,《意見》的出台令人振奮,相信在這麼利好的條件下,在大陸的台商台企們一定會更上一層樓,事業更加蓬勃發展。與台灣一水相連的寧德,近年來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落實台胞同等待遇,切實維護台商台胞的合法權益,推動更多台胞前來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截至目前,寧德共有台資企業119家,總投資15.3億美元,涉及冶金、電機、石材、食品加工、農業養殖、茶葉、花卉等產業。甯德市台港澳辦負責人表示,期望大家在繼續深耕寧德、做大做強的同時,一如既往做好寧(德)台(灣)兩地交流合作的橋樑紐帶,讓更多的台商台胞來甯德投資興業、觀光旅遊;市台港澳辦將用心用情為台商台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為大家在寧德投資、創業、生活營造良好的氛圍。

兩岸科技融合發展潛力大

〔本報特約記者 彭莉芳報導〕以「科技賦能智慧未來 創新推動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六屆京台科技論壇近日在北京落幕。來自兩岸科技產業界專家、台商代表近400人聚焦深化京台科技經貿交流合作,共同探討科技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徑。京台科技論壇已成為推動兩岸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平台。台灣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論壇在科技產業融合發展上,從電子資訊領域擴大到數位經濟、人工智慧、元宇宙、新能源汽車、智慧城市、智慧醫療、金融科技、先進製造業及現代化服務業等領域。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雲泉認為,台灣地區在半導體晶片生產上有優勢,兩岸在算力設施建設、算力晶片生產、算力技術研發等領域都有很大合作潛力。台灣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劉容生說,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兩岸在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有著不少合作機遇。當下兩岸應當暢通合作管道,協同整合兩岸科創產業資源、人才資源、配套支援資源等,促進兩岸企業融合發展。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盧希鵬建議,兩岸在發展數字經濟的過程中,要給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優秀青年人才加入科技大廠,有利於將青年的創新、創意思維與科技大廠的資金、市場優勢相結合,推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實現企業數位化轉型。北京市科協副主席郭魯鋼表示,北京市科協調動學協會、企業科協等科技社團舉辦多場論壇活動,發揮京台兩地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優勢和特色,推動醫藥健康領域開展聯合研發、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落地。「兩岸科技創新中心」在論壇期間舉行了啟動暨揭牌儀式。該創新中心是服務兩岸科技交流合作的新載體,未來將持續推動兩岸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深化兩岸科技交流與經濟合作。論壇期間,還舉行了海峽兩岸人工智慧產業協同發展工作委員會揭牌儀式。據介紹,這是中關村人才協會聯合台灣人工智慧產業協會共同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新舉措,將致力於打造一個面向兩岸人工智慧產業的創新融合發展服務平台。論壇上,京台業界舉辦了兩岸共建數智低碳園區項目簽約儀式。台灣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首席顧問葉惠青在影片致辭時表示,數位經濟和綠色低碳經濟成為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趨勢,台灣也提出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科技與氣候環境治理相結合,將推動兩岸產業發展,帶動氣候科技產業興起。北京市市長殷勇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北京將扎實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龍頭,深化開放創新和國際科技合作,這將為兩地交流合作提供新機遇、新空間。隨著論壇的逐年舉行,諸多台資企業先後在北京落地,或成立新公司,或投資建設新專案,為北京的科技發展和城市建設注入新活力。在台企「登陸」入京的同時,包括北京企業在內的陸企也通過這一平台入島發展,實現京台的「雙向奔赴」。「歡迎台胞台企來京投資興業、共用發展機遇,堅信在兩地共同努力下,京台合作必將打開融合發展新局面,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殷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