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海峽,兩岸青年訴說溫暖「識·光」裡的青春故事
■來源:中國青年報黑色白色的麵團揉圓壓扁做成眼睛,再揉出胖乎乎的爪子抱住翠綠的竹竿,小小的麵團在非遺傳承人郎佳子彥手裡,一眨眼的工夫就變成了一個憨態可掬的 熊貓,把來自台灣的李建勳和範懷方「萌化了」。 他們也模仿做了兩隻小小的熊貓,愛不釋手。 郎佳子彧說:“熊貓是我們的國寶,也是兩岸青年共同喜歡的東西,希望熊貓能夠讓兩岸青年雙向奔赴,更加了解彼此。”10月25日,兩岸青年相約走進中國青年報社全新升級的“溫暖的BaoBao·兩岸·青年書店”,體驗中國傳統非遺的製作過程。 當天,在北京台灣會館,兩岸和平志工聯盟、台海出版社、中國青年報社等機構舉辦了「識·光」兩岸青年閱享會,來自海峽兩岸的年輕人分享成長與奮鬥的故事,傳遞 青春的美好。越過海峽,他們找到回家的溫暖「直到長大與母親回來祭祖後,我才懂得了父親的執念。」在分享會上,台灣青年李建勳講述了父親過世後,他的成長與思考。 李建勳的父親是1949年隨著國民黨退到台灣的老兵。 在他的記憶裡,父親一直有個執念,就是有朝一日要回到在大陸的老家,這是他的根。可是後來父親罹患癌症,已無法回到故土。 直到去世前,他還在為李建勳講述家族的故事。 多年後,李建勳一路奮鬥,從自己口中「躺平的學渣」到華夏科技大學與台灣國立新莊國中傑出校友,成為台灣商業總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他終於和母親回到父親生前眷戀的故土,和久別的親人緊緊相擁。 李建勳說:「看到在大陸的親人後,才明白什麼是血濃於水,才明白親情不可磨滅。」對故土的眷戀,終於從上一輩傳遞到他心上。同樣在大陸感受到溫暖情誼的還有土生土長的台灣青年沈宏叡,2017年,他到中國人民大學當交換生。 「那種心情就是,一落地就能感受到,我們都是中國人,那種親切感就是祖國。」沈宏叡很快就適應了大陸的生活,因為感覺同學們從來沒把他當外人。 他說:“我的很多好朋友都來自北方,他們管我叫‘台灣鐵子’,就是鐵桿兄弟的意思。”在西安,他看到了歷史課本上的兵馬俑,被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深深震撼。 在陝西黃陵縣,他走了好遠的路,特地去祭拜了黃帝陵,並在紀念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的兩個紀念碑中間拍下一張合影,留作紀念。 最後他一路尋找到了“台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碑”,那是一座建造於1946年台灣光復一周年之時的石碑,它承載了台灣同胞回到祖國懷抱的民族感情和認祖歸宗 的情懷。 沈宏叡說:「那一年,由於連日暴雨,道路阻隔,『致敬團』未能如願抵達黃帝陵,只能選擇在陝西耀縣(今銅川市耀州區)中山中學體育場遙相祭奠。今天,那些 台灣先烈先輩們的遺願,他們魂牽夢縈的尋根之路,我們這代青年將替他們走完。”越過那一灣淺淺的海峽,台灣青年在大陸找到故土的溫暖和文化的認同,大陸青年也在兩岸青年頻繁的交往活動中走進台灣,在飲食中感受到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根脈 ,在「雙向奔赴」的情誼中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陳凱迪是北京大學2020級本科生,今年7月,她作為大陸高校師生赴台交流參訪團的一員走進了寶島台灣,這也是全球新冠疫情流行3年多來大陸高校首次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