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

交通部整合大型車預警系統遭轟跳票 全台20萬輛沒裝半台

〔本報綜合報導〕交通部為降低大型車輛肇事率,推動整合8項預警輔助系統的計畫,原計劃去年在近千輛大型車輛上進行試辦,但由於盲點偵測尚未整合完成,計畫被推遲,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質疑交通部承諾跳票。根據交通部統計,近兩年來,大型車肇事數和死傷人數略有下降,但仍然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2020年有9399起大型車肇事事件,導致1萬1236人受傷,其中包括350人死亡。而2021年,事故數字略微下降,有9332起事故,導致1萬1054人受傷,其中有352人死亡。交通部在2020年提出了整合8項預警輔助系統的計劃,並編列3.3億新台幣的預算,整合的8項大型車輛預警輔助系統包括行車視野輔助系統、防撞警示系統、車道偏移警示、胎壓偵測、盲點警示、疲勞偵測、數位行車記錄器和酒精鎖等功能。交通部原本去年要在960輛遊覽車、公車及貨車等大型車試辦,但因盲點偵測項目整合仍待解決,計畫延後。立法院交通委員會25日進行「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審查,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質疑,大型車裝設主動預警輔助系統,交通部說要自己研發,但好像做不出來;5月質詢時,交通部宣稱要裝2400台,現在又稱預計從下個月至明年3月可以安裝完成800台,全台大客車超過3萬台,大貨車17萬5千台,至今沒裝半台,預算卻拿了3.3億元,要求交通部重新把計畫擬定好,因為之前的計畫都做不到。

【社論】羅森伯格再次強調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 且看台灣大選候選人如何表態

隨著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羅森伯格日前訪問台灣並再次強調「不支持台灣獨立」,我們不禁要問:在即將到來的台灣總統選舉中,哪位候選人曾經主張台灣獨立?這個問題對於台灣的政治未來以及美國和台灣的關係都至關重要。羅森伯格的台灣之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她在台北強調了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但同時再次確認了美國政府的一貫立場,即不支持台灣獨立。這一立場的表達在當今的國際政治環境中特別重要,因為美國正面臨著多個國際危機,包括俄烏戰爭和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哈瑪斯行動。這些事件使美國在全球事務中的角色變得更加複雜,因此羅森伯格的訪問被認為具有重大使命。那麼,為什麼羅森伯格此刻訪問台灣並強調「不支持台灣獨立」?這個問題引出了一個更廣泛的議題:台灣的大選。目前,台灣有幾位知名的參選人,包括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和郭董。然而,其中哪一位曾經主張台灣獨立,哪一位是台灣獨立的支持者,哪一位是台灣獨立的積極倡導者?對於這個問題,前大使介文汲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他認為羅森伯格之所以訪問台灣,是要在選舉前向台灣發出一個明確的資訊,即「不支援台灣獨立」。這表明美國對台灣選舉的態度,並強調了台灣的未來發展必須符合現有的國際體系。值得注意的是,羅森伯格在訪問中明確表示不會干涉台灣的選舉,但她的訪問本身已經傳達出了一個強烈的政治資訊。這引發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即台灣的獨立運動是否仍然具有實質性的支持,尤其是在台灣政治領袖中是否有人堅定支持台灣獨立。然而,要弄清哪位參選人曾經主張台灣獨立,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過去,台灣政治的複雜性和多元性使得這個問題變得更加模糊。雖然台灣政治經常涉及對中國大陸的關係和國際地位,但每位參選人的政治立場和主張都有所不同。賴清德是台灣民進黨的總統參選人,他在過去的政治生涯中一直強調台灣的主權和獨立,但也支持與中國和平共存。侯友宜是新北市市長,他的政治立場相對較保守,強調台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柯文哲是臺北市前市長,他的政治主張通常較獨立,但他的立場在多個問題上也有變化。郭董是知名企業家,他在政治上相對新手,對台灣未來的政治方向尚無明確表態。在台灣的政治風暴中,台灣獨立問題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它涉及到台灣的未來和國際關係。美國的立場,特別是在這個時刻,對於台灣政治的走向具有深遠的影響。然而,對於哪位參選人曾經主張台灣獨立,以及他們的政治立場如何,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最終,台灣的選民將在選舉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並決定台灣的未來方向。然而,無論選擇是什麼,美國的立場已經被強調,即不支持台灣獨立。這一立場將繼續影響台灣和美國之間的關係,並塑造台灣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不得不再次強調台灣的地緣政治重要性。台灣位於亞太地區,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民主政體,使其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台灣的政治地位一直受到中國大陸的壓力,中國主張台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不排除使用武力來實現統一。美國一直是台灣的盟友和支持者,並通過一系列政策和立場強調台灣的安全和經濟利益。然而,美國也在中國之間保持著複雜的關係,因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不斷增強。因此,美國必須謹慎處理台灣問題,以確保不會引發國際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的選民和政治領袖將需要平衡國內需求和國際現實。台灣的未來是一個複雜的議題,需要謹慎的政策和外交努力。然而,無論選擇是什麼,我們都應該牢記美國對台灣的政策和立場,即不支持台灣獨立。這一點在台灣的政治和國際關係中都具有關鍵性的地位,並將繼續在未來的發展中發揮作用。總之,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羅森伯格的訪問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台灣的總統參選人中是否有人曾經主張台灣獨立。這一問題反映出臺灣政治的複雜性和台灣在國際舞臺上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無論選擇如何,我們都應該理解美國的政策和立場,以確保台灣在國際事務中能夠繼續發揮關鍵作用,同時確保和平穩定的台海局勢。台灣的未來發展將在這些關鍵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塑造。

遭批稅收超徵假政績 民進黨反擊柯文哲任內大撒幣

〔本報綜合報導〕民眾黨柯文哲20日提出財政改革方針,稱自己是過去最遵守財政紀律的市長,痛批「民進黨稅收超徵常態化」又大撒幣,缺乏財政紀律。對此,民進黨反擊,揭露柯台北市長任內的施政作為,才真的是亂花錢、大撒幣。柯文哲20日舉行「找回財政紀律」政策發布記者會,主張重建補助款及統籌款機制,地方財政自主、均衡發展,翻新稅制、改善課稅不公,財政紀律、不再胡亂撒幣,並喊出「財政守紀律,避免信貸台灣」、「補助重分配,公平正義課稅」,也提議成立「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委員會」、召開「全國賦稅改革會議」。面對當前的財政問題,柯文哲認為,關鍵在財政分配不均、區域發展失衡,應改革「中央集權、地方窘迫」的情況。談及近年稅收超徵議題,柯文哲直指,蔡政府近年持續性稅收超徵,任內稅收超徵1.2兆元,卻用話術包裝成「多賺錢」當政績宣傳,其實是稅收預測失準,使租稅正義蒙羞。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表示,柯文哲慣性說謊,罄竹難書,老是把很會還債跟省錢當口頭禪掛嘴邊,但對照其台北市長任內的施政作為,才真的是大撒幣,包括花費300 萬元試辦口罩販賣機台,一天只賣 24 組;花費 7000 萬元開發 69 款 APP,其中54款已下架,浪費3350萬元;花費近千萬推動的HELLO TAIPEI 單一陳情系統,高達9成市民沒聽過。民進黨發言人林楚茵批評,柯文哲為政治目的不斷批評中央財政紀律,但自己卻帶頭濫用第二預備金,無視第二預備金動支超過5000萬元須經議會備查的規定,刻意將經費拆分至5000萬元以下,迴避監督,更離譜的是,柯留下北藝與北流的爛攤子,市府賠款廠商數億元,還敢說自己有財政紀律。

國3遊覽車4死車禍 法院裁定羈押肇事司機

〔本報綜合報導〕國道三號雲林斗六路段21日發生遊覽車與自小客碰撞,造成4人死亡、22人輕傷,肇事遊覽車駕駛陳姓司機坦言因趕時間一路一直在超車,檢方認為,陳姓遊覽車司機有逃亡、串供之虞,22日凌晨向法院聲請羈押,法院裁定羈押獲准。雲林地檢署指出,63歲陳姓男子所駕駛的遊覽車與自小客車駕駛陳姓男子及乘客羅姓女子自小客車在國道三號南下263.8公里雲林斗六段發生碰撞,造成4死、22人輕傷的交通事故。檢方表示,死者分別為遊覽車上的乘客47歲朱姓女子、11歲賴姓男童,及自小客車駕駛陳男、乘客羅女,其中朱女和賴姓男童為母子關係,自小客車駕駛52歲陳男、61歲羅女則為朋友關係。肇事的陳姓司機坦言要趕時間,一路大概都開110公里左右,如果前方沒有車時,會開到120公里。至於乘客指坐在車內一直晃來晃去,陳姓司機說,是因為他一直在超車;當車子失控了才知道撞到了其他車輛,當時他人也跌倒,起身才看到遊覽車旁邊有一台小客車。法官訊問審酌,陳姓駕駛自身1人,且面對如此重大交通死傷事故,只有新台幣1萬元可以交保,對照全案重大傷亡日後可能的刑責,用其他替代手段如限制住居或到派出所報到,都無法降低陳姓駕駛逃避面對刑責的疑慮,所以決定裁定羈押。

批政府未助台積電設廠 郭台銘證實與柯文哲將有「行動面」合作

〔本報綜合報導〕台積電宣布不進駐龍科三期,設廠議題受關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批評,政府未協助台積電設廠需要的水電、土地和規劃,不肥養經濟還殺雞取卵。對於2024大選在野整合狀況,郭台銘證實,他已與民眾黨柯文哲交流理念,雙方有許多共識,將擴大到行動面的合作。台積電不進駐龍科三期後,各地方政府紛紛爭取設廠,郭台銘說,要把台積電留著不是靠下命令,要台積電設廠也不是政治叫他來設廠;台積電的設廠,政府有沒有提供良好的水電、人才、土地和規劃,這些是政府該做的事,但政府都沒做,沒有肥養經濟還殺雞取卵。近日藍白整合陷入僵局,郭台銘則與柯文哲頻頻私下互動,甚至傳出雙方已在17日達成合作初步共識,郭台銘坦言,柯文哲是他的老朋友,非常歡迎柯文哲來看他,兩人17日見面交流的過程中,柯文哲談了許多政治改革議題,他則提了經濟改革議題。郭台銘指出,他先與柯文哲交流理念,雙方也有很多共識,接下來會再擴大到行動面的合作。對於副手賴佩霞正式取得「喪失美國國籍證書」,不再具有美國公民身分。郭台銘說,當初他就曾說有99.9%的信心,可以讓賴佩霞在法定時間內完成相關程序,對於過去針對性的臆測、打壓,如今也都用事實行動證明。郭台銘表示,賴佩霞完成了登記成為副總統候選人的前置法律程序,他要呼籲選民繼續勇敢地站出來連署、表達支持、給予鼓勵,用行動展現民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