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氣象主播達人秀入圍決賽名單出爐啦!
〔本報特約記者 閆旭報導〕兩岸氣象主播達人秀複賽階段落下帷幕。經過小夥伴們緊張激烈的網路投票,綜合專業評審打分(網路投票40%,評審打分60%),根據複賽作品數量比例,共評選出25件作品順利晉級決賽,其中專業組7件,業餘組18件。決賽晉級名單如下:專業組: 業餘組: 據悉,鑒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原定於8月14日至15日進行的兩岸氣象主播達人秀決賽線下展演以及海峽氣象青年說活動將延期舉辦。
立足台灣 面向大陸 放眼世界
〔本報特約記者 閆旭報導〕兩岸氣象主播達人秀複賽階段落下帷幕。經過小夥伴們緊張激烈的網路投票,綜合專業評審打分(網路投票40%,評審打分60%),根據複賽作品數量比例,共評選出25件作品順利晉級決賽,其中專業組7件,業餘組18件。決賽晉級名單如下:專業組: 業餘組: 據悉,鑒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原定於8月14日至15日進行的兩岸氣象主播達人秀決賽線下展演以及海峽氣象青年說活動將延期舉辦。
〔本報特約記者 龔常報導〕日前,第九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厝」落有致·同心創贏——兩岸古厝文創設計大賽暨第三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融合發展論壇,在福州廣播電視臺演播廳舉辦,近百名兩岸文創學界、業界專家學者參加,共同推動兩岸文創產業發展,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從「里坊制度活化石」的三坊七巷到「萬國建築博覽會」的煙臺山,一座座古厝宛如一顆顆明珠點綴在榕城大地上,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古厝正是兩岸文化的共同載體之一。「厝」落有致·同心創贏——兩岸古厝文創設計大賽開賽以來,吸引了眾多優秀的創作者參與,比賽共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2名,獲獎作品整體呈現出設計新穎、工藝獨特、實用性強的特點,融合了大量的兩岸古厝元素。據主辦方介紹,大陸創業團隊重視古厝文化的追溯,台灣團隊則重視文創產品在市場的量產和推廣,兩岸文創團隊各有所長,互為補充,共同呈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作品正是「兩岸一家親」的縮影。在當天的論壇上,大家圍繞「兩岸文創產業如何做大做強」話題進行了零距離碰撞,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文創業者、文化傳承人等還分別做論壇主旨演講。近兩個小時的論壇乾貨滿滿,兩岸青年攜手打造了一個兩岸國學交流和文化創意融合的交流盛會,也成功助力福州成為兩岸青年文化創意高地和文創產業的集散地,加快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我們將打造一系列水西林主題文創產品,促進地域文化及產業鏈拓展和輸出。」 兩岸古厝文創設計大賽一等獎團隊「小龜工作室」團隊成員、台青施筱筱說。現場,福州高新區水西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有關負責人和「小龜工作室」代表簽訂合作意向書、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會與湖南大學學者簽訂合作意向書。簽約雙方將通過資源分享、優勢互補與業務創新,共同為兩岸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文化創意服務。
〔本報特約記者 李博報導〕8月14日晚上,江蘇揚州國際展覽中心裡燈火通明。兩組共十個艙位的「獵鷹號」硬氣模實驗室呈「L」字形排列,近百名工作人員正在忙碌,他們在和時間賽跑,以最快速度找出病毒的蛛絲馬跡。據瞭解,「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配備PCR擴增儀、自動開蓋加樣機、全自動核酸提取儀等設備,可實現檢測的全流程自動化。目前,每日可檢測15萬管,如果按照10:1的混檢比例,每日可篩檢150萬人次。8月10日淩晨設備進場,11日上午正式投入使用,這只「獵鷹」在短短幾天內已經參與了揚州多輪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檢測數量超21萬管,按10混1的採樣方式,覆蓋約200萬人次。同不久前在南京建設的一組三艙位「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相比,揚州的「獵鷹號」有了重要升級。它一組五個艙位裡包含一個共用的試劑準備區、兩個樣本處理區和兩個核酸擴增分析區。按照流程先後,呈現從中心向兩邊分佈的形態,使得整個實驗室工作更加集成、高效。
〔本報特約記者 張冬梅報導〕大象回家了!據媒體報導,雲南北移亞洲象群14只大象已平安回歸棲息地。自去年3月,北移亞洲象群離開原棲息地——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動向一直牽動人心,不僅引發國人「全民觀象」,也成了「國際網紅」。如今,這支「野象旅行團」逛吃1300多公里後回歸,讓不少網友感歎:終於放心了! 萌化世界網友的野象群睡姿 據介紹,至此,北移的亞洲象全部安全南返,象群總體情況平穩,沿途未造成人、象傷亡。幹得漂亮!這次罕見遷徙是中國野生大象離開棲息地最遠的一次,其對動物保護考驗之大不難想像。人們在「雲追蹤」亞洲象群的過程中,不僅被大象的憨態可掬萌到,也被沿途的自然景觀震撼到;不僅感受到雲南父老鄉親的友善之心,也看到當地的生態保護成果和有關部門有條不紊地應對。實踐是最好的演練場。為了保護象群,沿途疏散轉移群眾,動用無人機即時監控,投放象食進行誘導,對象群造成損失進行保險賠償……一次亞洲象群遷移,也是一次科學之旅、探索之旅、保護之旅。此次無論是對科學研究還是為資訊化監測技術在動物保護領域的運用都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機會;同時在防控技術方面,還創新性運用亞洲象遷移線路預判、布控與投食相結合的柔性干預技術,為今後緩解「人象衝突」乃至「人獸衝突」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就此來說,此次「政府主導、科學指導、專業操作、綜合施策、全面保護、全民護象」的「雲南經驗」值得推而廣之。有關專家分析,隨著雲南野象種群數量快速增長,今後亞洲象還可能出現大範圍遷徙事件。但有了這次成功應對的經驗,我們心裡無疑更有底了,今後應對類似事件也將更加從容有序。象「來」人「讓」,人引象歸,在人與野生動物的對話與交流中,我們不斷探索,走向和諧共生。一定意義上說,亞洲象「回家」是全民護象的勝利,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勝利。隨著象群回歸家園,大家的默默陪伴將畫上圓滿的句號。但對於人與動物和諧共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思考不該就此止步。我們當牢記:萬物之靈之首,應負萬物之靈之責!
■ 本刊特約記者 吉雪全 日前,隨著15號、2號機組順利投產,白鶴灘水電站16台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已有4台投產發電。這個水電站位於四川省甯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交界的金沙江幹流河段上,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被譽為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2022年7月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後,白鶴灘水電站將與三峽、葛洲壩以及金沙江烏東德、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共同構成一條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助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6項關鍵技術指標世界第一白鶴灘水電站總裝機1600萬千瓦,僅次於三峽水電站,左右岸共安裝16台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水輪發電機組,首批2台機組已於6月28日投產發電。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地質條件極其複雜,峽谷地形不對稱,以及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的研發等,都是一個個「攔路虎」。面對挑戰,建設者勇闖世界水電「無人區」,6項關鍵技術指標達到世界第一,包括單機容量100萬千瓦;地下洞室群規模;圓筒式尾水調壓井規模;無壓洩洪洞群規模;300米級高拱壩抗震參數;300米級特高拱壩中,首次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 構築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金沙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水力資源極為富集的河流,規劃了多級梯級水電開發。其中,三峽集團在金沙江下游佈局建設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四座世界級巨型梯級水電站,總裝機超過4600萬千瓦,相當於兩個三峽工程的裝機規模。三峽集團董事長雷鳴山說,白鶴灘水電站將與三峽、葛洲壩以及金沙江烏東德、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連珠成串」,構成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不僅惠及更多沿江群眾,更為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表示,伴隨著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的投產,三峽集團擁有了從金沙江延伸至長江的梯級電站群,這六大水庫群實現聯合統一調度,將放大單座水電站的綜合效益,統籌實現防洪、補水、發電、水生態保護等多目標綜合調度,充分發揮水庫大壩調節和生態保障作用。 闖出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之路20多年前,在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中,科研人員就創造了112項世界之最,擁有934項發明專利,使我國在樞紐工程建設、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國產化、工程運行和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管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國際水電協會執行總裁艾迪·里奇認為,白鶴灘、烏東德水電站克服了世界水電工程方面最具挑戰性的技術難題,標誌著中國水電工程實現從設計規劃、材料科學、裝備製造、施工技術到智慧管理等全生命週期的技術進步。此外,在配套設備上,從橋機、母線、大型變壓器,到調速、勵磁、監控系統……我國水電裝備全產業鏈不斷升級,助推百萬千瓦機組登頂世界「水電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