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采風

海峽兩岸公共衛生能力建設研討會在三明開幕

〔本報特約記者 閆旭報導〕以「公共衛生健康安全——常態化疫情防控新理念」為主題的2021海峽科技專家論壇分會場——海峽兩岸公共衛生能力建設研討會22日在福建三明泰寧縣開幕。本次研討會由中華預防醫學會、福建省預防醫學會、台灣中華健康服務與科技應用發展促進會、台灣中華醫務管理暨生技發展協會聯合主辦,是兩岸民間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和公共衛生能力建設方面的重要科技交流活動。兩岸130多名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圍繞海峽兩岸應對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研究與經驗、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助力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等議題展開探討。記者瞭解到,本次會議收到50餘篇論文,部分論文作者進行了論文交流,同期舉行福建省第十四屆流行病學學術交流會、後疫情時代公共衛生能力建設專家沙龍。閩台兩地與會專家還將對三明醫改、醫防融合、森林康養等進行實地考察。海峽科技專家論壇創辦至今,已成功舉辦十二屆,在推進兩岸科技交流合作、共謀科技創新、促進科技經濟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1海口台商峰會共話深化兩岸經貿交流合作

〔本報特約記者 張茜翼報導〕2021海口台商峰會22日在海口開幕,近250名兩岸工商界人士就深化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和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展開探討,共話開放創新、互利共贏。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蘇輝在視頻致辭中表示,當前,大陸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態勢更加鞏固,始終是台商台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未來發展的最大機遇。希望通過此次峰會,進一步增加台灣同胞對海南自貿港政策及進展的瞭解,挖掘合作潛力,共用海南深化改革開放的發展機遇。海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苻彩香表示,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多年來,瓊台兩地在現代農業、海洋漁業、旅遊、醫療健康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取得積極成果。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正式頒佈實施,海南自貿港貿易投資政策制度化體系的「四梁八柱」已初步建立,為深化瓊台交流合作提供新契機。海南將落實好惠台措施,讓大家在海南投資安心、發展順心、生活舒心。國台辦經濟局局長張世宏說,據統計,2020年兩岸貿易額超過2600億美元,其中,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達1405億美元。今年1至5月,兩岸貿易額同比增長35%。他建議台胞台企結合自身優勢,研究並用好大陸各類政策措施,拓展大陸內需市場,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同時持續轉型升級,深度參與大陸高品質發展。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說,近幾年,他多次來到海口、三亞等城市,對自貿港建設熱潮印象深刻。海南去年出台《推進瓊台交流合作助力自貿港建設實施方案》,結合「海南惠台30條措施」,為台商台企在海南投資興業提供更加便捷有利的條件。他鼓勵台商搭上自貿港建設「快車」,實現企業更大發展。全國台企聯將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積極協助台商台企更好地瞭解、對接、融入海南自貿港建設。據悉,台商台企對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態度積極。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近三年來,台商在海南登記註冊企業142家,實際利用台資2.3億美元,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熱帶高效特色農業成為台商投資的重點行業。

中醫藥疫病防控中心揭牌

〔本報特約記者 張夢雪報導〕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建立的中醫藥疫病防控中心近日揭牌,成立後中國中醫科學院將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疾病監測、感染控制、實驗室檢測、基於中醫疫病理論的疫情預測預警、傳染病治療藥物研發等多領域深入合作,形成中醫藥與疾控優勢互補的新體系新模式。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科技園青蒿素研究中心封頂儀式也同時舉行。從屠呦呦先生發現青蒿素解決抗瘧難題,到中醫藥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貢獻,中醫藥經受住了重大考驗、展示了生機活力。建設青蒿素研究中心、中醫藥疫病防控中心是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的重要標誌。中醫藥疫病防控中心是中醫藥行業首個P3實驗室,意義重大。中國中醫科學院將針對當前國家在重大和嚴重傳染性疾病所面臨的問題和短板,加強中西醫協同攻關,為完善國家重大疫情防控體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體系、提高醫療救治水準、強化科技支撐提供有力支援。

《大道同行—台盟盟史回顧展》在京揭幕

〔本報特約記者 石龍洪 陸華東報導〕《大道同行——台盟盟史回顧展》18日在北京揭幕。據悉,這是台灣民主自治同盟1947年成立以來舉辦的時間跨度最大、史料收集最完整、表現形式最多元的盟史展。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蘇輝在揭幕儀式上致辭表示,在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台盟舉辦《大道同行——台盟盟史回顧展》,是台盟自成立以來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生動證明。台盟把對台灣家鄉和親人的深情厚誼、為祖國統一奮鬥的熱血丹心融入了展覽的每一個細節中。歡迎大家前來參觀,參觀之後必將情有所觸、心有所感。展覽共分「海峽激流:同道相成創建台盟」、「蕩滌風雨:崢嶸歲月矢志不渝」、「破浪前行:歷史轉折開啟新篇」、「百川入海:同心共襄民族復興」4個單元,展出圖片近400幅,展品近60件,展期3個月。

在湘台灣大學生鄉村研學:冀加強兩岸青少年交流增進感情和文化認同

在湘台灣大學生鄉村研學 〔本報特約記者 向一報導〕「這是我第一次喝黑茶,第一次參觀黑茶博物館,大陸物阜民豐,民眾淳樸好客。這次畢業研學對我極具震撼,瞭解到中央政府推行鄉村振興戰略給華夏大地廣袤農村帶來了嶄新的山鄉巨變,更堅定了我留在大陸發展的決心和信心。」19日,24歲的在湘台灣大學生趙妍晰在研學交流活動結束後忍不住「表白」。趙妍晰是湖南中醫藥大學台籍本科畢業生,來自台灣新北市。連日來,包括她在內的湖南中醫藥大學2021屆12名台籍畢業生前往湖南益陽安化開展「鄉村振興戰略·新農村發現」研學交流活動,並舉行畢業典禮。地處益陽高新區的益台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旨在建立健全推進台灣青年在益創業就業的長效機制,推動湘台青年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這樣的基地是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模式,能做好台灣青年人才引進與服務工作,吸引台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創業和就業。」在這裡參觀,趙妍晰把此處的孵化方向、政策福利拍照用微信傳給她的台灣青年朋友。碩士研究生朱智顯來自台灣彰化,今年27歲,在大陸學習10餘年,考上了職業醫師證,畢業後也留在大陸就業。「大陸的互聯網、手機支付和城鄉地鐵建設已遠遠超過台灣,生活在這裡會有很大幸福感和獲得感。」把長沙當成第二故鄉的朱智顯要把大陸的發展,告訴很多沒有踏入大陸的台灣同學,「建議他們來大陸旅遊、參觀、打拼。」25歲的李昱穎來自台灣中部的南投縣,來大陸念書是為了開拓視野,空餘時間喜歡在長沙尋找美食、逛街,喜歡湘菜,變得能吃辣,經常把自己的所見做成電子相冊發給台灣親朋,讓他們對大陸有更多認識。「兩岸人才流動變多、變廣了,很多台灣學生來大陸念書、學習。兩岸青年交流的內容也逐漸豐富,形式更為多樣。」李昱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