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華:北京清華大學迎來建校110周年紀念日
〔本報特約記者 李斌 魏夢佳 趙旭報導〕4月25日,北京清華大學迎來建校110周年紀念日。「校史與國運,息息相關。」110年來,清華始終同國家興衰、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傑出英才。從一所由「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成長為如今世界一流高校,清華跌宕起伏的歷史與近現代中國發展相伴同行。一代代清華人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尋求救國圖存之路,成為助力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力量。110年來,清華始終堅持為國育人,培養國家需要的各類人才。竺可楨、趙九章、吳晗、錢鐘書、曹禺、季羨林、錢三強……眾多學術大師、興業英才從清華走出。2016年至2020年,學校共培養4.4萬餘名高層次拔尖人才,80%以上畢業生赴國家重點單位就業創業。近年來,清華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建立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體系,完善研究生分類培養機制,構建學生全面發展支持體系,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推行「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畫」,開展大類招生和培養,為學生提供450餘門通識課程。2020年,啟動「強基計畫」,成立致理書院、日新書院、未央書院、探微書院和行健書院五大書院。2020年春季學期,為保障疫情下教學,清華共開設線上課程4471門次,上課師生超268萬人次。截至今年2月底,清華慕課平臺免費向全球開放2800多門課程,為數百萬學習者提供高品質學習內容。清華在建校初期就具國際化特徵,多年來堅持面向世界、開放辦學。2011年到2019年,清華派出境學習學生人數擴大近兩倍,達8771人次;疫情前,約一半本科生在學期間有海外學習經歷,博士生比例超60%;有200多名學生到50余家國際組織實習或任職。2011年至2020年,學校在讀國際研究生人數增長近一倍。2016年,清華實施全球戰略,更主動走向世界。50個國家、293所高校、近20項戰略科研合作協定……清華與來自世界的優秀高校、研究機構及國際組織建立密切合作關係,完善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和海外教學科研基地的全球佈局,國際聲譽持續提升。2020年,清華牽頭承擔重點研發專案30項,連續五年居於全國高校首位;「十三五」期間,共牽頭承擔重點研發專案148項,涉及42個重點專項。面向未來,清華展示了一張清晰的時間表:2030年邁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2050年前後成為世界頂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