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見影

兩岸同胞昆明研討生態文明建設

〔本報特約記者 胡遠航報導〕11日,「彩雲之約」綠美雲南生態文明研討會在昆明舉行。來自兩岸及海外的專家學者、嘉賓齊聚一堂,為共建美麗中國建言獻策。此次活動以「同心護生態,共用新發展」為主題,是雲南省今年新打造的「彩雲之約」品牌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由雲南省委台辦、雲南省人大外事與華僑委員會、雲南省生態環境廳、雲南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共同主辦,邀請台東縣議會、泰國國泰同盟會、緬甸台商總會等機構的代表、專業人士參加。雲南省委台辦主任鄧恒源致辭稱,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滋養了生態文明思想。希望兩岸同胞攜起手來,秉持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生態文明思想,站在為子孫後代負責的高度,攜手共建美好家園。他表示,雲南正努力建立綠色低碳迴圈經濟體系,以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品質發展雙贏。歡迎更多台灣同胞參與雲南綠色低碳迴圈產業建設,圍繞茶葉、花卉、水果、蔬菜、堅果、咖啡、中藥材等重點產業,共同推進生態環保產業;加強綠色能源、高原特色農業、文化旅遊、生物醫藥、大健康等領域合作。中央台辦六局副局長郭大志指出,今年,中國經濟運行能耗強度持續下降,生態環境品質總體穩定,充分說明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正成為全社會的積極行動。雲南素有「動植物王國」「世界花園」的美譽,承擔著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重要職責。海外及兩岸同胞齊聚雲南探討生態文明,正逢其時、正逢其地。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以視頻形式對研討會的舉辦表示祝賀。他稱,雲南是他去過的最美麗的地方之一,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環境保護,對兩岸及全世界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課題,希望兩岸朋友們能在迴圈經濟、環保等領域開展更多合作。「生態文明建設關乎我們的未來,更關乎地球的永續發展。」台東縣議會議長吳秀華說,台灣一直以來積極推動綠色產業,雲南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強省。期待以此次交流為契機,與雲南開啟低碳生態觀光旅遊、環境教育、綠色建築等領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當日,南開大學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黃清賢,及雲南省環境科學學會高級工程師李唯,還就「中國式現代化的雲南生態文明治理」等主題進行演講;來自泰國、緬甸等地的海外台胞作交流發言。黃清賢建議,台灣同胞利用好大陸出台的「農林22條措施」等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積極投身大陸生態保護修復、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生態旅遊開發、特色經濟林及種養業、鄉村振興等領域,共塑兩岸環保意識,共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文明。李唯呼籲,兩岸加強合作,共建美麗中國。據悉,研討會結束後,與會嘉賓還將赴大理、麗江等地實地考察。

臺灣女孩張佑方:你的斑駁,與眾不同

■京彩台灣 來自臺灣新北的張佑方,2009年參加由湖南衛視與天娛傳媒共同主辦的綜藝節目「快樂女聲」,晉級全國20強正式出道。評委包小柏評價她,「還未開口,現場已經瘋狂,她身上聚著一種未演先轟動的氣勢」。舞臺上,快歌、勁舞,酷、帥成了她的名片。生活中,她卻是用乾冰製造滿屋仙氣的小女生。音樂,只是張佑方探索世界的一個出口,不想停留在原地的她,總在音樂中發現更多的機遇。當初,她盡情揮灑青春的熱情,做主持、做評委、登臺演出、組建樂隊、發行單曲,迎接粉絲的尖叫與追捧。如今,這個「80後」女孩更願意做生活的體驗者,組建了自己的運營團隊,進行幕後的音樂製作、音樂教學、影片運營......一路走來,豐富的個人經歷和沉澱讓她更從容、淡定和獨特。一如她的成長,永遠在多處綻放,從不單調也絕不暗淡。佑方說,大陸是青年人可以追夢、築夢的地方,在這裡有無限的可能,一生能夠活出好幾生的精彩,前提是你能真正瞭解大陸。2009年的夏季,空氣中彌漫著萌動的氣息。那一年,快樂女聲繼承了前身超級女聲的人氣,再次成為選秀之王、流量鼻祖。佑方和朋友到南京旅遊,此時的全國快樂女聲300強突圍賽在南京如火如荼,她心底的某個東西也被點燃。在朋友的建議下,她報名參加了南京的比賽。這一試跌跌撞撞,進入了全國20強。超級女聲創造了一個時代,人們認識到原來明星不一定非得是科班出身,也可以是來自草根。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尚雯婕......這些名字家喻戶曉。李宇春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張靚穎登上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節目。 佑方說,在大陸,普通的女孩也可以發光。個人被看見,有夢想就會不平凡。她們成為了一個符號,是我們的嚮往。為了實現夢想,佑方走上舞臺,自我挑戰。沒有經過音樂的專門學習與訓練,面對那麼多強大的對手,她清楚自己的優勢。佑方說,「在音域上,我屬於中低音,為了搭配曲風只能選擇男聲高音的歌曲。在個性上,我從小就是個人來瘋,好動、調皮,很多人稱呼我為假小子。這是我與眾不同的部分,所以,我選擇了中性風格的造型,以及舞臺表現,包括快歌、勁舞」。一路走來,佑方感謝時代給予的包容,讓在那個年代不同類型的人都有成功的機會。2009年,Rap曲風在大陸還未流行,但評委和場外觀眾對她的「說」唱開放又欣賞,「唯一同中求異的就是你,在風格上:說得很多,唱得很少,跳得很凶,錯得很少」。「評委和場外觀眾不僅是對音樂本身的理解與包容,更是對命運不低頭的我們的支持。如《孤勇者》在耳邊,『愛你孤身走暗巷,愛你不跪的模樣,愛你對峙過絕望,不肯哭一場……你的斑駁,與眾不同』。」佑方的感慨,真誠而有力。大陸的變化日新月異,個人也能在有限的世界裡創造無限的可能。如今,經歷舞臺的聚焦之後,她更願意做生活的體驗者,組建了自己的運營團隊,進行幕後的音樂製作、音樂教學、影片運營。在臺灣,她成為了弟弟妹妹們的偶像,他們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人生。佑方的專業是經濟管理,本準備大學畢業後回臺灣幫父母料理生意,這次比賽,改變了她的人生航向——在大陸做音樂。「我是老天眷顧的孩子,總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有『貴人』相助。」佑方回憶起過往的點點滴滴,「在學習音樂基礎的時候,音樂專業論壇和貼吧前輩對我進行各種指導,包括需要學習什麼、跟著誰學、哪裡可以學,我慢慢摸索出一條自己可以走的路。我會根據網上點評選擇合適的老師,跟著網上的教程,自己鑽研,自己練習。很長一段時間,我每天從下午一點鐘練到五點鐘,嗓子啞了才停止」。對佑方而言,朋友是她搏擊海浪時的一葉扁舟,登高遠眺時的一架雲梯。當佑方在做音基訓練時,他們會逐一聽每一個音符,通過對發聲、咬字、氣息的指導,佑方感受到朋友的支持,這種支持是她一生的財富,更是她以後獨自前行的勇氣。 佑方的粉絲「西柚」,不但關心佑方的音樂,也時刻關心她的生活。佑方說,「有這麼多人喜歡,我需要做更好的自己,我去探索更多的未知,看看聚光燈後面是什麼」。她力求全方位來理解音樂,理解音樂背後的故事,她開始學習音樂監棚與音樂製作,比如各種樂器如何搭配才能呈現更好的視覺聽覺效果,與歌手溝通如何體會創作者的意圖,更好詮釋歌曲的精神內涵等等。在北京生活了7年,佑方說,北京是一個藏龍臥虎之地,這裡有很多深藏不露的藝術家,可能他不修邊幅,隨意放鬆,但當他聽到你的音樂,立馬能點出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最重要的是他們對生活、對藝術的態度,如此平靜與淡然,做音樂就如同品一壺茶,雲淡風輕。腳踏實地與仰望星空都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讓佑方更多地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娛樂行業進入了黃金時期。但隨著島內經濟發展放緩,娛樂行業逐步式微。大陸娛樂業,包括音樂、音樂人、電影、電視劇、綜藝市場規模等已經遠遠超過了港臺地區,在國際上越來越有影響力。身在其中,佑方深有體會。佑方說,臺灣的綜藝節目一般是微場景、小製作,在物質投入都不高的情況下,臺灣是有優勢的,但是隨著大陸娛樂市場的崛起,資金永遠是最重要的投入之一,這關乎品質。從《超級女聲》《快樂女聲》《奔跑吧,兄弟》到《乘風破浪的姐姐》《大偵探》,一個場景的投資可能都要上億,這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援。這在臺灣很難做到,臺灣、香港的藝人也在轉向大陸市場。經濟高速發展後,精神的需求就變得很重要。這就是藝術發展的原動力。從舞臺美術來看,大陸的綜藝品質越來越高,製作精良,娛樂性、觀賞性與專業性都達到了頂級水準。在藝術形式方面,多元化、豐富化,以前只聽流行,現在民謠、搖滾、迷幻都越來越被大眾接受,社會的接受度與包容度越來越高了。2019年,大陸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影片火遍全球。在那些爆款影片中,背景音樂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佑方和夥伴想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將音樂由舞臺延展到網路。他們開始組建團隊,進行影片平臺運營的一系列工作。佑方說,未來,科技在助力內容創新和製作水準上的作用越來越大,每一個參與者都要適應這種變化,重新定位自己。大浪淘沙的時代,佑方也恐慌過、迷茫過,那段時間她特別思念在臺灣的媽媽,但最終還是選擇留下來。這裡有廣闊的市場、更多的機會。很多大師,不僅在專業上,也在內在修為上給她精神上的滋養。跟著優秀的人,找到自己的光。 藝術是心靈的光,照亮思想的塵埃。看似無心插柳之舉,讓佑方走上音樂之路,但佑方卻說,即使不走音樂之路,也會走諸如繪畫、舞蹈之類的藝術之路。因為爺爺奶奶的影響,她小時候就能細膩覺察到人的內心。佑方的爺爺祖籍安徽,奶奶祖籍湖北,當年是坐最後一班船到達臺灣。在臺灣,他們日夜思念大陸,想回家。隨著兩岸開放往來,他們回到了安徽定居。佑方也隨著爺爺奶奶來到了大陸,只有十多歲的孩子,特別想爸爸媽媽,然後又回到了臺灣。那時候,佑方很渴望爺爺奶奶也能夠回臺灣,但爺爺說,葉落歸根人老還鄉,是炎黃子孫的夙願。也希望家人能經常回來,找到自己的根。中學時候,爸爸把佑方再次送到爺爺奶奶身邊。在佑方的記憶中,安徽的那些年是爺爺奶奶最開心的時刻,每逢假期都會到農村去看望九十幾歲的太奶奶。去多了,村頭的幾條狗看到他們,都會老遠跑過來搖尾巴。佑方的姑姑是著名的設計師,在很多國家工作過,最後來到了香港、上海,直到爺爺奶奶離世,才回到臺灣。身患癌症的爸爸,在安徽最好的醫院度過了最後的時光,平靜安詳地離開了。他們都在踐行「回家」的心願。爸爸是家裡的長子,作為爸爸的第一個孩子,佑方被寄予了更深的希望。很小的時候,奶奶會讓她背三字經、二十字箴言,給她講忠烈故事。教之以愛,育之以禮,啟之以智,導之以行,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她心間。就是這種情愫,讓她在親人不在時獨自留了下來,一住就是二十多年。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豐富,她越來越感受到,家是愛的起點。爺爺奶奶以深沉之愛回到大陸,以忠孝仁義之愛教養後輩,讓他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正氣藏於胸。臺灣音樂,無論是《龍的傳人》還是《青花瓷》,每一部作品都有中華文化的印記,兩岸割捨不斷的血脈之情,悠遠流長。清明時節,馬英九先生來到大陸,除了返鄉祭祖之外,帶領臺灣學生重溫歷史、與大陸青年面對面交流。很多臺灣學生是第一次來到大陸,但與大陸青年之間很快攀談起來,場面熱烈、感人。臺灣青年說:中秋節,我們都吃月餅;小時候,我們都背誦朱子格言;長大後,我們都讀金庸。中華文化已內化在我們的喜怒哀樂中,塑造我們共同的交往方式。如今,大陸樂壇已成為華語流行樂最大的市場,很多臺灣音樂人早已來到大陸發展,無論從事創作還是教學,都與大陸音樂界實現了深度融合。臺灣知名作詞人、華納音樂製作部資深總監易家揚也曾經說過,一首好歌多年傳唱不絕自有原因,比如詞曲搭配得好,訴諸人類的共同情感等。如今大陸新媒體平臺發展迅速、綜藝節目影響力越來越廣,能讓更多人與好歌相遇。佑方說,在大陸生活了20多年,深刻體會到兩岸雖然有共同的血緣和文化,但島內還有很多民眾對大陸並不真正瞭解,所以兩岸需要更多的交流融合,相互取長補短,努力將中華文化傳播、弘揚,在世界舞臺唱出中華兒女最強音。

〔各地風情〕

內蒙古烏蘭察布:蓑羽鶴棲息覓食近日,在內蒙古商都北部的草地上,大批遷徙中的蓑羽鶴在這裡停留覓食。近年來,通過濕地保護專案實施,烏蘭察布市濕地區域的野生動物、鳥類棲息環境明顯改善,鳥類、野生動物種類數量明顯增加,區域生物多樣性有效提升,濕地生態功能日益凸顯。邢景平攝江西鉛山:民族運動會趣味十足 9月23日,上饒市第一屆民族趣味運動會暨鉛山縣民族鄉村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篁碧佘族鄉舉行。本次活動以「桐江信水育石榴 共富共樂新鉛山」為主題,舉辦了跳長繩比賽、板鞋競速、定點拋秧、獨輪車運糧、抗旱提水等趣味運動項目。丁銘華攝湖北保康:萌娃做月餅 喜迎中秋節 9月25日,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縣直機關第二幼稚園開展「學做月餅迎中秋」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製作月餅,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喜迎中秋佳節。楊韜攝廣西梧州:田間地頭秋種忙 9月23日,廣西梧州市龍圩區新地鎮富回村農民在種植秋季荷蘭豆。今年秋分節氣過後,在梧州市農村田間地頭、產業基地,秋種忙碌的身影處處可見,當地農民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於技」戰略,實現「一地雙贏」。顏桂海攝

百名在閩台胞話中秋:共敘兩岸情

〔本報特約記者 林榕生報導〕23日晚,來自福建省寧德市台協會、福州市台協會、平潭台協會、福清市台協會的100餘名在閩台胞,相聚在寧德市參加大閩東台協首屆中秋聯誼會暨寧德市台協會中秋晚會,共敘兩岸情。甯德市台協會會長侯嘉毅說,日前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這次活動增添了重要意義。「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福州市台協會會長蔣佩琪稱,《意見》的出台令人振奮,相信在這麼利好的條件下,在大陸的台商台企們一定會更上一層樓,事業更加蓬勃發展。與台灣一水相連的寧德,近年來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落實台胞同等待遇,切實維護台商台胞的合法權益,推動更多台胞前來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截至目前,寧德共有台資企業119家,總投資15.3億美元,涉及冶金、電機、石材、食品加工、農業養殖、茶葉、花卉等產業。甯德市台港澳辦負責人表示,期望大家在繼續深耕寧德、做大做強的同時,一如既往做好寧(德)台(灣)兩地交流合作的橋樑紐帶,讓更多的台商台胞來甯德投資興業、觀光旅遊;市台港澳辦將用心用情為台商台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為大家在寧德投資、創業、生活營造良好的氛圍。

海內外人士齊聚「關公故里」山西運城祭拜關公

〔本報特約記者 楊傑英 楊佩佩報導〕擊鼓鳴鐘、敬獻花籃、恭讀祭文……9月23日,「關公故里」山西運城舉辦癸卯年社會各界民間團體祭拜關公大典。來自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以及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國家的150餘座關廟機構代表,各地關公文化研究專家學者、關氏後裔、關公信眾等千餘人參加活動。運城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是關公文化的發源地。這裡有全國占地面積最大的關帝廟——解州關帝廟和全世界唯一的關帝家廟,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的信徒和關氏後裔前來。「關公在海外華人世界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馬來西亞晉商總會會長趙元瑋表示,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故事流傳。關公文化中的「忠、義、仁、勇、禮、智、信」內涵在全球華人中有著廣泛的價值共鳴。作為山西人,一定會當好關公文化的傳播者,讓更多人瞭解關公精神。台灣信眾吳志文每年都會到運城參加祭拜關公大典,至今已有20多年。「在台灣有很多這樣的關帝廟,我家就住在關帝廟旁邊。我們從小就拜關公,主要是因為他的忠義精神。」吳志文表示,近年來兩岸關公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希望通過關公文化旅遊節這樣的活動加強交流、加深友誼。來自越南的陳氏楓是第一次參加祭拜關公大典。「關公故里」的歷史遺跡和文化底蘊,令她印象深刻。她告訴記者,越南有許多關帝廟,大多數越南人知道關公忠義,希望可以更好地弘揚關公文化。從2019年開始,由解州關帝祖廟和關公文化研究院發起,面向全球開展「關公文化交流基地」共建活動,目前已在全球範圍內共建「關公文化交流基地」39家。大典開始前,中國12家「關公文化交流基地」上演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