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見影

大陸開展2023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活動

〔本報綜合報導〕2023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以下簡稱「網安周」)於9月11日至17日在大陸開展。今年的網安周以「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為主題,深入宣傳《網路安全法》《資料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重要法律法規、政策檔、國家標準,通過論壇、研討、展覽、競賽等形式,黨政機關、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群眾等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網路安全宣傳活動,全面營造全社會共築網路安全防線的濃厚氛圍。今年網安周期間,除開幕式外,還陸續舉辦網路安全博覽會、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網路安全微影片徵集,以及主題日、進基層等活動。

台籍教師在安徽:山水城中享文化之美

〔本報特約記者 儲瑋瑋 張俊報導〕「池州有地方特色的儺戲文化和詩歌文化,整座城市被山水包圍,是一座具有美麗詩意的文化城市。」安徽池州學院台籍教師沈孟湄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說。安徽省池州市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有著「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特色風貌,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級園林城市。在沈孟湄看來,「一城山水滿城詩」的城市意境是吸引台灣教師過來的重要原因。沈孟湄是台灣南投縣人,她常用「城市公園」形容家鄉。2019年,她到池州學院擔任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這裡跟我的老家很像,滿眼綠色,是我一直嚮往的生活環境。」池州學院不遠處,是齊山·平天湖景區,沈孟湄閒暇時最愛來。詩人李白曾在《秋浦歌十七首》中寫道:「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岳飛也在《池州翠微亭》中感慨:「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沈孟湄說:「我會環湖騎行,偶爾尋著小路探一探,在一草一木中感受自然之美。」作為傳媒專業教師,沈孟湄認為,現代人能夠即時地感知、認識、理解某個城市,掌握該城市文化的面貌,主要是通過媒體。所以,媒體如何傳播這些城市文化內容,是她研究的重點。日常,她會通過拍攝風光視頻、研究地方戲曲文化等豐富研究內容。沈孟湄強調與學生互動,課程中會設計「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等內容,不限於課本,也可以是生活、理想多個維度。「師生之間更像是朋友,教學相長,老師是那位『友直友諒友多聞』的朋友。」「講好中國故事」是沈孟湄培養學生的目標。她認為,中國故事包含文化、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要講好中國故事,最核心的是需要人生信仰,要展現中國自信、中國理想與中國智慧。近年來,池州學院開展了台灣教師引進工作,高峰期有十餘位台灣教師在校任教。截至目前,安徽有39所高校與台灣42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台籍教師林葆青是池州學院商學院教授,來大陸已有5年。回憶初次進校園,徽派建築讓她印象深刻。「白牆青瓦馬頭牆,成語匾牌的樓名很有特色。」來池州的第一年,林葆青便去了九華山。歷史上,九華山是文壇大儒吟誦千古絕唱、丹青巨匠揮毫潑墨之地。九華山現存文物2000多件,歷代名人的詩詞歌賦500多篇,書院、書堂遺址20多處。「九華山文化底蘊深厚,在台灣也很有名。」5年來,林葆青「打卡」了眾多池州周邊的文化景點,也到長沙、武漢等城市旅遊。今年暑假,她還邀請家人來大陸遊玩,化身「導遊」帶他們參觀「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池州杏花村,去黃山宏村體驗徽州文化,去「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江西廬山感受清涼。「兩岸一家親,想讓更多的人來大陸走一走、看一看。」林葆青認為,兩岸無論在教育還是文化上都應多交流互動,融合互鑒。眼下,大陸電商發展快速,自己也在學習跨境電商運營相關領域知識、短視頻拍攝與製作等,希望能將所學應用於課堂的教學上,順應時代的發展。

浙江舟山:海島民宿助力共同富裕

近年來,浙江舟山白沙島把民宿經濟作為突破口,大力發展海島休閒旅遊,通過政策引領,盤活島上閒置農房,將遊客的「流量」變為「留量」,同時,不斷豐富多元業態,提升服務品質,吸引遊客紛紛前來,也讓當地居民靠旅遊有了更多收入。截止目前,白沙島有民宿30家,床位近500張,2023年1月至8月,遊客達到5.79萬人次,累計收入3475.15萬元人民幣。白沙島位於普陀區東部海域,陸地面積2.88平方公里,轄三個自然村,總人口2694人,總戶數747戶,是以漁為主的純漁鄉。西北雨海天佛國普陀山隔海相望,與洛迦山一水之隔,西於朱家尖相距2.2千米。白沙島海釣基地的位置位於白沙區域內,主要範圍包括白沙本島及周邊25個無名島嶼和他們周圍的海域,其中以白沙本島和以距白沙7千米和13千米的里、外洋鞍島及周圍的海域為主。

草原藏族生活的胸懷:敬天、敬地、敬人

■ 映丞 甘肅省也是中國西北地區的藏族人民的主要居住地之一。甘肅藏族人民的生活特色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與其他藏族地區相似,但也受到了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影響,具有獨特性。以下是一些關於甘肅藏族人民的生活特色和文化:宗教信仰:藏族人民主要信仰藏傳佛教,他們通常在寺廟中參加宗教儀式和活動。甘肅有許多重要的佛教寺廟,如拉卜楞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塔公寺,這些寺廟是宗教和文化中心,吸引著大量的信徒和遊客。傳統服飾:藏族人民的傳統服飾在設計和裝飾方面非常精緻。男性通常穿著藏袍,女性則穿著長袍和飾以精美的刺繡。他們也常戴藏族特有的頭飾,如頭巾或花帽。牧業生活:甘肅藏族地區的地理環境主要是高山、草原和荒漠,因此牧業是當地人民的主要經濟活動。他們飼養牛、羊和馬等牲畜,並以放牧為生。牛羊肉是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並以酥油茶等高能量食品為主要飲食。藏族節慶:藏族人民慶祝許多重要的節慶,如藏曆新年(洛東節)、葡萄祭和大蓮花節等。這些節慶通常包括宗教儀式、傳統舞蹈、歌唱和各種文化表演。節慶活動也是社區聚會和文化傳承的場所。藝術和工藝品:藏族人民以其獨特的藝術和工藝品而著稱,如唐卡(繪畫藝術)、銅器、經幡和藏毯。這些藝術品常常反映了佛教的主題,並在文化傳承和宗教儀式中起著重要作用。語言:藏族人民通常使用藏語,其中甘肅藏族地區的藏語方言也有一定差異。此外,他們也學習漢語,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甘肅藏族人民的生活特色和文化受到藏傳佛教的影響,同時也受到牧業生活和地理環境的塑造。他們以宗教信仰、傳統服飾、節慶慶典、藝術和工藝品等方面的豐富文化元素而著稱,這些元素構成了他們獨特的文化身份。大陸對藏族地區的新政策旨在改善當地藏族人民的生活條件,幫助他們脫離貧困,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政府致力於加強藏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這包括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和通信網絡,促進產業多樣化,鼓勵農牧業現代化,以及推動旅遊業等發展。政府重視教育的普及和質量提升,特別是在藏族地區。他們提供經濟援助,以確保更多的藏族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此外,政府也支持藏語文化的傳承,以保護和促進當地的語言和文化。另外實施了一系列減貧政策,特別針對貧困地區,包括藏族地區。這些政策包括提供金融支持、培訓技能、發展農業和畜牧業、改善基礎設施,以及提供就業機會,幫助貧困家庭改善生計。政府為了加強了對藏族地區的醫療保健服務的投資,提高醫療設施的水平和可及性。他們還推出了醫療保險和醫療援助計劃,以幫助藏族人民應對醫療費用方面的困難。政府關注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特別是在高原地區。他們實行生態保護政策,禁止過度放牧和砍伐樹木,以保護當地的生態系統,同時也為藏族人民提供了可持續的生計方式。這些政策和措施旨在提高藏族地區的整體發展水平,減少貧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尊重和保護藏族文化和傳統價值觀。然而,實施這些政策仍然需要長期的努力和投入,以確保可持續的改善。

甘肅甘南:鄉村振興的嶄新一頁

■ 映丞 在風景如詩如畫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場鄉村振興的壯闊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這個位於高山與草原之間的地區,曾經默默隱藏於歷史的迷霧之中,然而,如今,它正以嶄新的面貌為世人繪制出一幅充滿希望的美麗圖景。千年的歷史在這裡靜靜沉澱,昔日的唐蕃古道、絲綢之路與茶馬貿易的輝煌交匯,格薩爾賽馬的英勇傳說在這片土地上延燒。黃河、長江分別由東西兩側綿延而過,凝聚著這片土地的璀璨文明。然而,百年間,沙漠化與草原退化等威脅逐漸凸顯,曾一度使這片土地的美麗面紗籠罩在一片沉寂之下。然而,甘南的人民並未屈服,他們攜手奮鬥,踏上實現全面小康的征程,克服貧困,掀開鄉村振興的新篇章。瑪曲縣的沙漠化草原綜合治理,宛如大地的守護者,創造了一道綠色的屏障。在卓瑪加布等人的帶領下,沙漠化逐步得到遏制,湖泊恢復了昔日的風采,生態功能區的水源涵養作用得到加強。而舟曲縣則歷經特大山洪泥石流的嚴峻考驗,然而在災難的磨礪下,它堅韌地站了起來。通過產業扶貧的探索,舟曲縣實現了從深度貧困到幸福致富的跨越。多元的扶持模式,如種植業和旅遊業的融合,為村民們開辟了一條通向繁榮的康莊大道。在政府的精準扶貸幫助下,創辦了藏家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脫貧的生動見證。這些努力和奮鬥,彰顯了甘南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環境革命,使甘南實現了「全域無垃圾」的目標,生態環境得到了有力的保護和恢復,鄉村變得更美,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在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民族的多元文化融合,生態的美麗蓬勃。從傳統的農家樂、藏家樂,到如今的產業發展,甘南的鄉村正在綻放著新的生機。甘南,這片擁有深厚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土地,正逐步走向更加繁榮的未來。隨著全域旅遊無垃圾的品牌建設,以及多元的產業發展,甘南將成為一個令人讚嘆的旅遊勝地,也將帶動更多農民致富,實現更美好的生活。在這個壯麗的風景中,我們看到了甘南人民的奮鬥和堅持,看到了他們的希望和未來。甘南的鄉村振興,如同這片土地一樣,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我們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甘南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这也證明了,只要人民的意志堅強,振興鄉村,開創美好的明天,定能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