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見影

穿行在恩施(組詩)

■肖雪濤 作者簡介:安徽無為人,現定居北京。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銅陵市作協會員、國家職業經理人。作品散見《銅陵日報》《寶雞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揚子晚報》《山西科技報》《江蘇經濟報》《山東商報》《詩歌月刊》《星星.詩刊》《鴨綠江》 《黃河》《奔流》《參花》《雨露風》《遼河》《長江叢刊》《今古傳奇》《江河文學》《青春.漢風》《特區文學》《三角洲》《青年文學家》等100餘家報刊。有作品入選《2021年度優秀詩歌選》《中國優秀詩歌2022》《中國作家詩人風采日曆》等選集。 地心谷巴鹽古道,敞開懷抱。旅客如魚遊入二億年前的岩溶嶂谷——地心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一幅地質奇觀圖比如: 回歸潭、地心暗河又比如:巴岩洞、畔山神畫 影子,在流水中倒立、晃蕩流水,自上而下像位男高音歌唱家牧羊女,自顧自地趕著她的羊彷彿沒聽到流水的呼喊 地心谷,雕刻了億萬年石,捧出億萬年水一條幽靜、神秘的鹽道彷彿牽著山裡人苦難歲月隱藏在大山深處暴露出先輩足印與傳說(2023年7月6日寫於恩施,8月1日改於北京) 棱布埡石林對話沉默46億年的石頭一座搬不走的石林長不出一副會飛的翅膀只能孤獨地困守在鄂西南邊陲,萬古如斯 原本是一塊愛情聖地卻隱藏著如詩、如畫般的仙境。我走進你曲徑通幽、波浪般起伏的夢 穿過蓮花閣,鑽出一線天每抬高一個台階背上又增加一層雨水疼痛,是兩條不停挪動的腿它們一邊發布抖音,一邊攀上對歌台彷彿聽到土家兒女對山歌、訴衷情 告別儺婆,跨出石林把一滴滴雨水寫進歷史,留給梭布埡帶走的,是晃蕩在腦海裡千奇百態的造型(2023年7月3日寫於恩施,8月1日改於北京) 一柱香一柱香,宛如一根標杆孤獨地矗立在峽谷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引來多少人的仰慕 汗水感動億萬年的賜予它不知疲憊地佇立如定海神針成為大峽谷的「鎮谷之寶」等待讀懂它的人 我在尋找一處方位,注視它:假如你真是「一柱香」我祈求你——護佑天下黎民安康(2023年7月4日寫於恩施,8月1日改於北京) 蝴蝶崖江漢平原。沒留住這隻飛離的蝴蝶。萬畝油菜花在風中搖晃,失戀。或許,失去另一方,獨自出走迷戀清江幽靜。落戶武陵山脈 清江,像一塊磁鐵吸附了蝴蝶成為一道挖人眼球的景點遊輪滑過江面,劃開清江安靜的綠夢。夢,總有碎的時候但蝴蝶崖的蝴蝶夢,打不破、砸不碎 汽笛呼喊一聲貼在崖上的蝴蝶就會張開雙翅,煽動五百里江風(2023年7月3日寫於恩施,8月1日改於北京) 峽谷棧道貼著陡峭山壁,懸掛空中像一條腰帶,纏著山腰繞過一山又一山把萬丈恐懼,踩在腳底 走上棧道,就像踏上小橋給人——騰雲駕霧的虛幻遠眺:千里沃土,萬畝良田眼底:鋪展一幅江山如畫(2023年7月5日寫於恩施,8月1日改於北京)

秋味悠長(外一篇)

■方華 鄉人進城,給我帶來一大玻璃瓶鹹菜。細審瓶內,一節節綠茵茵的杆兒,揀幾根放進嘴裡,細嚼之,嘎嘣脆,有一股淡淡的泥土的醇香。原來,是菱角菜兒。品著菱角菜,有一股鄉情便從心頭湧起。少時在鄉下,村前村後各有一口大水塘,村後的水塘種荷,村前的水塘養菱。夏天,菱秧兒一片一片地浮出水面,開出許多白色的小花,像繁星一般點綴在菱葉間。菱是塘中自生的,結出的菱角兒小而硬。剛入秋,那些還未完全成熟的菱角,就幾乎被我們一幫伢子邊玩水邊採吃盡。這時,母親就和幾位婦女將成片的菱秧兒勾到塘邊,掐下葉片下的一截,用竹籃盛著,在塘中洗淨,回家醃在壇中,成為佐餐下飯的小菜。塘邊還生有一種叫芋艿的植物,在我們鄉下叫作「芋仔」,一片片盾牌似的葉兒舉在頭頂。剛進城時,頭一回在人家看到盆中栽著滴水觀音,還疑惑怎麼將「芋仔」養在家裡呢。芋艿生在淺水,站在塘埂,雙手抓住葉下的幾根莖稈,用力一拔,就帶出下面根狀的果實——真正的芋仔兒。洗淨剝皮,白生生的芋仔肉兒吃在嘴裡,脆甜中帶有一點澀味。往往是用衣襟兜著,回家讓母親或蒸或煮,熟了的芋仔板板面面的,或裝在口袋或放在小小的書包裡,是那時鄉下孩子鍾愛的零食。秋漸深時,村中的一群伢子就喜歡去村後的水塘。那裡,蓮葉將萎未枯,雖不是「接天蓮葉無窮碧」,卻也是一池墨綠;沒有「映日荷花別樣紅」,卻仍有零星的幾朵或粉或白的點綴。鄉下伢子,哪裡懂得欣賞荷之風光,感興趣的,是那密密蓮葉間一稈稈高舉的蓮蓬。塘邊的蓮蓬是早就被饞嘴的摘光了。有不怕水涼的,趁大人不注意,就光腚撲騰到塘中,做賊似地慌慌折了幾個蓮蓬,來不及將身上的泥水洗淨,就與塘邊接應的小夥伴兒,一溜煙地奔向田野,在將黃未熟的稻叢中掰開蓮蓬,分享蓮子。有性急的連蓮芯也不及去除,蓮子的甜潤與蓮芯的苦澀混在嘴裡,卻也嚼得有滋有味。若有水性好的,鑽入塘底,在軟軟的泥中摳得一兩節白藕,那算是一頓大餐了。荷塘中,還有一種葉子浮在水面,與蓮很像,葉面上卻起著褶皺的植物。它開的花也類似於荷,只是比荷小了許多,花托圓鼓鼓的,遠看,像一隻頂著碩大冠子的雞頭。這可能就是鄉下稱它為雞頭果的由來吧?「冠」落後,「雞頭」越來越大,外面長滿毛刺,又像一隻只袖珍的刺蝟。撥開「刺蝟」的皮,裡面可見一粒粒大小不一的果籽。果籽還有一層較硬的殼,裡面才是少得可憐的一點解饞的「肉」。那時生活貧乏,這澀澀的吃不到什麼玩意的小果兒,也成了孩子們秋天裡的奢望。一次,朋友破費請吃野味,一碗湯羹中有一粒粒白圓珠兒,開始以為是小湯圓,吃到口中感覺不對,朋友見我疑惑的表情,告知,這是芡實。芡實?不就是我兒時吃的「雞頭果」嗎?真是久違了。久違了,那些悠長的秋味,秋味裡的鄉情。白露,草尖上的鄉愁二十四節氣裡,特別喜歡白露。不是因為天氣終於涼爽,度過了難熬的夏天;也不是因為白露這兩個字多麼富有詩意。而是因為,又可以從那城外的草尖葉片上,看到晶瑩剔透的露珠了。四季輪回,年年白露至。可住在鋼筋水泥城堡裡的人,實在難以在道邊的綠化帶上尋覓到那小小的精靈。至於露水濕履、花香泅袂的情景,恍如在久遠的記憶裡。「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一天,一位老人領著他的孫子來到河邊,孩子問:「爺爺,河在哪裡?」老人望著逼仄得似一條水溝般的細流,啞然失言。這就是他孩童時水中采菱、岸邊捉螺的河嗎?這就是女人們浣衣淘米、男人們蕩舟撒網的河嗎?那天也從一條小河邊走過,童年時曾在此河中戲水,還曾「偷吃」過小河兩岸菜田裡掛著露水的黃瓜番茄。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小河早被圈進城中,兩岸已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雖然河兩岸植樹養花、鋪草造景,但河面上垃圾雜物漂浮,河水發出的陣陣腥臭,令人掩鼻。而一家恐比我年齡還大的自來水廠的取水口仍伸入河中,泵機的聲響隱隱入耳。難怪今天有純淨水礦泉水營養水等各種水飲品紛呈上市,大行其道自有其因啊。但要感謝自來水,從擰開的水龍頭下,那過手的溫潤清爽或徹骨寒意,讓我們知道了城外季節的變化,留一份花紅柳綠、草長鶯飛的嚮往與想像。「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中如此美妙心動的場景,怕也經不住幾千年時光的消磨與剪輯,露遁霜匿,伊人惆悵。圍湖建墅,開埂為田,劈山建廠,伐木為屋,人類到處留下自己的意志,忘記了在汗水與眼淚外,還有一滴晶瑩的水珠叫露。「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如果太白先生站在霓虹斑駁的臺階,聽著喧囂繁雜的市聲,他還會把床頭的月光疑作地上的霜露,寫下那千古的絕句嗎?即便你在夜色闌珊中回家,鞋面或者褲腳被泅濕,那也絕不是草尖上的凝露,而是商家潑在大街上的一盆污水。「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難道杜甫在千年前就明瞭現代人的心思,把一滴晶亮的思戀寄託在那遙遠的故鄉?露,天地之聚,自然之凝,在那萬木蔥蘢的山野,在那草繁葉茂的大地,它們依然為我們守候著一份純淨、一份純潔、一份情懷、一份感動。好在綠水青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隨著那綠色如潮水般的漫延,讓我們重享「白露濕花時」的美好。白露過後秋漸濃,在天高雲淡、風清氣朗的日子裡,讓我們放足原野,看「鴻雁來、玄鳥歸」,撫摸一片潮濕的鄉情,啜飲一滴草尖上的月光。

北京地壇書市重啟 40餘萬種精品圖書展示展銷

(訊息)「我與地壇」北京書市將於9月8日至18日在地壇公園舉辦。本屆書市展場總面積1.5萬平方米,設置8大專區350個展棚,208家參展商集中展示展銷40餘萬種精品圖書,創歷史新高。地壇書市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 2013年後,書市改在朝陽公園舉辦。為滿足廣大市民文化需求,北京市委宣傳部決定重啟地壇書市,作為2023北京文化論壇配套活動,進一步擴大北京書市影響力。本屆書市為期11天,貫穿北京文化論壇。展場總面積1.5萬平方米,推出閱讀互動活動、閱讀推廣活動、簽售活動、線上直播活動等近百場,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濃郁氛圍。其中,「北京文化展區」將結合地壇歷史和文化底蘊展現古都文化,重點展示展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圖書、古籍圖書。全方位展示非遺文化相關內容,如燕京八絕、老北京風車、糖人、糖畫等傳統技藝和產品,滿足市民非遺體驗之樂;「名社展銷區」匯聚中國出版集團、中信出版集團及北京出版集團、江蘇鳳凰、四川文軒、浙江聯合、上海世紀等知名出版集團共百餘家出版單位,集中展銷近年來推出的一大批精品力作、新書以及各類獲獎圖書,並開展一系列閱讀活動。「兒童閱讀展銷區」將組織重點童書出版社,集中展銷兒童繪本、青少年讀物等精品圖書以及益智玩具、趣味文創等產品,並特別設置經典誦讀區、益智娛樂區和皮影互動區;「實體書店展銷區」將匯聚中國書店、中信書店、故宮書店、北京三聯韜奮書店、涵芬樓、鍾書閣、PAGEONE等大批有影響力的特色書店、示範書店和最美書店。本屆書市將創辦「地壇文化講堂」品牌,邀請陳鐳等史鐵生先生的好友,與劉一達、李建平、崔岱遠、侯磊等名家和新銳,與讀者一起分享史鐵生先生的作品、經歷、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品味北京悠久歷史文化。書市期間,還將在周末開展「一日一主題」系列活動,分別推出十月文學月、京味文化、青少年閱讀成長和線上平台4個主題日閱讀文化活動,眾多著名作家將到場。

一尊清水祖師 牽動兩岸情緣

〔本報特約記者 張錦川報導〕「踏上這片故鄉的土地,我無法用語言形容內心的喜悅。」近日,回安溪清水岩進香參拜的台北市安溪同鄉會會長蔡育仁激動地說。與蔡育仁有同樣感受的台灣信眾不在少數。在安溪,有一座山峰,它海拔不過700餘米,卻是億萬信眾心中的聖地,它就是全球近2000座清水祖師廟的祖庭、清水祖師文化的發祥地清水岩。清水岩為清水祖師創建。清水祖師生於北宋年間,俗姓陳,六歲出家,法名「普足」。一生行善弘法、利物濟人,其居岩十九載,修橋造路、祈雨驅災、行醫濟困、廣植禪林,大德善舉,受到百姓愛戴。西元1101年,普足禪師圓寂後,百姓念其功德,塑像奉祀,尊稱其為「清水祖師」。伴隨著鄭成功收復台灣、閩人外遷,清水祖師信俗遍及台港澳地區,以及世界20多個國家。「佛是祖師,我先人已稱弟子;岩乃清水,此淡地好溯源流。」台北淡水祖師廟的這副楹聯,道出清水祖師在海峽兩岸的源流關係。台灣島內有清水祖師廟500多座,其信眾1000多萬人,影響力巨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安溪籍台胞約有248萬多人,占台灣人口的十分之一。每年回到安溪清水岩祖庭進香朝拜的台灣信眾、遊客達10多萬人次。行走台灣,從南到北,自西至東,林立的寺廟中,總有清水祖師廟的身影,虔誠的香火寄託著無數華夏兒女的鄉愁。據考證,台南四鯤鯓龍山寺與彰化新興宮是島內歷史最為悠久的清水祖師廟,可追溯至西元1647至1661年,是安溪早期移民墾台的見證。而被稱為大台北地區三大祖師廟之一的三峽長福岩清水祖師廟更有著「東方藝術殿堂」之美譽。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安溪縣以祖庭為基地、以文化為紐帶、以活動為載體,積極推動兩岸清水祖師文化交流。清水岩先後被列為首批涉台文物保護工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清水祖師信俗被確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岸清水祖師文化交流熱絡,台灣各地的清水祖師信眾紛紛來祖庭謁祖進香。以清水祖師文化為紐帶,兩岸信眾交流不斷。1999年和2010年,清水岩兩次組織清水祖師金身赴台巡香,成為閩台宗教文化交流的盛事。2014年,海峽兩岸清水祖師文化節暨首屆世界(安溪)清水祖師文化聯誼會舉辦,兩岸及世界各地專家學者、信眾代表近2000人會聚安溪參加活動。2016年,第八屆海峽論壇·千年清水祖師兩岸信眾敘緣交流會舉行,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和信眾就清水祖師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展開熱烈研討。2018年,清水祖師「謁祖敘緣」文化交流活動得到台灣信眾的積極回應,島內20座分爐400多名信眾代表回祖庭謁祖敘緣……此外,海峽兩岸對清水祖師信俗的研究日益深入,舉辦了閩台清水祖師文化學術研討會,編輯出版了《閩台清水祖師文化研究文集》等研究成果,先後在台灣設立清水岩駐台辦事處、成立台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推動清水祖師文化研究向多層次拓展。從單邊到雙向,從文化交流到經貿往來,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已實現了兩岸雙向互動、深化拓展和融合提升。未來,兩岸將攜手共建清水祖師文化園,建設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打造清水岩特色旅遊品牌,進一步推動清水祖師文化發揚光大,為兩岸融合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一尊清水祖師,牽動兩岸情緣。安溪縣有關負責人表示,清水祖師文化是聯結兩岸同胞情感的精神紐帶,安溪將繼續發揮獨特優勢,深化兩岸清水祖師文化交流與合作,努力把安溪清水岩打造成為增進兩岸文化認同、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示範窗口。

甘肅回族人民生活的特色與文化

■ 映丞 甘肅省是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個多民族地區,其中回族是主要的少數民族之一。回族在甘肅的分佈廣泛,他們的生活特色和文化具有獨特性。以下是一些關於甘肅回族人民生活的特色和文化:回族信仰與宗教:大多數甘肅回族人民信仰伊斯蘭教,他們遵循伊斯蘭的教義和儀式。回族人民對宗教非常虔誠,每天都要實行五次禮拜,並遵守伊斯蘭的飲食規範,如不食豬肉和禁酒。清真寺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也是社區生活的中心。傳統飲食:甘肅回族的飲食文化受到伊斯蘭教的飲食規範影響,因此他們不食用豬肉,而且有著獨特的清真飲食傳統。拉麵、羊肉串、羊肉湯和餃子等是他們常見的食物,其中羊肉在他們的飲食中佔據重要地位。傳統服飾:回族人民的傳統服飾在設計和顏色方面具有特色。男性通常穿著長袍和頭巾,而女性則穿著裙子和面紗。這些服飾反映了伊斯蘭教的風格,同時也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藝術和文學:甘肅回族人民有著豐富的文學和藝術傳統。他們以詩詞、音樂和舞蹈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文化。古代絲路上的文化交流也為他們的文學和藝術帶來了多元化的影響。傳統節慶:回族人民慶祝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日,如開齋節和古爾邦節。這些節日通常包括禮拜、宗教儀式、社區聚會以及分享食物。這些活動有助於保持他們的文化傳統和社區凝聚力。民間工藝:甘肅回族人民還以其獨特的民間工藝著稱,包括地毯織造、陶瓷製作、繡花和木工藝等。這些工藝品常常反映了伊斯蘭教的符號和風格,並在藝術品中展現出來。甘肅回族人民的生活特色和文化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傳承的影響。他們以宗教信仰、傳統飲食、服飾、藝術和文學等方面的獨特文化元素而著稱,這些元素共同塑造了他們獨特的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