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見影

台灣青年跨越海峽學中醫

〔本報特約記者 陳建新 楊程晨報導〕「初出茅廬的新人都會滿懷熱忱地看待事情跟職業,時間久了有時候熱情會逐漸消退。期許自己可以永懷熱忱,然後朝著成為『大醫』的目標邁進。」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本科學生、台灣青年劉沂柔受邀參加於廈門舉辦的第十五屆海峽論壇「衛生與健康分論壇」。她在台上分享了學習中醫的感受及見聞,並留下「懷小醫之熱忱,行大醫之長途」的期許。出生於1995年的劉沂柔來自台灣高雄,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5年前,抱著學習更多醫學知識的想法,她在台灣獲得義守大學護理學本科學位後,來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中醫學。「我在班級裡面算是大姐姐,但是像我這樣的學生也不少,有很多五六十歲的台灣人也來這裡讀。」「台灣人對於中醫、中藥並不陌生,小時候常吃的糖果裡有仙楂糖,夜市中有四神湯,家人也常帶我去巷子口的中藥鋪抓藥材,回來燉補湯。」談及對中醫的興趣,劉沂柔娓娓道來。憧憬中醫藥文化的爸爸也常耳提面命,教育她當醫生能救苦救難,是個很有意義的職業。劉沂柔就讀的中醫學,學制為5年。除了學習《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古籍經典,也要瞭解掌握針灸學、方劑學等各類基礎知識。儘管學業繁重,她在其中也感受到不少樂趣。劉沂柔介紹,古人關於滑脈,有「如盤走珠」一說,她跟同學便拿著盤子和珠子自行模擬,體驗觸感。後來在孕婦手上摸到真正的滑脈時,那一刻會切身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到醫院實習是醫學專業學生完成學業的其中一環。從2022年7月開始,劉沂柔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進行為期1年的實習。在此期間,她參與10個科室的工作實踐,積累了臨床經驗,也收穫不少難忘的經歷。在兩岸都有過生活體驗,劉沂柔對於中醫藥交流也有自己的觀察。她表示,台灣民眾選擇中醫,多出於調理、養生或美容需求;大陸中醫藥的發展運用則更為廣泛多元,即便是日常的感冒發燒,民眾也可以選擇看中醫。兩邊各有特點,「未來可以融合發展」。為進一步精進專業,劉沂柔考取了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研究生,將於今年9月入學。對於接下來的學習,她早早做好了規劃:備考執業醫師資格證、培養獨立看診能力,「爭取在研究生畢業前,可以獨當一面」。再過一段時間,新一批台灣學生也將跨海而來學習中醫,劉沂柔對此很是認可。她說,在大陸學校學習壓力不小,但換來的是知識上的不斷增加。她還建議學弟學妹們閒暇之餘,多出去走走看看,收穫更多不同的體驗。

「兩岸學者面對面」共議閩南文化

〔本報特約記者 付敏報導〕由廈門大學和中華文化學院共同主辦的「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活動第五場9日在廈門舉辦。台灣成功大學名譽教授王三慶與廈門市閩南文化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家組組長陳耕教授以「維繫海內外的共同心聲:從閩南歌謠到歌仔、南音和戲劇」為主題展開對談。王三慶與陳耕深度暢談兩岸民間音樂和戲曲。他們以實物展示,從當代研究新發現談起,介紹素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的南音在兩岸的創造性新發展,深度對談各自對歌仔及歌仔戲的見解,回顧與展望兩岸民間藝術的交流合作歷史、現狀及趨勢,進而談及非遺的保護與傳承議題。王三慶表示,期待通過這次活動,讓大家追溯閩南文化的歷史,更好地認識、傳承閩南文化。「閩南語是漢語的一個支系,語言是一種維繫海峽兩岸情感連接的重要力量。」王三慶說,「不管是歌謠,還是歌仔戲、南音,它們都是閩南語的表現形式。它們從形式到內容,都展現了我們祖先早期的衣食住行的狀態,都是我們的文化根底。」陳耕認為,兩岸戲曲的交流與非遺保護對兩岸民間藝術合作發展的影響深遠。「從閩南語到歌仔戲、南音,這些閩南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中華文化是它們發展的源頭。」陳耕說,「閩南的歌謠,閩南的方言,閩南的戲曲,這些都是維繫兩岸鄉情、親情不可割斷的紐帶。」兩位學者特別強調兩岸民間藝術交流合作的重要價值及現實意義,期待未來兩岸民間藝術交流合作繼續深化,讓中華文化在兩岸融合發展中綻放璀璨光彩。「兩岸學者面對面」系列學術活動由廈門大學與中華文化學院輪流舉辦,邀請大陸和台灣學者就同一議題展開深度對談。本次活動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承辦。

北市天坑又坍 最快13日晚間通車

〔本報綜合報導〕台北市南京西路與貴德街路口8日深夜出現1公尺深的天坑,經緊急灌漿處理,9日晚間開放單向通車,不料距離原天坑3公尺附近路面,10日凌晨又發生塌陷,且範圍更大,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封路完成灌漿後,以透地雷達檢測若沒問題,最快13日晚間通車。台北市政府8日晚間11時49分獲報,指大同區南京西路315號前道路出現長約1.5公尺、寬約1公尺、深度約1公尺的坑洞,隨即派員開挖,初步檢視均無管線破裂狀況,便先行回填復舊,不料工務局10日凌晨緊急通知,西寧北路至環河北路再發現新漏水點,在距離3公尺的南京西路311號前又出現長20公尺、寬15公尺、深度約2.5公尺的坑洞,住戶見狀驚呼50年來沒看過,凹陷的地面猶如被隕石撞擊。北市工務局表示,因出現新的漏水點,加上淡水河漲潮,把地下土壤掏空,造成路面再次塌陷;周邊南京西路303至325號、452至462號共108戶也暫時停止供水,並設置臨時供水站。附近店家抱怨說,突然停水不能做生意,房東也不可能不算租金,所幸自來水臨時管線10日完成布設,晚間8時前已恢復供水。李四川指出,10日以低強度混凝土約灌22車,待靜置24小時混凝土穩定後,11日做透地雷達檢測,若掏空強度不嚴重或無掏空,就會先鋪路面,並埋設民生管線,最快13日晚間恢復通車,若還有掏空則必須改良地質,通車時間則再延後1、2天。

中國大陸形成世界規模最大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量

〔本報特約記者 王錦濤報導〕近日,大陸相關部門在甘肅省張掖市聯合組織召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現場會。記者在會上獲悉:目前,中國大陸已形成世界上規模最大、體系最全、效果最好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量,在服務農業生產、支援防災減災、助力生態文明建設、保障森林草原防滅火等方面成效顯著。截至2022年底,大陸共有各類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飛機56架,各地建設人工影響天氣地面作業網站約1.7萬個,其中標準化固定作業點6235個。據介紹,「十三五」以來,大陸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逐步健全,基礎業務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創新和人才支撐能力不斷增強,關鍵技術裝備逐步實現自主可控,安全監管體系逐步健全,服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成效顯著。各地圍繞重要農事季節和作物需水關鍵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業;在應對乾旱、異常高溫、森林草原火險等自然災害過程中,全力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生態修復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已覆蓋三江源、祁連山等近3/4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丹江口水庫等近一半的大中型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