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穿行在恩施(組詩)

■肖雪濤 作者簡介:安徽無為人,現定居北京。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銅陵市作協會員、國家職業經理人。作品散見《銅陵日報》《寶雞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揚子晚報》《山西科技報》《江蘇經濟報》《山東商報》《詩歌月刊》《星星.詩刊》《鴨綠江》 《黃河》《奔流》《參花》《雨露風》《遼河》《長江叢刊》《今古傳奇》《江河文學》《青春.漢風》《特區文學》《三角洲》《青年文學家》等100餘家報刊。有作品入選《2021年度優秀詩歌選》《中國優秀詩歌2022》《中國作家詩人風采日曆》等選集。 地心谷巴鹽古道,敞開懷抱。旅客如魚遊入二億年前的岩溶嶂谷——地心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一幅地質奇觀圖比如: 回歸潭、地心暗河又比如:巴岩洞、畔山神畫 影子,在流水中倒立、晃蕩流水,自上而下像位男高音歌唱家牧羊女,自顧自地趕著她的羊彷彿沒聽到流水的呼喊 地心谷,雕刻了億萬年石,捧出億萬年水一條幽靜、神秘的鹽道彷彿牽著山裡人苦難歲月隱藏在大山深處暴露出先輩足印與傳說(2023年7月6日寫於恩施,8月1日改於北京) 棱布埡石林對話沉默46億年的石頭一座搬不走的石林長不出一副會飛的翅膀只能孤獨地困守在鄂西南邊陲,萬古如斯 原本是一塊愛情聖地卻隱藏著如詩、如畫般的仙境。我走進你曲徑通幽、波浪般起伏的夢 穿過蓮花閣,鑽出一線天每抬高一個台階背上又增加一層雨水疼痛,是兩條不停挪動的腿它們一邊發布抖音,一邊攀上對歌台彷彿聽到土家兒女對山歌、訴衷情 告別儺婆,跨出石林把一滴滴雨水寫進歷史,留給梭布埡帶走的,是晃蕩在腦海裡千奇百態的造型(2023年7月3日寫於恩施,8月1日改於北京) 一柱香一柱香,宛如一根標杆孤獨地矗立在峽谷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引來多少人的仰慕 汗水感動億萬年的賜予它不知疲憊地佇立如定海神針成為大峽谷的「鎮谷之寶」等待讀懂它的人 我在尋找一處方位,注視它:假如你真是「一柱香」我祈求你——護佑天下黎民安康(2023年7月4日寫於恩施,8月1日改於北京) 蝴蝶崖江漢平原。沒留住這隻飛離的蝴蝶。萬畝油菜花在風中搖晃,失戀。或許,失去另一方,獨自出走迷戀清江幽靜。落戶武陵山脈 清江,像一塊磁鐵吸附了蝴蝶成為一道挖人眼球的景點遊輪滑過江面,劃開清江安靜的綠夢。夢,總有碎的時候但蝴蝶崖的蝴蝶夢,打不破、砸不碎 汽笛呼喊一聲貼在崖上的蝴蝶就會張開雙翅,煽動五百里江風(2023年7月3日寫於恩施,8月1日改於北京) 峽谷棧道貼著陡峭山壁,懸掛空中像一條腰帶,纏著山腰繞過一山又一山把萬丈恐懼,踩在腳底 走上棧道,就像踏上小橋給人——騰雲駕霧的虛幻遠眺:千里沃土,萬畝良田眼底:鋪展一幅江山如畫(2023年7月5日寫於恩施,8月1日改於北京)

秋味悠長(外一篇)

■方華 鄉人進城,給我帶來一大玻璃瓶鹹菜。細審瓶內,一節節綠茵茵的杆兒,揀幾根放進嘴裡,細嚼之,嘎嘣脆,有一股淡淡的泥土的醇香。原來,是菱角菜兒。品著菱角菜,有一股鄉情便從心頭湧起。少時在鄉下,村前村後各有一口大水塘,村後的水塘種荷,村前的水塘養菱。夏天,菱秧兒一片一片地浮出水面,開出許多白色的小花,像繁星一般點綴在菱葉間。菱是塘中自生的,結出的菱角兒小而硬。剛入秋,那些還未完全成熟的菱角,就幾乎被我們一幫伢子邊玩水邊採吃盡。這時,母親就和幾位婦女將成片的菱秧兒勾到塘邊,掐下葉片下的一截,用竹籃盛著,在塘中洗淨,回家醃在壇中,成為佐餐下飯的小菜。塘邊還生有一種叫芋艿的植物,在我們鄉下叫作「芋仔」,一片片盾牌似的葉兒舉在頭頂。剛進城時,頭一回在人家看到盆中栽著滴水觀音,還疑惑怎麼將「芋仔」養在家裡呢。芋艿生在淺水,站在塘埂,雙手抓住葉下的幾根莖稈,用力一拔,就帶出下面根狀的果實——真正的芋仔兒。洗淨剝皮,白生生的芋仔肉兒吃在嘴裡,脆甜中帶有一點澀味。往往是用衣襟兜著,回家讓母親或蒸或煮,熟了的芋仔板板面面的,或裝在口袋或放在小小的書包裡,是那時鄉下孩子鍾愛的零食。秋漸深時,村中的一群伢子就喜歡去村後的水塘。那裡,蓮葉將萎未枯,雖不是「接天蓮葉無窮碧」,卻也是一池墨綠;沒有「映日荷花別樣紅」,卻仍有零星的幾朵或粉或白的點綴。鄉下伢子,哪裡懂得欣賞荷之風光,感興趣的,是那密密蓮葉間一稈稈高舉的蓮蓬。塘邊的蓮蓬是早就被饞嘴的摘光了。有不怕水涼的,趁大人不注意,就光腚撲騰到塘中,做賊似地慌慌折了幾個蓮蓬,來不及將身上的泥水洗淨,就與塘邊接應的小夥伴兒,一溜煙地奔向田野,在將黃未熟的稻叢中掰開蓮蓬,分享蓮子。有性急的連蓮芯也不及去除,蓮子的甜潤與蓮芯的苦澀混在嘴裡,卻也嚼得有滋有味。若有水性好的,鑽入塘底,在軟軟的泥中摳得一兩節白藕,那算是一頓大餐了。荷塘中,還有一種葉子浮在水面,與蓮很像,葉面上卻起著褶皺的植物。它開的花也類似於荷,只是比荷小了許多,花托圓鼓鼓的,遠看,像一隻頂著碩大冠子的雞頭。這可能就是鄉下稱它為雞頭果的由來吧?「冠」落後,「雞頭」越來越大,外面長滿毛刺,又像一隻只袖珍的刺蝟。撥開「刺蝟」的皮,裡面可見一粒粒大小不一的果籽。果籽還有一層較硬的殼,裡面才是少得可憐的一點解饞的「肉」。那時生活貧乏,這澀澀的吃不到什麼玩意的小果兒,也成了孩子們秋天裡的奢望。一次,朋友破費請吃野味,一碗湯羹中有一粒粒白圓珠兒,開始以為是小湯圓,吃到口中感覺不對,朋友見我疑惑的表情,告知,這是芡實。芡實?不就是我兒時吃的「雞頭果」嗎?真是久違了。久違了,那些悠長的秋味,秋味裡的鄉情。白露,草尖上的鄉愁二十四節氣裡,特別喜歡白露。不是因為天氣終於涼爽,度過了難熬的夏天;也不是因為白露這兩個字多麼富有詩意。而是因為,又可以從那城外的草尖葉片上,看到晶瑩剔透的露珠了。四季輪回,年年白露至。可住在鋼筋水泥城堡裡的人,實在難以在道邊的綠化帶上尋覓到那小小的精靈。至於露水濕履、花香泅袂的情景,恍如在久遠的記憶裡。「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一天,一位老人領著他的孫子來到河邊,孩子問:「爺爺,河在哪裡?」老人望著逼仄得似一條水溝般的細流,啞然失言。這就是他孩童時水中采菱、岸邊捉螺的河嗎?這就是女人們浣衣淘米、男人們蕩舟撒網的河嗎?那天也從一條小河邊走過,童年時曾在此河中戲水,還曾「偷吃」過小河兩岸菜田裡掛著露水的黃瓜番茄。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小河早被圈進城中,兩岸已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雖然河兩岸植樹養花、鋪草造景,但河面上垃圾雜物漂浮,河水發出的陣陣腥臭,令人掩鼻。而一家恐比我年齡還大的自來水廠的取水口仍伸入河中,泵機的聲響隱隱入耳。難怪今天有純淨水礦泉水營養水等各種水飲品紛呈上市,大行其道自有其因啊。但要感謝自來水,從擰開的水龍頭下,那過手的溫潤清爽或徹骨寒意,讓我們知道了城外季節的變化,留一份花紅柳綠、草長鶯飛的嚮往與想像。「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中如此美妙心動的場景,怕也經不住幾千年時光的消磨與剪輯,露遁霜匿,伊人惆悵。圍湖建墅,開埂為田,劈山建廠,伐木為屋,人類到處留下自己的意志,忘記了在汗水與眼淚外,還有一滴晶瑩的水珠叫露。「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如果太白先生站在霓虹斑駁的臺階,聽著喧囂繁雜的市聲,他還會把床頭的月光疑作地上的霜露,寫下那千古的絕句嗎?即便你在夜色闌珊中回家,鞋面或者褲腳被泅濕,那也絕不是草尖上的凝露,而是商家潑在大街上的一盆污水。「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難道杜甫在千年前就明瞭現代人的心思,把一滴晶亮的思戀寄託在那遙遠的故鄉?露,天地之聚,自然之凝,在那萬木蔥蘢的山野,在那草繁葉茂的大地,它們依然為我們守候著一份純淨、一份純潔、一份情懷、一份感動。好在綠水青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隨著那綠色如潮水般的漫延,讓我們重享「白露濕花時」的美好。白露過後秋漸濃,在天高雲淡、風清氣朗的日子裡,讓我們放足原野,看「鴻雁來、玄鳥歸」,撫摸一片潮濕的鄉情,啜飲一滴草尖上的月光。

兩岸新聞台 : 王海峰羅慧書畫展靜思堂展覽 「靜思語」最好的祝福躍廳堂

■轉載兩岸時報 / 特派員鄒志中報導 為讓台灣民眾感受「臺南400年」積澱豐厚文化及書畫藝術的力量,盼透過藝術與人文彰顯美化心靈及淑世濟人的精神;慈濟台南靜思堂即日起至2023年9月25日在大廳展出靜思語書畫展,展出台灣畫院院長王海峰、海峰藝術館館長羅慧兩人共60幅作品,師徒兩人透過翰墨創作,讓府城渾厚的文化資產與藝術風華交融,同時結合「靜思語」的書法藝術,相互輝映與交融;近百位藝文界好友、教育工作者、企業家熱情與會共襄盛舉,欣賞王海峰與羅慧師徒再度聯袂,結合藝術與佛教人文的藝文展,為「觀自在」做了最佳的詮釋。據了解,台灣畫院王海峰院長為斐譽國際的藝術家,擅長水墨、西畫、書法等藝術創作,畫風無論寫情、寫意均璀璨出奇;羅慧書法之筆韻、筆觸渾厚圓融,無論行、楷、篆、隸各體,蕴涵氣韻雅致古典。王海峰院長與羅慧師徒兩人曾多次在台南市政府、新營文化中心聯手展出作品,為了此次在慈濟的展出,兩人更增添許多優秀的作品,融入「靜思語」參展,展出60幅的書畫作品;歡迎台灣民眾於每天9-16點蒞臨感受「靜思語」的祝福,讓願意付出的人,即使只是微小的力量,只要可以幫助到別人,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祝福。國際畫馬大師王海峰擔任臺灣畫院院長、臺灣大學卓越典範研究中心曁跨領域辦公室聯盟首席藝術顧問,其海峰藝術館經常巡迴各地展覽。為迎接2024年臺南府城四百年,這次的前導展,慈濟志工歷經六個月的籌畫,多元的書畫作品,讓靜思堂增添人文風采,成為文化藝術的殿堂。王海峰院長中西畫均擅長,尤以水墨人物、動物畫、簽字筆的速寫,尤其筆下展現的馬,超越古今,被譽為「天馬王子」;而藝術家羅慧,擔任海峰藝術館館長,臺灣畫院秘書長、中華國際女書畫家協會理事。羅慧館長師承王海峰大師,書畫均擅長,尤是隸書《心經》作品更為突出,其水墨蝦畫作系列獨樹一格,兩人珍貴的作品,今都在會場上一一展出。書畫展則以茶會呈現,喝心茶傳心法,靜思茶道深蘊寧靜優雅的藝術境界,更有悲心濟眾的宗教情懷,與策展主題相契合。在〈感恩、尊重、愛〉柔和攝心的樂曲中,二十八位志工身著旗袍,以「茶禮茶」群組奉茶的方式,簡樸素雅清淨莊嚴的身形,豐富的人文關懷與藝術之美結合,茶香人文處處飄香,更彰顯書畫展的用意與目的。展場上除了王院長氣勢磅礡六連屏的駿馬大作〈鴻圖大展〉及〈阿里山雲海〉,更將臺南靜思堂躍於畫作,西畫色彩的線條,加上國畫水墨渲染的技巧,淋漓盡致將靜思堂的美呈現在大家眼前,賓主盡歡、交流熱絡。其中,令人耳目一新的還有羅慧館長多幅恭錄證嚴上人「靜思語」的作品,長軸下方畫上清麗脫俗的蓮花,貼近大眾的佛教藝術,將慈悲與定力融入畫中。令觀展者不只是欣賞藝術,畫作上的智慧法語,撫慰人心指引方向,提醒大家,時時關照自己的內心。台南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楊智代表台南市長黃偉哲前來送上祝福。王楊智特別詮釋「觀自在」的意義,就如「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觀世、觀自、也觀人,也如「證嚴上人」所教導,要有能力愛人如己,對己、對他人都要付出適度的愛心與關懷。王楊智副秘書長更藉此機會,感恩慈濟志工們不遺餘力、對台南市政府各項的市政的推動與配合,例如新冠疫情、登革熱等等,將大愛與慈悲帶進社區。主辦單位表示,工商發達、科技發展,需要融合藝文才更能溫暖人心。感恩王院長及羅館長將佛法及上人的靜思語融入書畫展,期盼人心淨化,社會祥和,人與人之間無災無難。為了此次開展典禮,王海峰院長與羅慧師徒兩人,共同創作一幅長達760公分的畫作,以24幅蓮花及靜思語完成。王院長氣韻靈動的蓮花,與羅慧館長方勁古樸的書法,每一筆每一畫,一氣呵成的畫作,攝受人心,備受與會者肯定與矚目。由於此次展出因緣,羅慧館長將靜思語融入作品,羅慧館長指出:「誠如上人的靜思語,要做一個被需要的人,能對社會奉獻才能,就是一個最幸福的人。」這也是羅慧老師對「幸福」的定義。王海峰院長由衷感恩慈濟提供場所及人力,讓展出能夠感動人心,他們師徒倆也將這幅760公分的畫作提供給慈濟永久珍藏。主辦單位表示,王海峰、羅慧「觀自在」書畫展,即日起至2023年9月25日在臺南靜思堂一樓大廳盛大展出,展覽時間為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邀請台灣藝文愛好者前來體會,讓大師級的書畫融合佛教的人文關懷與藝術美學,讓「觀自在」的開朗與智慧,沉浸感受不一樣的心靈饗宴。

閩台悠悠歌仔戲:曲同調 語同音

〔本報特約記者 張金川報導〕「早年台灣歌仔戲萌芽時期所演唱的曲調,都是由福建流傳過來的錦歌發展而成的。」台灣宜蘭人陳建銘在他撰寫的《錦歌過海成歌仔》一文中這樣描述。據載,錦歌是流傳於漳州及周邊地區的民間藝術。300多年前,大量漳州人隨軍入台,帶去了家鄉的錦歌、車鼓弄等,為解思鄉之情,逐漸將其搬上舞台,在清末民初的宜蘭演變為台灣歌仔戲。記者近日走進福建省漳州市歌仔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的排練大廳,看到不少戲迷正參加暑期「歌仔戲(薌劇)、錦歌愛好者」傳習班公益培訓活動。 7月25日,在漳州市歌仔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排練大廳,不少戲迷正在參加暑期「歌仔戲(薌劇)、錦歌愛好者」傳習班公益培訓活動。20世紀20年代,台灣歌仔戲班渡海回閩,歌仔戲因此回傳漳州。抗日戰爭時期,歌仔戲被迫停演。為避免這項傳統藝術就此消亡,漳州人邵江海等老藝人將其發展為閩南改良戲,重新在漳州唱響。後因發源於薌江流域,該劇種被稱為「薌劇」。在漳州市歌仔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副主任鄭婭玲手中,一張印有「大陸歌仔戲回娘家」字樣、在台北火車站六樓演藝廳演出的宣傳單,已珍藏近30年。「我們唱的錦歌,就是台灣鄉親唱的歌仔戲。」鄭婭玲說,1995年,漳州市薌劇團一行近70人受台灣業者之邀,帶著《呂蒙正》《呂洞賓與白牡丹》等八台好戲赴台。「許多台灣觀眾彙集到宜蘭的文化中心廣場」,鄭婭玲對赴台演出記憶猶新。其間,兩岸歌仔戲界進行了多種形式的交流比較,最引人注目的是漳州薌劇團與台灣蘭陽歌劇團連袂演出的邵江海力作《謝啟娶妻》。 1995年5月,台灣藝人白冰冰(右三)在台灣中華電視台演播廳主持漳州歌仔戲團赴台演出的宣傳活動時與鄭婭玲(左四)一行合影。為什麼歌仔戲起源宜蘭而非台灣的其他地區?宜蘭縣誌記載,該縣98%人口是以福建漳州漳浦為主移民族群,漳州人的「吃飯配魯(鹵)蛋」「死鴨硬嘴脾」「娶某做大舅」等上口腔(閩南語),是漳州與宜蘭民間通用的口頭語。因此,台灣文藝界認為:宜蘭是台灣歌仔戲的誕生地,其開基祖、著名歌仔戲藝人「歌仔助」祖籍就在漳州漳浦,其唱腔道白,無一不是地道的漳州錦歌調。從漳州錦歌到台灣歌仔戲,再到閩南改良戲和薌劇,鑼鼓同聲,弦管同調,語言同音。許多台灣歌仔戲演員到漳州尋根,想再次學習扎實的唱腔基本功,而大陸的薌劇團也紛紛在燈光、舞美、服裝、造型、樂器上改良提升,以符合當下審美。 5月12日,漳州市歌仔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青年演員在漳州古城公益演出。如今,在保護傳承好傳統劇碼的同時,以新版《保嬰記》為代表的原創歌仔戲紛紛登上舞台。「新版《保嬰記》以『愛』貫穿全劇,是發生在古代閩南鄉間眾人互助保嬰的傳奇故事。」鄭婭玲說,她們還編排現代戲《谷文昌》《華僑女英雄李林》等,拓展薌劇的時代內涵。在漳州,閩南師範大學的台灣教師李姿瑩,同樣在為學校的歌仔戲社團編創新戲。近期,她結合漳州本地特色創作了《九龍江與水仙花》,接下來還將創作以台灣霧峰林家為主題、具有兩岸元素的歌仔戲。「未來我們會更好地帶領高校學子進行戲劇創作,同時很希望台灣演員到大陸來交流,或者大陸演員到台灣去演出,」李姿瑩說,「藝術創作的生命力要在交流中迸發。」

甘肅回族人民生活的特色與文化

■ 映丞 甘肅省是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個多民族地區,其中回族是主要的少數民族之一。回族在甘肅的分佈廣泛,他們的生活特色和文化具有獨特性。以下是一些關於甘肅回族人民生活的特色和文化:回族信仰與宗教:大多數甘肅回族人民信仰伊斯蘭教,他們遵循伊斯蘭的教義和儀式。回族人民對宗教非常虔誠,每天都要實行五次禮拜,並遵守伊斯蘭的飲食規範,如不食豬肉和禁酒。清真寺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也是社區生活的中心。傳統飲食:甘肅回族的飲食文化受到伊斯蘭教的飲食規範影響,因此他們不食用豬肉,而且有著獨特的清真飲食傳統。拉麵、羊肉串、羊肉湯和餃子等是他們常見的食物,其中羊肉在他們的飲食中佔據重要地位。傳統服飾:回族人民的傳統服飾在設計和顏色方面具有特色。男性通常穿著長袍和頭巾,而女性則穿著裙子和面紗。這些服飾反映了伊斯蘭教的風格,同時也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藝術和文學:甘肅回族人民有著豐富的文學和藝術傳統。他們以詩詞、音樂和舞蹈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文化。古代絲路上的文化交流也為他們的文學和藝術帶來了多元化的影響。傳統節慶:回族人民慶祝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日,如開齋節和古爾邦節。這些節日通常包括禮拜、宗教儀式、社區聚會以及分享食物。這些活動有助於保持他們的文化傳統和社區凝聚力。民間工藝:甘肅回族人民還以其獨特的民間工藝著稱,包括地毯織造、陶瓷製作、繡花和木工藝等。這些工藝品常常反映了伊斯蘭教的符號和風格,並在藝術品中展現出來。甘肅回族人民的生活特色和文化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傳承的影響。他們以宗教信仰、傳統飲食、服飾、藝術和文學等方面的獨特文化元素而著稱,這些元素共同塑造了他們獨特的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