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兩岸同胞共品「冬奧+非遺」魅力

〔本報特約記者 金晨報導〕製作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爆款麵塑,展示奧運五環配色的「冬奧燒麥」……近日,第十一屆「高雄·北京特色周」在北京台灣會館和台灣高雄香蕉碼頭、岡山里民活動中心3個會場同步舉行。600餘名高雄市民與200餘名北京社區居民「雲端」相聚,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展開交流互動,回顧北京冬奧會的難忘瞬間,感受冰雪元素與非遺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兩岸嘉賓通過影片回顧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精彩瞬間。開幕式上,「掉隊的小鴿子」被同伴接回隊伍;高山滑雪比賽中,19歲的台灣選手李玟儀不畏挫折、頑強拼搏,最終順利完賽;速度滑冰賽場上,兩岸運動員在賽後牽手致意,共用來自主場的歡呼——一幕幕暖心畫面,讓兩岸嘉賓的心連在一起。「當我手舉火炬,傳遞冬奧聖火的時候,感到無比的榮耀。」活動現場,北京冬奧會火炬手、台盟東城區委主委陳小兵高舉火炬,向高雄的鄉親問好致意。他表示,參與奧運的榮譽不僅屬於個人,更屬於所有台胞,因此決定將火炬捐贈出去。「我希望冬奧會火炬能成為一座橋樑,一粒種子,加深兩岸同胞的親情交往,傳遞和平、友誼與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回憶起冬奧會經歷,北京冬奧賽事志願者代表、台灣青年蘇雍竣講述了自己「一封家書」的故事。「見字如見面,我想讓家人知道我在北京過得很好,也想讓更多親友知道北京冬奧會上有我們台灣青年的身影。」作為冬奧賽事志願者,蘇雍竣今年春節無法回到台灣的家,便給母親寫了一封家書《見字如面》,還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一系列冬奧主題的視頻作品,受到不少兩岸網友的關注。「您知道冬奧都有哪些項目麼?有花樣滑冰、速度滑冰、單板滑雪、大跳台……」地道的京腔、流利的貫口,身在高雄的台灣小朋友吳律寬、吳冠征登台獻藝,說上一段京味濃濃的相聲《冬奧遐想》,引得兩岸觀眾連連稱好。作為歷屆「高雄·北京特色周」的保留專案,今年的非遺及傳統文化技藝展示環節特意融合了冬奧冰雪元素,「冬奧+非遺」的獨特魅力讓兩岸嘉賓興致盎然。北京都一處燒麥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華俠展示了「雙奧之城」主題燒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鐘連盛介紹了《冬奧五環琺瑯尊》背後的寓意。北京民間工藝美術家、微型核桃麵人非遺技藝傳承人彭小平親自教學,帶領兩岸嘉賓一起製作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麵塑。慢揉、輕捏、精修,短短幾分鐘,憨態可掬的「冰墩墩」便橫空出世,實現「人手一墩」,還有幾名高雄市民自發創作了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除了非遺項目展示,兩岸表演者還獻上了民俗歌舞、時裝秀、書法、魔術等節目。來自北京和高雄的小朋友在現場展示了以冬奧運動和兩岸交流為主題的繪畫作品,並通過「雲贈畫」的形式送出祝福。此外,高雄會場還隨機抽取了30名幸運市民,獲得前往北京交流參訪的邀請函。本屆「高雄·北京特色周」還陸續舉辦了一系列專題互動交流活動,包括北京相聲藝術家為台灣學生線上授課、兩岸社區工作者互動等,為兩岸民眾打造了一場創新生動的「線上特色周」活動。

在閩台灣青年進校園推廣民樂:給了跑道也給了圓夢的機會

〔本報特約記者 葉秋雲報導〕「讓民樂根植於下一代的心中」,是在閩台灣青年譚家明持續推動民樂進校園的初心。記者近日如約見到譚家明時,他正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澳前小學的古箏教室內,認真指導著學生彈奏《盛世國樂》《禮儀之邦》等樂曲。「民樂藝術教育在農村是比較薄弱的,我希望能夠從平潭出發,把這麼好的實踐經驗普及到福建更多的鄉村。」懷著這樣的期許,譚家明和他的團隊老師每週都要往返福州、平潭四趟,走進兩地的小學校園,教授古箏、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彈奏。從事民樂推廣之前,譚家明一直在台灣一家大型工程公司任職,曾參與設計吉隆坡國際機場的跑道。2014年,他從台北跨海來到大陸創業。「登陸」後,譚家明設計過可以投影的手機、建過房子。最後,從小受到藝術薰陶的譚家明還是選擇了在大陸推廣民樂,「我父親很重視傳統文化,所以我從小就受到了民樂和書法的薰陶,各種民樂都會一些。」「剛開始做的時候很擔心,團隊一點名氣也沒有,學校校長不一定會接受我們。」譚家明不免心存憂慮。讓他感動的是,澳前小學校長得知此事後,邀請團隊進校園。「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家長、學校師生對民樂的支持和對台胞的親切都是別的地方所沒有的。」這給譚家明留下深刻印象。自2017年起,譚家明不斷引薦台灣優秀音樂人才來大陸工作,並嘗試與平潭各大中小學合作,義務教授二胡、古箏等民族樂器。數年間,譚家明的團隊在平潭教過的學生從30名增加到1300餘名。積累足夠經驗後,他便帶著十幾名老師一起來到福州,在更廣闊的空間推廣傳統文化。目前,他們已與福州的雙虹小學、觀瀾小學等五所學校開展公益合作,長期為500餘名孩子教授民樂、書法和舞蹈,並在福州市台江區、倉山區和晉安區設了網站。「未來,將考慮深入更多農村地區,去幫助那裡的留守兒童。」譚家明表示,現在他們就是把台灣的教育理念帶過來,進入學校去普及民樂,抱著「讓民樂根植於下一代的心中」的這種想法堅持做下去。2018年以來,譚家明每年暑假都會邀請台灣師生來大陸交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個交流項目按下了「暫停鍵」。「兩岸文化交流要從孩子做起,要持續打造兩岸青少年民樂交流研習活動。」譚家明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台灣青年看到大陸廣闊的舞台,選擇到大陸發展。目前,福州正在加快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城市。在譚家明看來,大陸出台了很多對台灣青年來大陸發展有利的政策,不僅給了跑道,也給了實現夢想的機會。

赴一場別樣的曲水流觴(外一篇)

(散文組詩)■曉弦 我陶醉在大橋鎮的愛情裡,不虛妄,不做作,不黃婆賣瓜,像葡萄上的蝶兒,醉臥於十裡飄香的果園,不願醒來。先是沉迷於那座張山,為了那個表白,他當眾,扯開自己的胸襟,連同伍相公赤紅的肝膽肺腑。不用說,大橋鎮的愛情,極具英雄主義的色彩,風流倜儻是她的霓裳羽衣,驚天地泣鬼神是她的沖天豪氣,你只需瞄一眼七星龍淵劍,就會聽到吳越爭霸,就會窺見霸王別姬。而我自然執迷於天塹似的磨劍石的凹痕,仿佛她是梅花庵人變形的耳朵,正在諦聽千年的胥山松濤,和那羽白鶴遠去時滴落的婉鳴……而此刻,我陶醉於風情龍蝦灣,樂於跟一隻中年的醉妃蝦較勁,對酒當歌,樂於與你一同浪費,一段精緻如蝦尾的午餐時光;我還看到,神秘的南河浜,像個失意的郎君,大隱隱於市,在私奔了5000餘年,雪藏了無數光陰的碎銀後,燦然回歸於升鬥樣的偌大祭台,恍若時光之水袖,抖出的一方亙古的白玉;我還撞見他的英俊與偉岸,他的銀杏似的音容笑貌,多像由橋虹影裡天天練倒立的銀杏,此刻,已長成鄉村發達的根系。或許,我對那座人首陶瓶情有獨鍾,學著大橋鎮的模樣,把日子弄出一些黃金的聲響,把生活侍候得像葡萄園裡「虞美人」直到風,從伍子塘新鮮地吹來吹來「鯉魚躍龍門」的欣喜。是的,我迷醉於大橋鎮的愛情,這愛情,清如水中的硬幣,正面,盛開著清灈的菊花,背面是純銀質地的至誠、至信,與至愛。我一次次模擬他的前世,用別樣的嗓音,把張山讀成胥山,讀成摜牛場那頭披掛紅綢的犍牛,讀出大橋鎮昨天傳奇的曲水流觴,和今日共同富裕發展的蝶變躍升。 大雲,大雲雲來,雲走。雲駐,雲遊。那是齊天大聖在大雲鎮的愛情裡遣詞造句……想攔,都攔不住。想躲,卻難躲開。本來,我也能生出三頭六臂,也能調動血緣相親、聯繫緊密的象形文字,也能製造出一些影影綽綽的感情之雲朵來。但後來,我屈從於一朵雲的美豔,心甘情願地成了她的俘虜。我從雲管家裡,漫遊到七彩斑斕的雲超市,我在雲網路裡,聆聽到娓娓道來的雲訪談。是的,我遇見一個何止會七十二變的美猴王,看他變出積雨雲,看他變出五光十色的水簾洞,看他左右騰挪,縱橫捭闔,看他從身上拔出一撮毛,用嘴一吹,竟然變幻出一個波譎雲詭的大千世界——雲汐谷,雲創谷,雲廬谷,雲海谷,雲田谷,雲雨谷、雙雲谷……我看見行雲流水,我看見閑雲野鶴;我看見龍虎風雲,那是一派雲蒸霞蔚的美景。不用說,美猴王已不滿足於人間天堂的鳥語花香,他不停地騰雲駕霧,筋斗越翻越漂亮,神態越來越精神。他撥雲見日,在萬道金光裡,居然在撓太陽和我們的癢癢。一會兒弄出個甜蜜的雲瑞花事;一會又弄出個時尚的雲影美墅。                           我驀地明白,這就是齊天大聖之至愛了,他讓一個古老的小鎮在春天裡,天天穿上了桃花梨花般的霓裳羽衣。

和平賦

■山鵬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自古以來,和平就是人類最持久的夙願。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夫有和平之聲,人類才能和順致祥,幸福美滿。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主題,然而,各國面臨的安全威脅日益複雜,戰爭威脅始終揮之不去;但是,國強必霸的邏輯早已不適用,窮兵黷武的道路更是走不通。世界各國都要遵循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原則,一起來維護和弘揚國際公平正義,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在人類面臨的威脅面前,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團結而不是製造隔閡,推進合作而不是挑起衝突,應該攜起手來,和平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只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未來。世界各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規律。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地認識和平的珍貴。我們要以史為鑒,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著眼全球未來。匯眾意為國策,化民生為盟志。維護世界多樣性,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各國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世界上的各種文明、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應彼此尊重,在和平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兵者誠乃不祥之器,和者乃億兆之心。翻閱近代史冊,回首往事雲煙,但見戰塵滾滾,血跡斑斑。兩次世界大戰之浩劫,多場局部戰爭之磨難,給這個世界帶來累累傷痕。曾幾時何,風雲變幻,暗湧逆流,南海復起陰霾,中東禍亂未休,恐怖活動此起彼伏。反戰,人類最悲壯之呐喊;和平,世界最莊重之誓言。和平誠可貴,征途多坎坷。向上蒼呼喊和平,縱有千重障,大任共承擔。天下興亡,千秋功業,與你與我與大家,息息相關。和平江山如此多嬌,我們在這裡,已守望很久。摒棄國度種族信仰的區分,給出一個概論:人類,全人類,和平才是文明永恆的座標。揚起橄欖枝,將全人類的智慧集合,研發對付災難和疾病的辦法,改良更廣袤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讓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我們渴望和平,渴望和平的白鴿悠然飛翔,渴望戰爭的硝煙不再擴散,渴望每一塊岩石不再上甘嶺的炮火中乾裂,渴望太平洋上的航母不再一次次挑釁軍演;我們嚮往和平,渴望謀求建立安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歲月承載著歷史的腳步,大地積澱了文明的精華。一樣的天空下流淌著一樣的熱血,一樣的世界上迴響著一樣的呼喚。我們呼喚和平,我們擁抱和平。把我們的呼喚,化作一條和平的小溪永遠安詳地流淌。願世界和平的花園開滿繽紛的花朵,芳香四溢,天空晴朗,鳥兒歌唱著春天的旋律,男女老幼幸福快樂,每個角落都回蕩著和諧之音。啊,和平,您撫慰了戰火中人類的傷痛,送來了燦爛的黎明;啊,和平,您走過悠久的歷史,跨越了世界文明;啊,和平,您照耀千古,捍衛著綠色與未來;啊,和平,您願世界的明天更美好,人類的明天更美好。回望過去,著眼現在,思索未來,建設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是自古以來人類共同的願望。這樣一種期待,這樣一種憧憬,只要世界人民在心靈中堅定和平理念、揚起和平風帆,團結起來,就能形成防止和反對戰爭的強大力量,讓和平理念的種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發芽,讓我們共同生活的這個星球生長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讓神聖的和平之歌在浩瀚的宇宙間永恆地奏響:和平萬歲,萬歲和平!

「中國網事·感動2022」一季度網路感動人物評選啟動

〔本報特約記者 劉亞麗報導〕3月25日,「中國網事·感動2022」一季度網路感動人物評選將正式啟動,將從20位(組)「感動人物」候選人中評選產生10位(組)季度當選者。在「中國網事·感動2022」一季度評選候選人中,每個人的事蹟都溫暖有力,其中有兩位鄉村教師,他們的故事彙聚了滿滿的希望:一位是28載「借眼」備課,在鄉村課堂演奏「命運交響」的盧文建。盧文建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站集鎮第三初級中學的一名歷史教師,他雖然被疾病奪去了視力,但不改從教初心,摸索創新教學方法,鼓舞無數學生改變命運。另一位是廣西北海的賴家益,他曾憑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走出了大山。然而,面對大城市高薪的選擇,賴家益又回到大山做教師,帶著村裡的孩子看外面的世界,並借助自身影響力呼籲更多人關注鄉村教育。「中國網事·網路感動人物評選」活動2010年由新華社發起,新華網、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承辦,已成功舉辦十二屆。它是大陸首個以基層普通百姓為報導和評選物件,由新華社記者走訪基層挖掘感人故事,不同機構推薦候選人,發動線民通過新媒體方式進行線上線下評選並進行年度頒獎典禮的公益品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