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山西考古曬「十三五」成績單 387件(套)文物涵蓋整個人類文明史

〔本報特約記者 段思齊報導〕近日,《考古的溫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在山西考古博物館(太原文廟)展出。該展展示了山西省「十三五」考古工作的主要成就,展出的387件(套)出土文物將歷史縱軸從240萬年前的西侯度遺址拉至明清時期,涵蓋了整個人類文明史。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早期智人的生活場景以及東亞現代人本土起源的新證據;可以看到距今7000——3300年間,繅絲養蠶、穀物釀酒、彩陶器物、高原建築、采銅冶煉的片段;可以看到中華早期國家向大一統帝國演進,山西歷經晚商方國對峙、晉國霸業輝煌,再到秦皇漢武天下一統的歷史脈絡。2016年至2020年,山西省共推進228項田野發掘工作,揭露面積達21萬平方米。5年來,山西考古人員共完成3000餘件青銅器、牙骨角器、玉石器及陶瓷器的修復。此次展覽由山西考古博物館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院、山西博物院、大同市考古研究所、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雲岡研究院、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臨汾市博物館等多家在晉承擔相關文物考古的科研機構協辦。

憶說年味

(短篇小說)■陳藝欣 有位朋友講,過年是一個民族的盛大狂歡。我以為這是對的。眼見得一天天過去,年的氛圍一天天淡去,越覺得有一種衝動,總想說說對年的感思。對這個事情,總感覺像有千言萬語從心裡蹦湧著、撞擊著,甚至讓你抓緊停下手頭的事情,想抓緊打開電腦、敲起鍵盤。恰是這一段時間以來,我迷上了讀紅樓夢,這邊過年似戰鼓緊催,那邊書中顏如玉、千秋史上癮,往往邊看邊想書中事,邊看邊想年中味,甚至我想考據寫一篇紅樓夢中人怎麼過年的東西。這算是題外的話。小時候的感覺,所謂年復一年,年是永遠不會變的,也一直在盼著過年。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現在想來,年其實是在變的。換舊符不是一種變嗎?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迎春風,講得就更徹底了。只不過到底是人在變,還是年在變,還是時光、風俗、風氣在變呢?變中有不變,不變之中又有變,有時候這種變與不變,又有隨心之意。這萬物之理,恐怕也適合年罷。不過,留在心裡的年的記憶是不會變的。比如,故鄉村裡那滿院滿街滿村過油菜的味道,那是一個個家庭的忙碌;鄉村集市的人來人往,叫賣聲、討價還價聲的交響,分明是窮有窮的過法,富有富的難處,何況窮和富本無大別;辭灶祭灶王、擺香請先人、掃墓上墳等等,更是一種莊重的儀式;貼對聯、貼窗花、貼年畫,有的還在門上窗上掛上一些過年錢(箋),紅的綠的裝點著節日的喜慶;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東家響,西家更響,你家早,我家更早,比的是一種心勁和熱鬧;大年初一這一天,拜年的人,走東家串西家,表達著感恩之情、敬重之誼、祝福之心,新衣新裝展示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一種集體的審美;親戚友人們的相聚,熱騰騰的飯菜,和於推杯換盞之間交流傾訴交相呼應,盡情盡歡……當然,還有為數不多的,大人們、親戚們給的壓歲錢,一塊兩塊、一毛兩毛,緊巴日子裡那就是黃金。我後來上了大學學了哲學。哲學的毛病就在於讓人反復思考一些終極性的問題,而我不幸就染上了這個毛病,很多事情喜歡刨根問底。在年這個事情上,我也想刨根問底一番。當然,這裡面有許多學問,但是我想問的是,過年我們過的是啥?或者說,千百年來,我們能否歸結出一個過年的意義或理由?不是從純天文或者自然的角度,更多的是一種人文感受,或者不如叫做一種大眾感受。有時間我想設計一份答卷,作個民意調查,估計是一份很好的社會學調查。不過調查也好,不調查也好,我想過年首先過得是一種親情。就如我這位老姑和老姑父所帶給我的。父母小時候的教育常在我耳朵響起,就是不要笑話人,笑話人不如人。她再不濟,也是你老姑啊,咱每年都得去看看。過年到人家家裡串門,不能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那是看不起人。老人的這些話,讓我感覺過年就像是一種親情表達和傳遞、加強,更像一種親情教育培養和傳承。人啊,作為一種高級動物,其實最不應泯滅的是感情親情真情。或者說,這一點是衡量一年年過得是否有意義的根本標準。感受不到真情,感受不到親情,這個年過得還有啥意義呢?換言之,過年要過得好,就得有親情感情真摯地真誠充分表達的氛圍和條件,否則也不算是個好年。有了濃濃的感情,心中就有濃濃的年味。過年,過的是一種儀式。大年初一,一早起來,第一碗餃子,要做供養,供天供地供祖宗,一碗餃子一炷香,祈求的是五穀豐登、連年有餘、康泰平安。老家還有給祖上上墳、請過世的老人回家的習俗。一般到這時候,父親就會念念有詞,給那些地下有知的老人們彙報工作,感謝他們的恩情。最後總要說,心到佛知啊,這些老人們哪享受過現在這樣的好日子呢。據說再早的時候,我們村裡有家祠家廟,逢年過節的時候,都要進行家族性的祭祀活動。慎終而追遠,不忘初心,不忘記來時路,不忘先輩,才能不忘恩、不忘本。還有晚輩給老人的拜年,說到底也是一種儀式,敬老而愛幼,人倫之繼也。過年,過的是一種文化。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育一方文化。此言不差。我去年看了有位老朋友旭東兄的文章,他姥姥家是昌邑龍池,據說那裡是中華民間民俗文化最完整規範的典型。總體上來看,過年就比較我們那兒講究得多。比如在除夕這天的日程:早晨日出之前是「撈陳飯」,就是喝用陳年小米加上胡蘿蔔、豆腐、粉條和菠菜(寓意有福、發財、順利)熬成稀飯喝。早飯後男人貼對聯、掛燈籠,安放供桌懸「影」,準備上墳的香紙鞭炮。女人們貼窗花、做供菜,供菜用五個大碗盛著,俗稱「正北五大碗」,擺放到堂屋中間北面的供案上,體現「年年有餘」的油煎大鯉魚會置於正中間。午飯後還會在院子裡橫七豎八撒一些高粱秸,叫做「撒陳草」。陳草陳米我想都是寓意著家裡有餘糧餘柴的意思吧。想想這些,全是文化啊,而且是地道的民族文化。所謂民族的就是現代的,真是名言。就是這些獨特的風俗中傳承著我們的文化。文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教化,以文化人,以事化人,以情化人,以德化人,本來應當是同一意義上的事情。中國傳統講仁義禮智信,現在我們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可以通過這種看得見、摸得著、帶有煙火氣的生活日常中體味出來、培養起來。民族節日的化育功能現在看需要更加有效地進行開發。就拿對聯來講吧,農村的對聯,講的可以說全是農村人可以看得懂、悟得通,而且全是正能量的事情。今年我們家正堂掛的是「國泰民安歌盛世,山河錦繡寫華章」。我父親每年都會給自己和鄉親們寫一些春聯。他寫的我們家大門口的對聯是「新春迎富貴,平安好運來」。還有「花開富貴吉祥宅,竹報平安幸福家」。橫批一般是「歡度春節」「吉星高照」之類。家事國事天下事,人們崇尚什麼、追求什麼、期盼什麼,不喜歡什麼,通過對聯就可以看得出來。憑心而論,任何節日都是在傳承中發展的,時代的烙印會特別明顯,正應了一代有一代的想法,一代有一代的內容,一代有一代的形式,過年也是帶著強烈的時代烙印的。現在再讓我們回到民國,或者回到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初的那樣過春節已經不可能了,實際上也已經完全沒有必要。物質極大豐富了,又到了互聯網時代了,再也無法回到刀耕火種、粗茶淡飯的時候了,總要小康時代新的內容、現代化的新過法,這也是時代進步的要求。只是我覺得再怎麼過,親情不能淡,儀式感不能缺,文化不能弱,民族的東西不能丟,沒有了親情,沒有了儀式,沒有了民族的文化,春節真要過成了普通的長假,真要過成了年貨,真要過成了無趣,時代恐怕就要笑話我們了。從這個角度看,推動春節的守正創新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當然,這種推動要順其自然,要遵循規律,要符合民族的、大眾的、現代的要求,要生動活潑、喜聞樂見,讓人民群眾心情舒暢。由此說來,走在現代化路上,我們要保持年味,要使年味就是那個味,對年的「道道」還需要認真理一理。年,在我心中,其實是春日暖陽,帶給我們向真向善向美向陽向上向自然的力量。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天運地轉,自然而然,年是一個長度,也是一個尺度,或者更是個態度,是個溫度,是個走向和趨勢,湧動和積攢的內在能量,支撐起春秋冬夏、春華秋實。年的主角是芸芸眾生,年的開端是擋不住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