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中華之山

(現代詩歌)■ 張義 中華之山!奔騰浩蕩的長江、黃河從懷中發源,古老、富饒遼闊的大地在腳下鋪展。綠水青山,山河壯美。五指山,群峰滴翠;阿勒泰,綿延聳立;武夷山,層林盡染;唐古拉,皚皚白雪。 中華之山!既有世界之巔玉峰銀雕的喜馬拉雅,又有名甲天下奇峰羅列的桂林和秦嶺龍脈。萬壑千岩!江山如畫!陰山綠幽,山花爛漫;天山琴韻,四季垂映;黃山雲海,雲蒸霞蔚;廬山紫煙,飛瀑震天;鐘山風雨,七彩斑斕;巫山雋秀,谷鬱峽長。 中華之山!五嶽峻巍!摩崖石刻!古刹迭興!恒山如行,蜿蜒曲折,突兀蔥蘢;岱山如坐,東觀海日,峰隱石懸;華山如立,地深天高,崖回壁絕;嵩山如臥,塔林溪轉,秀挺中原;衡山如飛,聳峙凌霄,古木千嶂。 中華之山!鐘靈毓秀!古樸典雅!神采飛揚!昆侖山,瑤池仙境,巍巍壯觀;羅浮山,南海蓬萊,瑰麗秀翠;武當山,洞天福地,杉榆松檜;普陀山,碧水禪崖,異花奇岫;九華山,穿芳峪閣,林茂修竹;五臺山,山寺清幽,五峰環繞;峨眉山,萬頃煙波,峭拔飄逸。多少帝王百姓朝拜的神山,多少儒、道、釋傳經佈道的聖山。 中華之山!笑迎紅日噴薄南雁北歸,胸懷四海九州炎黃子孫。山海相連!山山相依!中央山,縱貫寶島;阿里山,海峽麓秀;日月山,古道青巒;風火山,雪嶺鋼樑。多少回,兩岸相思期盼祖國統一。多少回,雪域歡歌迎來屋脊列車。 中華之山!扛過關山明月,捧過虎門烽煙。悲歎過崢嶸歲月百年沉淪,歡呼過長城萬里神州崛起。賀蘭山,金戈鐵馬,逶迤起伏;祁連山,橫越青海,重巒疊嶂;長白山,林海茫茫,玉樹瓊花;井岡山,鼓角連天,虎踞龍蟠;太行山,錚錚鐵骨,浩氣凜然;大別山,長劍出鞘,直插雲端。多少回,迴響著精忠報國氣壯山河的詩篇,多少回,閃耀著天下為公披荊斬棘的肝膽。 中華之山!是大自然的美,織出了五千年華夏的錦繡!中華之山!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大好河山

(抒情散文)■陳文昊 我朝覲過祖國的四時美景,我拜謁過祖國的名山大川,每當紮進祖國母親的懷抱,我的這顆心就同祖國的脈搏一起跳動。    我懷著一顆無比崇敬的心情,登上泰山的頂峰,看到了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我遊覽了白山黑水,看到了祖國的繁榮和富足。登上南沙群島的珊瑚礁,我感受到了祖國幅員的廣袤。在八百里秦川,我聽到了祖國兒女氣勢奔雷的心聲。那一陣陣響入雲天的威風鑼鼓,那一聲聲驚天動地的渾厚呐喊,那一隊隊鏗鏘有力的整齊步伐,表述了我兄弟姐妹們的一腔豪情。天山腳下、流沙深處,我看到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奇壯險美的景象,那不是海市蜃樓的虛幻,那不是夢魘中的天堂。那是開發大西北號角的召喚。    我站在青藏高原雪域頂端,暢飲一杯舒心醉情怡人的奶茶,慶賀五十六個民族的和睦和昌盛。    我徜徉在人間天堂香格里拉的紅草地旁,端詳著歷經滄桑、千姿百態的古碉堡,我意識到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和尊嚴。    我沿著長江、黃河縴夫的足跡,手撫被纖繩磨深印痕的石柱,心如潮湧、淚眼盈盈,苦難深重的祖國,你是那樣的堅韌不屈和頑強!    我佇立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捧一把滾燙的黃土貼在我的心口,我感受到了祖國母親的溫情。河姆渡口一粒稻種證實了: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凝聚了人類的聰明智慧和勤勞。高峽平湖的長江水印證了:無高不可攀,大地上的江河水,可以和天上的銀河相牽連。秦始皇的兵馬俑昭告天下:中華兒女是不屈的民族,雖然長睡地下兩千年,可他依然不倒、不垮、不屈服。大沽口炮臺那黑沉沉的鐵炮宣示:弱國無外交,睡獅要想站起來,只能臥薪嚐膽——鑄長劍。一個沒有國家的民族是個屈辱的民族,一個國力懦弱的民族是個可憐的民族。一個人可以沒有家卻不能沒有祖國,不論你來自哪裡,不論你又去向何方,不論在世界哪個角落,每當你遇到困難和挫折,只要大喝一聲:「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是中國!」你總能受到幫助和鼓勵,友善崇敬的目光也都會向你聚集。我再一次攀上泰山的頂峰,在歷代先人駐足的地方期盼著,期盼著,期盼著再一次的東方紅日噴薄、騰升。

兩尊明代陶俑從美國回歸故土 入藏上海博物館

〔本報特約記者 施雨岑報導〕國家文物局12月13日主辦文物捐贈入藏儀式,美國蘇珊娜·芙拉圖斯女士捐贈大陸的兩尊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館。據介紹,今年4月,中國駐三藩市總領事館收到蘇珊娜·芙拉圖斯女士的郵政快遞,內有兩尊彩色立俑及一封信件,信件講述了其家族與這兩尊陶俑的淵源,表示希望通過中國政府將文物送還給中國人民,捐贈至上海博物館。兩尊陶俑由其祖父20世紀初在中國行醫時獲得,並帶回美國。經鑒定,兩尊陶俑為明代陪葬明器,是研究中國古代墓葬制度和制陶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重要收藏價值,確定為三級文物。「兩件陶俑回歸,不是通過金錢或政治的手段,而是因為愛的力量和對中國人民的尊重。」文物捐贈人蘇珊娜·芙拉圖斯女士表示。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蘇珊娜·芙拉圖斯女士將陶俑送歸故土的義舉,展現了令人欽佩的崇高品格,展現了美國普通民眾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彰顯了回歸文物所蘊含的「藝術的真正價值」。

大陸古籍普查新發現《乾隆禦定石經》等一批珍貴文獻

〔本報特約記者 喻珮報導〕2021年古籍保護工作座談會日前在武漢召開,會上公佈,「十三五」時期,大陸古籍修復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古籍數位化成果豐碩,古籍普查完成270餘萬部另1.8萬函,共2861家單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記工作,占預計存藏機構總數的96%以上。通過普查,新發現一批珍貴古籍,如孔子博物館藏《乾隆禦定石經》,為2019年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舉辦碑帖編目與鑒定研修班時的新發現,確定為清乾隆初拓本,自嘉慶元年賞賜孔府後,保存至今;重慶圖書館藏明初拓本《汝帖》等,亦為碑帖普查編目中的重大發現;上海圖書館在古籍普查時發現的宋刻殘本《杜工部草堂詩箋》,可與國家圖書館、上海博物館藏本合璧。「國家圖書館聯合39家古籍收藏單位一起公佈古籍,目前公佈的數位化古籍相當於20部《四庫全書》的量。」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近年來,古籍的再生性保護取得了很大進展,依託國家圖書館豐富館藏,在「中華古籍資源庫」平臺累計發佈古籍及特藏數位資源10萬部(件),實現免登錄線上閱覽,極大滿足了社會公眾對古籍資源的利用需求。

台灣新銳媒體直播梅州「一縣一品」

〔本報特約記者 張艾翊報導〕日前,台灣新銳媒體直播梅州「一縣一品」系列訪談活動先後走進廣東省平遠縣、蕉嶺縣等地,來自旺旺中時、台灣TVBS、台灣人民報網等台灣媒體記者採訪直播各縣(區)的特色農產品和梅台休閒精緻農業,拍攝鄉村優美的風景、客家人文歷史,見證梅台合作成果,感受大陸鄉村建設新貌,推動梅台共同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助力鄉村振興。 台灣媒體一行在平遠縣臍橙基地拍攝。 活動期間,台灣媒體一行先後走進平遠縣李金平臍橙基地,蕉嶺縣建豐糧業、毛竹產業科研示範點和皇佑筆林場毛竹產業科研示範點,大埔縣萬川千紅蜜柚種植基地、蜜柚公園、密坑省級蜜柚現代化農業產業園、泰安樓,梅縣區鬆口大黃村豐收廣場、金柚產業園、古碼頭,梅江區愛麗絲莊園、老街等地拍攝直播。據目前統計,此行直播發圖文報導和視頻報導16個,流覽量20萬,評論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