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從斷捨離開始

(人生感悟)■ 孫小晨 1看過這樣一部短片。饑餓的女孩,只想尋找食物來填飽肚子。可等吃飽喝足後,她又想要一張溫暖舒適的床。當她舒服地躺在床上時,又想要一間自己的房子。等有了房子後,她又想有一輛車,想擁有各種傢俱、各種好看的裝飾品……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最後迷失在了追尋欲望的過程中。而回看最初,她只是想要一份食物填飽肚子而已。人欲望的閘門一旦被打開,就會不斷膨脹,沒有止境。許多人過得不幸福,總是不斷給自己增加負重,卻忘了自身能背負的東西,其實也是有限的。我們的一生,都在給自己做加法,但「加」得越多,負累越多,只會讓自己愈加迷茫。如果什麼都想要,到最後只會什麼都得不到。給生活做減法,才不會被物欲所「綁架」。 2聽過一個「三七法則」:一部高檔手機,70%的功能都是沒用的;一間大房子,70%的空間都是閒置的;屋子裡的物品,70%都是不會再用的……生活裡,很多東西都是無足輕重的,真正能派上用場的,往往只占少數。簡單比複雜更難,必須努力讓自己的想法變得清晰明瞭。生活裡的誘惑太多,與其把時間浪費在做選擇上,不如留出精力,專注一件事。減少人生中不必要的物欲,將生活裡70%無用的部分剔除,才能將真正有意義的30%修煉到極致。衡量一個人幸福的標準,不是看他擁有了多少,而是看他敢於捨棄多少。一位作家曾這樣講述自己年輕時的經歷。他在二十多歲時就進了一家大公司,五年後升職到了高管,管理著幾百名員工。拿著高薪的他,開始瘋狂消費,給自己換新車,給家裡置辦新傢俱,購置各種昂貴的奢侈品……可擁有的東西越多,他的日子卻過得越空虛,逐漸找不到生活的方向。朋友瞭解他的狀況後,給了他一個建議,讓他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將那些派不上用場的東西全部從生活裡剔除。在朋友的幫助下,他用了9個小時,將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打包在箱子裡,然後給它們貼了標籤。在接下來的21天裡,他每天根據標籤,只從相應的箱子裡,拿出需要的物品。三個星期後,他發現80%的東西都還在箱子裡,根本沒有碰過。於是他決定把這些東西都處理掉。在將所有閒置物品都送出去後,看著屋子裡簡單的陳設,他突然長舒一口氣,再也沒有之前的頹靡。 3他的朋友說:「我們都需要物質才能生存,但當我們把那些當作最重要的事情時,就會忽略我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只有將那些不需要的東西從生活裡清除出去,才能集中精力專注某一個領域,過上更幸福的生活。」生活就是這樣,正是有了反思權衡後的捨棄與放下,才會在庸常的物質生活外,邂逅更加迷人的精神世界。丟掉不重要的物品,扔掉看得見的東西,就能改變看不見的世界。成長,是給生命做加法,但一個人的成熟,是從學會減法開始的。當我們開始簡化自己的生活,清空內心的負累,就能洞見幸福的真諦。

紀念孔子誕辰2572年兩岸學界、文化界共辦禮樂祭孔典禮

〔本報特約記者 曹帥兵報導〕「千年禮樂歸華夏,萬古衣冠拜素王」。辛丑年八月廿二,西曆2021年9月28日,紀念孔子誕辰二五七二年,四海孔子書院禮樂祭孔典禮在北京市海澱區溫泉鎮隆重舉辦。來自兩岸學界、文化界等300餘人參加了活動,共同緬懷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為本次祭孔典禮發來賀辭。 本次活動由四海孔子書院院長馮哲做主祭官,三位獻官分別為北師大教授、博導、國際儒聯榮譽顧問郭齊家,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教授王名,台灣三一寰宇文化協會執行長楊慶亮。禮樂祭孔典禮採取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模式,充分發掘古禮,整個祭祀儀程參照傳統的釋奠禮進行,並在原有禮儀基礎上有所損益,融入大量現代文明元素,體現儒家「舊邦新命、日新其德」的精神。全部流程分為迎神、初獻、亞獻、終獻、送神五個環節。洪秀柱在賀信中表示,身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能忘記這個無比珍貴的文化身份。中華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與內涵,是兩岸共同的文化共識,也是我們要守護的共有精神家園。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同傳承中華文化,共同弘揚傳播中華文化。她希望網路時代的年輕人,進一步瞭解中華傳統文化,以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傳承的精神為底氣,做一個充滿自信而有尊嚴的中國人。據介紹,四海孔子書院舉辦祭孔活動,除表達對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紀念,同時也向民眾呈現出儒家的教育意義。因此,每年的祭孔活動被冠以「禮樂祭孔典禮」之名,旨在把儒家禮樂教化之精神傳達給更多的人。

梅派經典雲分享 中華文化薪火傳——兩岸青少年京劇文化線上交流會在泰州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龔常報導〕「梅香兩岸·京韻傳情」兩岸青少年京劇文化線上交流會,暨「青雲邀約· 暢享未來」蘇台青年雲分享會近日在江蘇泰州梅蘭芳紀念館舉行。兩岸京劇名家、泰台兩地京劇票友、青年學生以梅派京劇為紐帶,相聚線上上,交流中華國粹技藝,共敘兩岸同胞情誼。活動現場,台灣梅派傳人、京劇表演藝術家魏海敏通過視頻發來祝賀。魏海敏老師深情回顧了與梅派藝術和梅鄉泰州的不解之緣,並結合自身的學習和實踐心得,闡述了「梅派」藝術規範、創新、青春的特點,鼓勵兩岸青年學子能將梅派藝術繼續傳承下去,努力學習經典,更要勇於創新,將前輩大師不懈追求的京劇青春活力繼續傳唱下去。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天津京劇院實驗團團長王豔老師現場演唱了《謝瑤環》選段,國家一級演員趙華演唱了《趙氏孤兒》選段,藝術家們的深厚唱功和精湛表演,贏得線上兩岸戲迷票友的喝彩。泰州市梅派京劇名票李萍、孫波分別演唱《西施》《捉放曹》選段,唱得有板有眼。泰州梅派小戲迷李雪兒、徐笑微、孫安然、鄭鈺鑫等4位同學演唱的《穆桂英掛帥》選段,引得台灣的票友紛紛伸出大拇指點贊。台灣票友線上上說,泰州不愧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故鄉,京劇傳承工作做得好,梅派藝術後繼有人。台灣京劇名伶朱安麗演唱的梅派名劇選段《貴妃醉酒》韻味十足,讓梅鄉票友驚歎不已。台灣的孔玥慈、丁榮光、李紫研等老、中、青京劇愛好者先後演唱了《穆桂英掛帥》《天女散花》《鳳還巢》等梅派京劇經典唱段。台灣青年京劇愛好者孔玥慈今年25歲,自小學五年級學京劇至今,擅長青衣。在參加2017年台灣戲曲學院與天津戲校的「兩岸京苗劇藝培訓計畫」期間師從王豔老師,師徒兩人感情甚篤,經常通過電話、微信交流。活動中,師徒通過視頻意外「重逢」,隔著螢幕切磋演唱技藝,成為活動現場的一段佳話。 最後,在王豔老師的帶領下,台北、泰州會場的老、中、青三代京劇愛好者共同演唱經典曲目《梨花頌》,表達了對老一代京劇表演藝術家的緬懷,展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強大生命力。

第12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開幕

〔本報特約記者 高凱報導〕9月27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港澳台辦公室、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中國曲藝家協會、中國雜技家協會、北京市文聯共同承辦的「第12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在北京開幕。本屆論壇主題為「青年與中華文藝之未來」。 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張雁彬出席開幕式並講話。中國雜協駐會副主席唐延海,中國文聯港澳台辦主任董占順,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周由強,中國文聯港澳台辦副主任張錫海、李琦,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董濤,北京市文聯副主席剛傑,北京市文聯一級巡視員杜德久和50多名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青年藝術家、專家學者出席論壇活動。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是中國文聯開展內地與港澳台地區文藝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動,已成功舉辦11屆,為加強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交流、情感認同和文化認同,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升中華文化自信心、凝聚力作出了積極貢獻。本屆論壇將持續至29日。

九張機

(古韻詩詞)■朱元夕 一張機,天生舉動配殊姿,梨花淺笑心無計。斜陽不待,流雲淺水,只作彩雲稀。 二張機,纖纖素手弄漣漪,東園粉黛秋蟬翼。臨風獨立,千嬌百媚,一笑付長笛。 三張機,記得陌上贈新衣,道來媒妁言無忌,幽幽芳草,綠裙染碧,魂斷苦相棲。 四張機,青梅馬上顧相惜,點出軟帳紅顏戲。齊眉舉案,清歌舞劍,明月繞沙堤。 五張機,疾風驟雨卷軍旗,流離紅袖歸何地,嬋娟冷照,封侯宰相,花落與君離。 六張機,江天夜雪冷風急,經年寒意無人替。星河欲曙,此情難寄,君勿忘歸期。 七張機,柔腸寸斷洛城淒,藍橋流水煙花地。笙歌人醉,登樓祈盼,煙水路橫迷。 八張機,深閨淺院葬花期,芳華一日銷塵底。紅塵不復,餘溫盡散,空似恨別離。  九張機,遙思舊日兩相疑,而今白鬢君無覓。桃花紛落,青山白骨,縹緲怨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