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高峰論壇舉辦 以「文」會友促融合

〔本報特約記者 郭其鈺 葛銘銳報導〕為助推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在充分交流中融合發展,「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未來發展高峰論壇」8日在浙江杭州舉辦。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第三屆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徵稿活動已進入尾聲,今年10月將在浙台合作周期間舉辦頒獎典禮。浙江與台灣一衣帶水,文緣相容。浙江省台辦副主任周晁利介紹,當前浙江正全力打造東引台資高地和台青築夢家園,持續深化浙台各領域的交流合作,為廣大台青在浙江創業創新、追夢圓夢提供了廣闊舞臺和難得機遇,也為網路文學創作和兩岸文學交流提供了肥沃土壤和有力支撐。在兩岸企業家峰會現代服務業及文化創意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副召集人裘小玲看來,網路文學是最容易在兩岸年輕人之間產生共鳴的交流形式。「網路文學多以玄幻、科幻為主題,更容易得到兩岸年輕人的青睞。尤其是在各類文化產業IP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在兩岸青年間開展網路文學交流大有可為。」裘小玲說。據瞭解,自2017年以來,浙江已舉辦兩屆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該賽事讓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創作者在切磋中產生緊密聯繫,成為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發展的新平臺。針對2019年啟動的第三屆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大賽組委會負責人介紹,由於參賽群體主要為兩岸在校大學生,受疫情影響,組委會積極拓展「雲」端管道,在台灣賽區及時發佈徵文資訊和相關動態資訊,這些資訊已傳遞到台灣35所大學。

90後小夥5天繪出抗疫長卷 網友:佛山版清明上河圖

〔本報特約記者 笪越報導〕6月7日,一幅佛山版「核酸檢測上河圖」受到網路熱議。畫作以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核酸檢測場景為背景,136名醫務工作者為主角,其他人物還包含了工作人員、志願者和市民,總計345名。該畫的作者是居住在佛山禪城區的90後小夥陳志傑。因為被連夜展開的大規模核酸檢測場面所觸動,隨後他便花5天時間創作了這幅畫,用畫筆記錄下這座城市中廣大市民閃閃發光的瞬間。陳志傑告訴記者,他還特地將佛山當地那棵有著430年的榕樹畫進了這幅畫中,「它象徵著我們佛山抗疫的決心。」

在川台胞參加三星堆推廣主題活動:親眼見到發掘現場,太震撼了

在川台胞參加三星堆推廣主題活動 〔本報特約記者 川越報導〕隨著三星堆國寶不斷上新,富有傳奇色彩的千年古蜀文明再醒驚天下。在川從事文創相關領域的台胞日前獲邀參加了中華文化全球推廣之三星堆推廣主題活動。「親眼見到考古發掘現場還是第一次,太震撼了」。川台文旅交流合作帶頭人、台胞謝柏園曾兩次到訪三星堆博物館,與之前不同,此次活動他對三星堆考古發掘新成果、沉浸式夜遊三星堆的奇妙體驗嘖嘖稱讚。「這是全景式瞭解考古工作和文化傳承的最佳機會。活動讓我感到千年文明再次璀璨離不開高科技助力,三星堆文化與現代潮流文化的結合,讓文化傳承有了更好的載體,這就是文化自信與制度自信的體現」。同樣身為川台文旅交流合作帶頭人,台灣青年宓欣怡在深入瞭解三星堆考古成就後直言,「有了這次體驗,再看三星堆博物館陳列的文物,更有感,因為每件文物背後都凝聚了考古人許多艱辛的付出,太令人震撼和感動」。她還表示,參加活動的感受到今天都歷歷在目,「這幾天,我逢人就分享自己對三星堆考古新發現和文創相關的感受,用1400㎡的空間詮釋跨越4000多年的厚重巴蜀文化,這樣的體驗令人驚豔,親眼看見世界首次發現的青銅頂尊人像,還瞭解到青銅器上竟有蠶絲蛋白,更感歎古蜀文明和古蜀人的智慧」。未來,她期待能揭開更多三星堆之謎,並以文創為突破口,打造三星堆文化消費新場景,讓相關領域的台商有機會參與其中,傳遞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傳承創新。兩岸社區營造項目「少年老城」發起人之一、台胞黃柏鈴表示,三星堆文化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考「黑科技」在考古中的運用,以及大家對待文物的態度「令我發自肺腑地感歎與感動」。

「音樂開門APP」正式上線 助力兩岸藝術交流

6月4日,季風國際教育上線發佈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 〔本報特約記者 吳怡報導〕6月仲夏,一年一度的北京樂器展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盛大開幕。作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樂展之一,北京樂器展彙集國內外的高精尖品牌和企業,已成為樂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行業風向標。4日上午,季風國際教育上線發佈會在此舉辦。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客座副教授饒蜀行等國內外知名音樂家到場祝賀。據悉,季風國際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致力於兒童音樂啟蒙、少兒音樂素養、國內外考級、藝考考研、非遺傳承、泛音樂教育等領域。目前擁有「季風音樂APP」、 「音樂開門APP」學習平臺,設立「季風藝術團」,並研發了多門專業音樂課程,為音樂愛好者和教育者提供音樂課程、音樂產品、音樂活動及師資服務,並滿足多元學習和音樂體驗的需求。「音樂開門」APP的正式發佈,也標誌著季風國際教育正式進入音樂教育領域,為使用者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推動整個音樂教育市場發展。

「孫中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朱曉穎報導〕「孫中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5日在南京舉行,兩岸學者參與了研討。南京市政協副主席、民建江蘇省委副主委楊平在致辭中表示,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南京是中山先生締造共和的地方,南京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是中山先生奉安之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孫中山先生的夙願,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夙願,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夙願。他表示,此次「孫中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彙集了兩岸研究中山思想的專家學者、業界泰斗,期待此次會議通過對孫中山民生思想、國家建設、和平統一思想等研究成果的交流,共同探討民族復興的艱辛歷程,弘揚孫中山國家統一思想,揭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並期待以此激勵海內外華夏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南京大學副校長王振林表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和神聖職責。確保國家完整不被分裂,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意志,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在現場參會的中國國民黨黨史館原主任王文隆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表示,孫中山先生是兩岸同胞都非常敬重的偉人。參加這次研討會,他感受到兩岸學界對這位偉人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