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閩台合作辦學激發學生創作新靈感 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畢業展登場

〔本報特約記者 葉昕 洪偉晟報導〕5月25日上午,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2021屆本科生畢業展在廈門理工學院舉辦。本次畢業展,展出了該學院2021屆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等7個專業(方向),共379位本科畢業生所創作的上千件作品。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音樂工程與數位媒體兩大專業是以閩台合作辦學的形式開展。相較其他專業,在課程設計中,增加了引進台灣優質高校教師到校參與教學的部分。雖然當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台籍教授來廈授課面臨困難,但是台籍教師仍然堅持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遠端開展教學指導。作為本次畢業展的指導老師之一,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張伊揚老師表示,在閩台合作辦學的過程中,台灣院校跨專業教學模式,説明學生更好拓展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為作品設計帶來了新的啟迪。據悉,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現擁有1個國家級課程、3個省級金課、3個校級一流專業,學生獲得A類競賽一、二、三等獎20多項,今年還有22位同學考取碩士研究生,創下該學院創立以來的新歷史。

「兩岸品茗,一味同心」 兩岸茶人在北京以茶會友

〔本報特約記者 楊淑君 羅鑫報導〕5月26日,第三屆海峽兩岸社團聯誼會——「茶之緣」兩岸茶人交流會在北京舉辦,京台兩地茶人以茶會友,分享精彩茶事。觀茶藝、賞茶樂、共品茗……交流會以「茶之緣」為主題,來自兩岸12家社團、京台兩地的茶企代表等80餘人圍繞兩岸茶產業、茶文化、茶藝術、茶科技等話題開展互動交流,共話茶產業高品質發展。北京市茶業協會會長白文祥表示,兩岸茶文化同根同源,做大做強茶產業是兩岸茶人共同的目標和心願。兩岸茶企、茶人應當創新合作模式,以「茶」促融、以「緣」促融,促進兩岸產業的融合發展。「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的一條紐帶,一座橋樑。」中華茶人聯誼會秘書長孫蔚說,未來將繼續發揮平臺作用,為兩岸茶業蓬勃發展、中華茶人間的密切交往作出貢獻。台灣中華茶文化學會理事長范增平通過視頻的方式,回顧了以茶為媒結緣北京30多年的親身經歷。「兩岸品茗,一味同心。只有兩岸茶人擴大交流、通力合作才能促使茶文化開出美麗的花朵。」范增平說。活動現場,中央音樂學院台生張慧敏、楊孟姺用中華傳統樂器古箏和琵琶演奏了《曉霧》與《虛籟》。伴隨著優美的茶樂,兩岸茶人細細品嘗了京台兩地的茶品代表茉莉花茶與烏龍茶。據悉,兩岸茶人交流會作為海峽兩岸社團聯誼會系列活動,已連續舉辦了三屆,逐漸成為兩岸茶產業、茶文化交流的平臺。

有趣的電影名56部

(奇聞趣事)■ 付天興 丁風風是《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他《異想天開》,想做個《少林俗家弟子》。在《早春二月》辭別《野山》,口袋裡揣了兩毛錢,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 在《代號213》的《小街》,他看到了一尊《神秘的大佛》,以為這是《末代皇帝》的塑像,馬上采上二十朵《苦菜花》敬獻。忽遇途徑此地的《南拳王》問路:小帥哥,去《上甘嶺》咋走?我去找《京都球俠》,他們在那訓練。丁風風自稱比《佐羅》還厲害,是《義俠佐羅》,其實並不仗義,他覺得被打擾,狂吼:《真是煩死人》,你沒見我在追憶古事,緬懷先烈嗎? 說完,顧自離去。 路途實在艱辛,口渴了,喝口《老井》中的涼水;肚餓了,偷吃點地裡沒熟的《紅高粱》。有一天,當《紅日》剛剛升起的時候,他聽到了《索倫河谷的槍聲》,他嚇壞了,以為這是《林則徐》在《追捕》他,三十六計跑為上,他慌忙在破粘帽上別了一枚《閃閃的紅星》,又托《阿Q》從《董存瑞》那借了套軍服,喬裝成《新兵馬強》,學著《第一滴血》裡蘭博的樣,駕駛著坦克《鐵甲008》,準備先到《海市蜃樓》去避避風。再找機會給正在《抓壯丁》的好友《小兵張嘎》發個《永不消逝的電波》,《等到滿山紅葉時》一同去練武。 《海霞》的景色是迷人的,但望著《一江春水向東流》般的波濤,丁風風內心又不能不惆悵,眼裡佈滿了《淚痕》:是啊,先師《霍元甲》被毒死過早離開了,連《人證》也沒留下,雖說《阿信》在《法庭內外》都咬定是日本人幹的,但她畢竟不是《檢察官》。再師《武松》又因《漂泊奇遇》成為了《流浪者》,由於受人支使,參與制造了《405謀殺案》。《瘋狂的代價》是被逮捕了,此時他正和《咱們的退伍兵》一起坐在列車上。 英國著名作家《大衛科波菲爾》剛寫完《魂斷藍橋》就登上這趟列車來採訪。《今夜有暴風雪》,列車過《卡珊多拉大橋》時可要當心,因為橋東一裡曾發生過令人不解的《梅山奇案》,至今未破,因為這樁《世界奇案的最後線索》已經斷了,據說那是《基督山伯爵》《復仇》的地方,神秘得很。 

痛苦與快樂的能量守恆

(抒情散文)■曹興琦 痛苦,身體或精神疼痛苦楚之謂也;快樂,精神愉悅開心高興之狀態也。前者,人之所惡;後者,人之所欲。可不管是惡還是欲,痛苦與快樂都將會伴隨人的一生。有時候筆者就在想,這痛苦與快樂難不成真的有定數?可如果有定數的話,為何有些人卻在歷經苦難的時候還能快樂得起來呢?思來想去,便突然想到了以前學過的能量守恆定律,總量守恆,能量轉化?果如此,一切皆迎刃而解矣。 眾所周知,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即: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而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總量保持不變。也就是說,自然界存在不同形式的能量,而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這個轉化是通過做功來完成的。某種形式的能量減少,一定有其它形式的能量增加,且減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原子核內部,只要有能量轉化,就一定服從能量守恆的規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恆定律一直都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善用者,積極轉化;不善用者,消極轉化。不管是積極轉化、消極轉化,還是轉化多少,其總量是不變的。按照這一定律推解,一個人的痛苦與快樂亦當如此,即:總量恒定,轉化不定。痛苦多了,快樂就少;痛苦少了,快樂就多。這其中的轉化不是自由自在的,而是通過做功即修心來實現的。一個人如果能修出一顆清明平和的心來,痛苦也能轉化成快樂。反之亦然。 其實,人的痛苦大多來自於層出不窮的欲求,雖說人活著不能沒有欲求,可欲求一旦超出了自己的才能,就必然會產生痛苦。而要消解這種痛苦,方法不外乎兩種:要麼通過學習提升才能,要麼通過修心克制欲望。提升才能實現欲求就會快樂,克制欲望學會放棄也能快樂。關鍵還是要看自己如何去抉擇。畢竟每個人的境況都不大相同,只要自己覺著合適,就應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功,進而把痛苦轉化成快樂。 能量守恆定律一再告訴我們,痛苦與快樂的總量是恒定的,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痛苦的增加意味著快樂的減少,快樂的增加也必然意味著痛苦的減少。我們能做的、要做的,就是如何樣實現它們之間的轉化。一般而言,要實現這種轉化,必然存在得失取捨,一個人想要得到多少東西,一定意味著他最終捨棄了多少東西。換句話來說就是,每一件得到的東西,都是用失去的東西換回來的。這個「換」不是簡單的交換,而是實現轉化必須付出的代價。 想想看,如果痛苦可以通過簡單的交換就能獲得快樂的話,那麼誰還願意去接受痛苦呢?更何況痛苦加身原本就不存在願不願意的問題呢?退一步說,即便有所謂的願意,那也只不過是以積極的心態磨礪自己應對痛苦罷了。說到底還是得通過做功來減少或消解痛苦,獲得快樂。所以說,當一個人的痛苦多於快樂的時候,就一定是自己把快樂悄悄地轉化成了痛苦,僅此而已。 能量守恆,此消彼長,如意人生,須放眼量。唯有積極應對痛苦,痛苦才不會久長。只要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遵從規律,必然就能身心俱康!過去,我們常說,蒼天有眼,天道長存!何為天道?自然規律就是天道!按照規律做事,就能刪繁就簡,事半功倍;依據規律活人,就能減少苦難,愉悅精神。而能靈活運用規律的人,就一定會擁有開心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