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側記:心香一炷祭軒轅 兩岸同胞根葉連

〔本報特約記者 張一辰 楊英琦報導〕「我是第一次參加黃帝陵公祭典禮,內心的情感難以言表,作為炎黃子孫,要懂得慎終追遠。」兩岸統合學會執行長鄭旗生難掩激動之情。 圖為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5日在陝西黃陵舉行。 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以下簡稱:公祭典禮)5日在陝西黃陵舉行。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代表當日在橋山之上拜謁黃帝陵,表達慎終追遠的虔誠心意及對中華民族復興的祈盼。鄭旗生祖籍福建建甌,「追根溯源」一直是他心中最難解的故鄉情。「我的先祖從建甌遷到安徽,再遷到南京,最後從南京遷到台灣。我曾經進行過一次『尋根之旅』,但是從建甌再往上尋,就斷了線。」鄭旗生言道。「我經常教導我的孫輩,告訴他我們來自哪裡,炎黃子孫無論在何處都同根同源。等他長大了,希望他能夠將我的『尋根之路』走完。」鄭旗生坦言,兩岸的交流首先要互識、互信,要有共同的歷史觀、文化觀,進而讓華夏兒女的文化與傳統得到傳承。《史記》載:「黃帝崩,葬橋山。」橋山因山形像橋,故而得名。站在橋山祭祀廣場,台灣陝西聯誼會會長曹長齡的「認祖歸宗」之情愈發強烈。曹長齡祖籍陝西西安,1987年「登陸」,2003年開始常駐北京,從事經貿、文化、公益交流20餘年,積極為兩岸企業互信、交流與合作搭建平台。「兩岸一家親,齊心促發展。」曹長齡表示,台灣的企業如果有意願來大陸發展,台灣陝西聯誼會將為其提供資金、管道、資訊,甚至是銷路,從而幫助台企在大陸立足。「我相信每個中華兒女都有前來祭祖的意願,因為這是我們的祖先,大家在這裡更能體會到血脈相連、手足相親的深厚情懷。」曹長齡說。據統計,全球華人規模性地「重返黃帝陵」尋根祭祖始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多年來,前來拜祭黃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已逾百萬人次。連戰、吳伯雄、宋楚瑜、鬱慕明、蔣孝嚴、洪秀柱等台灣知名人士都曾率團到黃帝陵謁陵祭祖、參與清明公祭黃帝典禮。「我們往往是凌晨出發,路上吃些提前備好的早餐。」多次參加清明公祭黃帝典禮,成都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高錦樂早已對活動流程熟稔於心,「在黃帝陵前燃一炷香,敬仰追思之情心中流淌。」從台灣來到成都28年,高錦樂仍常想起兒時與爺爺同祭祖先的感受。「當我長大後回到故鄉,與爺爺口中描述一致的風土人情使我感到非常親切。雖然陝西不是我的祖籍,我卻總是懷著同樣親切的心情來到黃帝陵。」高錦樂說,因為這裡是炎黃子孫「共同的根」。「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每年的公祭典禮成了我們情感的牽絆,也因此拉近著華夏兒女的『距離』。」高錦樂認為,公祭典禮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意義,參與其中的「體驗感」能帶來更多的文化認同。對兩岸同胞而言,黃帝陵既是地理符號,更是精神座標。

「2023聲在中國.中國大學生音樂藝術節」正式啟動

〔本報綜合報導〕3月31日,「2023逐夢.青春丨聲在中國.中國大學生音樂藝術節」啟動儀式在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正式舉行。據瞭解,「中國大學生音樂藝術節」賽程設置中國大陸海選、城市賽、半決賽、總決賽及共創盛典五個階段。將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逐步覆蓋大陸3000多所高校、超4000萬大學生群體,通過多管道跨界傳播、跨屏呈現,邀請廣大網友與觀眾一同共賞音樂藝術之美。會上,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裡分享了大學生音樂藝術節指定藝術吉祥物「大紅兔」的設計理念並向活動主辦方贈送書法作品。「大紅兔」是由徐裡與中國美協副主席、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群,中國美協理事、中國國家畫院雕塑委員會主任王藝,中國美協會員工作處處長馮令剛共同合作完成的一件當代藝術作品。作品主體是一隻身著航太服的中國兔,表情自信果敢、活力無限,充滿了時代感、時尚感。

「家裡出了個世界冠軍!」

■本報特約編輯 李以純 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在法國閉幕。中國代表團獲6金、7銀、7銅共20枚獎牌,冠的項目包括食物雕刻、資料處理、美髮按摩鉤針編織和刺繡。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又稱特殊職業奧林匹克國際殘疾人展能節,是水準最高的世界性殘疾人職業技能賽事。在我國的參賽隊伍中有00後,也有70、80後他們都有一顆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工匠心。6歲聽力神經斷裂00後小夥這次拿回一枚沉甸甸的金牌2002年,鄭雲海出生在杭州西湖區雙浦鎮。6歲時因為意外,加上醫治不及時,導致聽力神經斷裂,只能靠戴助聽器才能正常交流。雖然常常陷入在無聲的世界中,但是鄭雲海很喜歡搗鼓家裡的機器玩具,基本都被他拆過一遍。他對線條、對空間也有感覺。喜歡畫畫的鄭雲海家裡日曆反面的空白,都被他用水彩筆劃滿了一張又一張。「那個時候,想長大了當發明家或藝術家」正是從小練就的繪畫功底,給如今的鄭雲海打下了一個基礎。 金牌獲得者鄭雲海 初三畢業,鄭雲海入讀杭州第一技師學院中式烹飪專業。一次校園開放日,鄭雲海在烹飪專業的技能展台上看到了一隻只用胡蘿蔔雕刻的鳥,一朵朵用心裡美蘿蔔雕刻的花深深被吸引。可是當他自己上了食品雕刻課後,才發現食品雕刻並沒有他想像中那麼簡單,於是他就苦練基本功。比如,雕刻一朵月季花,需要練習握刀的手法、下刀的深度。花瓣的層次感,為雕刻出一個很好看的花心需要一遍遍嘗試,從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經驗。前前後後花了兩周時間,鄭雲海終於雕出一朵非常逼真的月季花。「切到手是常有的事,那段時間感覺手上無時無刻不貼著創可貼」。 鄭雲海抓緊訓練中 堅持不懈地訓練和扎實的基本功,讓年輕的鄭雲海成為了領獎台的常客,而這一次是鄭雲海第一次代表中國出戰。近兩個月的集訓,每天鄭雲海都會進行8個小時的模擬比賽訓練。「越臨近比賽訓練越多有時從早上六七點一直練到晚上八九點」。一輩子堅持做好一件事她們希望大家都能更勇敢和鄭雲海一樣80後的王曉珍、70後的胡春芳也在堅持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用自己精湛的手藝創造美好的生活。1980年出生於淳安的王曉珍,出生便聽不到聲音,8歲時為了能更好地立足社會並養活自己,她選擇學習理髮,從此一把飛舞的剪刀就成了她無聲世界中最美的音樂和旋律。在之後的學藝中,王曉珍憑藉自身的聰慧和不懈的努力,理髮手藝日漸精湛,不僅有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顧,也在殘疾人技能比賽中獲得無數的榮譽。 王曉珍比賽中 1975年出生於蕭山的胡春芳,這次拿到世界冠軍的項目是鉤針編織一根針、一條線。胡春芳說編織帶給她精神上的享受,而鉤針編織這門藝術更需要她學會對自然美、生活美的理解。30餘年無數條細線在她手中彙聚成一件件飾品並擁有了靈魂和生命。從小就有一種不服輸的韌勁在這個項目裡他完成了大滿貫陳良傑,獲文本處理項目金牌。1986年出生於嘉興平湖,聽力殘疾。從小就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認真學習文本處理技藝。曾多次獲得浙江省和嘉興市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文本處理項目第一名並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浙江省技術能手」稱號。 浙江省技術能手陳良傑 此次,他在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上摘冠,也使得他實現了電腦文本處理的大滿貫。為刺繡跨越近4000公里 通過不斷堅持,最終奪得冠軍「這是我根本就沒想到的,我妻子能獲得這項大獎,與她平日裡的興趣、努力、堅持密不可分。我為我的妻子驕傲。」3月27日,在得知妻子布雲秀獲得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刺繡類金獎的喜訊後,布雲秀的丈夫陳亭錄感慨萬千。陳亭錄與布雲秀是高中同學,後因彼此瞭解,兩人結為夫妻。上學,時布雲秀就對裁縫有著一定的愛好,婚後陳亭錄的衣服都是布雲秀自己做的。 刺繡類金獎刺繡類金獎獲得者布雲秀 2009年,布雲秀參加了鎮裡舉辦的刺繡培訓班。第一次系統學習到了刺繡技術,此後布雲秀就對刺繡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蘇州刺繡老師的技藝精湛,布雲秀產生了自費去蘇州學習刺繡技術的想法。然而,布雲秀家的生活條件和狀況不好,但陳亭錄還是選擇了支持她。我的想法就是不管多難,我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家裡照顧好,解決她的後顧之憂。萬萬沒有想到她能一直堅持下來,並對刺繡產生了自己獨特的想法。蘇州刺繡老師在瞭解到布雲秀情況後,免除了培訓費用。去蘇州學習的一年,布雲秀租住在一間沒有窗戶的毛坯房裡,條件非常艱苦。有一段時間,布雲秀的頭髮大把大把的掉落,這是因為當時她的刺繡技術到達了瓶頸期,始終無法突破,導致壓力太大患上了神經衰弱,而布雲秀卻仍然咬牙堅持,晚上帶著頭燈鑽研刺繡技藝,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摸索,布雲秀的刺繡技術有了質的飛躍。之後她多次獲獎,在2018年被評為新疆工藝美術大師,2020年被評為伊犁州級非遺錫伯刺繡代表性傳承人。最終她在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了刺繡類金獎        。在不同的賽道,他們都在拼。一生堅持做一件事,也做好一件事,是他們交出的人生答卷用自己的努力克服先天的不足。他們的精神始終閃耀著傲人的光輝。

台灣媒體人「大陸尋奇」

〔本報特約記者 丁思報導〕記者29日從甘肅省台辦瞭解到,在甘肅歷時近半月拍攝的台灣「中視」《大陸尋奇》節目組近日完成所有攝製工作。此次拍攝記錄了甘肅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歷史非遺、民俗文化、美食特產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旨向更多的台灣同胞全方位介紹甘肅,讓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瞭解、喜愛甘肅。據甘肅省台辦介紹,《大陸尋奇》自1990年8月開播,迄今逾30年,該節目始終以精緻的質感、豐富的內涵記載大陸各地自然美景、歷史古跡、人文風采,以及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變化等內容,至今仍廣受台灣觀眾的喜愛,收視率長年居高不下,是台灣「中視」最悠久、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截至目前,該節目共推出1900餘集,堪稱台灣地區最具代表性、「最長壽」的有關大陸自然人文體驗節目。3月13日至24日,該節目組深入甘肅省酒泉市、嘉峪關市和白銀市,走近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萬里長城西端起點「長城第一墩」,探訪了甘肅剪紙、皮影、西部美食等多彩甘肅背後的故事,向外界介紹了文化底蘊深厚、不斷發展的新甘肅。甘肅省台辦高度重視本次拍攝,從拍攝內容準備、計畫拍攝行程、拍攝方案完善、各類資源協調、後勤物資保障等方面積極做好籌備工作。此次拍攝製作完成後,該節目預計於2024年在台灣「中視」無線台、「中視」HD台、「中視」綜藝台、中天綜合台和各大網路平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