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兩岸題材舞台劇《尋味》在京首演 譜寫悲歡離合歲月之歌

〔本報特約記者 應妮報導〕兩岸題材舞台劇《尋味》正在京進行首輪演出。精巧的場景、細膩的情感、娓娓道來的故事為觀眾獻上了一曲歲月之歌,個人命運的沉浮與一幅幅悲歡離合的群像在舞台上緩緩展開。故事從1949年開始,24歲的李金標隨國民黨第177師北平團來到台灣。直至1992年夏末,67歲的他才帶著兒子李光啟、兒媳楊淑萍與長孫李明維回到幼時生活的北京胡同。這是一次特殊的歸家。無情的歲月給分離的兩岸人民留下了無窮淚水,豁裂的傷口之痛伴隨了許多人一輩子。兩岸母子、兄妹、朋友的深情在歷史中產生碰撞,但血濃於水,兩岸本親,最終,愛讓一切誤會衝突都將渙然冰釋,人物得以回歸本真。舞台劇《尋味》由北京市文聯主席陳平擔任總策劃,著名劇作家、電影導演、教授龔應恬及中國台灣著名導演李宗熹聯合編劇,李宗熹擔任導演、國家一級舞美設計王辛剛擔任舞美視覺總監、「舞台魔法師」黎仕祺擔任舞台設計顧問,「詩人歌手」周治平擔任主題曲作曲,彙集兩岸知名主創團隊共同打造。導演李宗熹表示,這部作品沒有宏大的敘事,更多的是日常生活點滴,它是通過情感的流動來拉近演員和觀眾的距離,也拉近兩岸同胞的距離。該劇彙集兩岸優秀演員中國台灣影視男演員李志希、知名演員曾黎、中國話劇金獅獎獲得者王毅、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話劇團副團長唐麗華及來自兩岸的實力派演員劉毅軒、高奇佑、林芷綾、吳昊、柴仲思、甯彤、韓玖諾、陳久龍、劉暢、薛硼、白博、楊峰、王馨婕、郭馨濃、韓金等。演員李志希是京劇世家,父親李環春在北京出生。他稱自己「根在北京」,「當年200多萬人漂流到台灣,後來又有了後代。我一直想著要回來,這是我的情懷,我要為我的祖國、我的家鄉做貢獻。這部舞台劇可以吸引大家對於這個群體的關注,我很希望這部作品能夠巡迴公演。我常常告訴我的孩子,你的家在北京。我們要以身作則,教育後代不能忘根。」在劇中飾演兒媳楊淑萍的演員柴仲思說,因為劇組常有兩岸演員要扮演對面角色的情況,所以大家會互相教當地口音,擔當彼此的台詞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演員們齊心協力、互相幫助,真正做到了兩岸一家親。據悉,該劇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專案,將在國家話劇院劇場演出至3月26日。

國寶有靈.文物周曆

〔本報綜合報導〕本期《國寶有靈.文物周曆》的主角是「玉神人•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因發現於湖北省天門市石河鎮而得名,距今4600-4000年。其玉器頗具特色,以工藝複雜精美的減地陽紋著稱於世。此件玉神人屬於圓雕,玉質黃綠,保存完整,被認為是古代巫師在做法時的形象。史前玉人形象在考古中有不少發現,但多為人首造型,全身像少見,後者僅見于紅山文化和安徽含山淩家灘遺址中。如此像造型之完整、品相之上佳,玉質之潤澤實屬罕見。現存於上海博物館,此件玉神人也曾一度作為上海博物館的標誌圖案,足見其珍貴。

首屆海絲泉州文學周開幕 文學大咖齊聚古城

〔本報特約記者 吳冠標報導〕3月26日,第一屆海絲泉州文學周在泉州莊正故居啟幕,眾多文學大咖共聚泉州,開啟一場文學盛宴,讓文學之光與世遺古城、海絲泉州交相輝映,助力打造「宋元中國.海絲泉州」文化品牌。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屆東亞文化之都和世界遺產城市,泉州歷來重視文學事業發展。據悉,本屆海絲泉州文學周期間還將舉辦「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叢書發佈會暨李敬澤散文分享會、「藍星詩歌之夜」和一系列講座、論壇、采風活動,邀請大批詩人、作家、文學工作者、文學愛好者共用此次文學盛宴。

春天,別來無恙(組詩)

(現代詩歌)■馬駿斐 梅花醒了 誰在路口喊醒了那朵夢中的梅花一抹羞紅染上她的臉頰不諳風情的歲月已在遠方消逝寂寞的身影冷峻的面孔留給蒼白的回憶為伊嬌羞讓春風酥軟你的情懷俏也爭春只等你的一次回眸打開她藏匿已久的等待  春風拂面 在初春的原野我相信一縷春風的力量它會酥軟一塊石頭的內心讓愛起死回生這東來的天子神光拂面讓無情的歲月立地成仙輕撫一下我心中那片沉寂的土地吧我要那一點點的愛綠滿天涯  春水蕩漾 用你的尾翼探一探這樣的情感有多深有多清澈有多柔一波一波地融去冰霜和冷漠在春天的河道上我已春情難奈不再需要你深深地潛入你的每一次小小的遊弋都會在我的表情裡留下波紋和甜蜜的傷害  柳色青青 不要說我蒼老二度春風裡為你重染青絲為你浣洗  為你婀娜為你老樹新枝千萬年的風韻猶存我已青眉如黛那億萬朵心蕾結成珠鏈請用你的一池柔情為我浸潤

問春

(抒情散文)■方華 「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裡……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裡……」走過一座幼稚園,聽到小朋友們正在唱著這首《春天在哪裡》,心有所動。日日行走在鋼筋水泥的城堡中,雖不見春風楊柳萬千條,卻已是拂面不寒楊柳風;雖難曆睹春江水暖鴨先知,卻在過手不寒的自來水裡,感覺到了遠方的那面湖泊該是一片氤氳生機了。城市的道邊樹一般都是四季常綠的樟樹、萬年青之類,行履匆匆,是很難發現枝葉間季節的變化的。城裡的人更多的是憑氣溫的升降來感知時令的更改。比方春天來到我身邊的這個城市,人們最直覺的感知,是愛美的姑娘小夥們早早地脫去了臃腫厚重的冬裝,花枝招展地在生活的T型臺上展示著青春與靚麗。然而,越來越加快馬力的生活很難讓人減速,緊張的工作學習間隙,我們偶在城內的公園、綠地裡欣賞一下人工雕琢痕跡太濃的春天,像一隻只風箏一般,被一根無形的繩子牽著,在一方藍天稍稍釋放一下負重的心情。至於青翠的山林、湖水的倒影,往往是出現在記憶和文字的描述裡了。宋時,吳越王錢鏐思念回臨安探親的王妃,但時值春暖花開,於是身居杭州城的錢鏐在給愛妃的信中寫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也。」是啊,刻骨之愛也難抵消受春天之寶貴啊。「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於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沿著朱熹的這首《春日》踏入原野,去探訪春天。出城,進入久違的鄉村。東風拂面,空氣清新,城市裡的緊張、壓抑與沉悶一掃而盡。明媚的陽光,讓深鎖的心產生騷動,身上的冬裝就有點穿不住。於是敞開衣襟,讓恣意的春光撲入胸懷。春天的腳步好像比我的問春之心來得緩慢些。三月的原野還未見萬紫千紅,但坡上的麥苗兒青翠,埂邊的柳條兒嫩綠,地間的油菜頭上也泛出一抹金黃。放眼望去,一壟壟充滿生機的田地,像是季節發表在春天這本綠封皮刊物上,一首錯落有致的現代詩句。想像中,春,就似一位剛梳妝打扮好的嬌嬌新娘,乘著一隻花團錦簇的舴艋舟,早被暖風卸了所有的愁緒,載滿倉喜悅的綻放,在我身處的江北停靠。春的腳步如此款款蓮蓮,春的身段如此柔柔軟軟,以至我在鄉間的小道上搖搖擺擺,有點把持不住自己的行走。這時候,就與一樹杏花猝然相遇在村頭,像一個從《聊齋》中走出、負笈趕考的書生,在芳草萋萋的路口,與一位狐媚的女子相遇。如此的素潔,如此的燦爛,如此的迷人,如此的芬芳襲人,一個春天的故事就在我的心頭展開。春天,這樣一場美妙而偉大的愛情,誰不願為此拋棄幾千年苦守寒冷與孤獨的修行?「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想葉紹翁當年《遊園不值》,是何等的失落,而一枝出牆的紅杏,勾起了多少懷春的情愫。於是學小杜,向澗邊的牧童問路,落腳於山坡上的農家酒店,雖無杏花掩映,卻有綻放的心情。先品一盞溪水沖泡的香茗,再沽一壺店家自泡的棗子燒,就兩碟野味土色,與友人品春光、話桑麻、舒胸意、和平仄,其樂融融。忽有鄉音俚曲從半山處傳來,在嫋嫋的音律裡心蕩神馳,微醺的雙眼裡就恍惚看見,腳下的那片桃花林,花骨朵們騷動不安,她們急切地要把一個春天,完完全全地打開。耳畔又響起孩子們的歌聲:「春天在哪裡?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裡。看見紅的花呀,看見綠的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春天在我們的眼裡,是紅的花綠的草,是鳥聲婉轉山翠湖青。但有多少人在春天挨近我們身邊時,仔細凝視過草葉的生長、認真關注過花朵的綻放,屏息聆聽過大自然的歌唱?由此感慨,其實真正的春天是在我們的心裡啊。給生活一次鬆綁,讓思想一次放足,憑心情一次飛翔,心田的阡陌之上便花開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