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在陝西榆林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鄒競一報導〕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於2月16日至20日在陝西省榆林市舉行,年會以「打造非遺年度名片、綻放非遺絢麗色彩」為主題,包括開幕式、非遺展演、非遺論壇等活動。來自陝西、山東、河南、四川等地近200個非遺項目、400餘位非遺傳承人相聚榆林,遊客可以品各地非遺美食,觀各地非遺風情,賞中國傳統技藝,購特色非遺產品。據瞭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是大陸非遺一年一度的工作展示盛典、創新傳承盛會。年會將積極推動舉辦地找准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方式、非遺資源的創新轉化方式、旅遊發展的文化融合方式,助力各地更好展示傳統文化的歷史厚重感、文化創意表達的時代活力感,努力實現開好一次年會,形成一套創新經驗,留下一個非遺場景,打造一個旅遊熱點。

心態對了,人生就順了

心態年輕看過一句話,「有些人20歲時,就顯得垂垂老矣;而有些人80歲時,還快樂活潑。」這說的就是心態帶來的差距。所謂年輕,不只在於年齡,更是一種心境。我們不能把時間留住,但可以試著把年輕的心態留住。每天都過得比昨天更精彩一點,自然也就快樂得多、歡暢得多、有活力得多。所以,人不管到哪個年齡,心態都很重要。心態年輕了,人就年輕了,生活才會充滿趣味。心態樂觀擁有樂觀的心態,就擁有了快樂的源頭活水。面對困難,樂觀是驅散陰霾的一把利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難免會遇到一些煩惱和壓力。別太為難自己,時光會融化紛紛擾擾,你只需多想好事,保持好的心態,帶著微笑向前奔跑,陽光自會如影隨形。當你的心態越來越樂觀,你才能在平凡處發現美好,把生活變得繁花似錦、風和日麗。心態寬和常言道:「待人寬一分是善,待己寬一分是福。」心態寬和,才能遇見幸福。心態寬和的人,心胸廣、度量大、見識遠。他們總能夠看到事物好的部分,寬慰自己,鼓勵他人。與人相處時,不要太計較,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寬容體諒。寬和,看似是體諒別人,其實是疼愛自己。把心放寬,腳下的路也會越來越寬。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下)

■本文撰寫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之《我不是「呷教」的和尚》 星雲大師說,人在世間上,最重要的就是吃飯,所以「呷教」,也是為了生活,為了吃飯。但是,他最擔心、最害怕、也最悲傷的事,就是出家人只有出家人的形象而已,理光頭、穿袈裟,「寄佛偷生,靠佛吃飯」,內心卻完全沒有佛。 出家人「寄佛偷生 靠佛吃飯」 佛教還會有未來嗎?「我像個出家人嗎?」這句話,是每一位佛弟子,時時要不斷自問、不斷三思的問題。 (圖/翻攝自人間衛視,下同) 如果出了寺院就更換便服……1.吃煙、喝酒、唱歌、跳舞,像出家人嗎?2.到餐廳喝酒,吃魚、吃肉,像出家人嗎?3.上街購買名牌、聚集財富,像個出家人嗎?4.隨意胡鬧、遊戲,像個出家人嗎?5.跟人打架、罵人,像出家人嗎?6.不知道佛是何名,不知法是何義,不知僧是任務,能像個出家人嗎?7.不知道三寶是何義,五戒不持守,十善不奉行,六度更不知道,能像個出家人嗎?8.心中沒有佛法,又怎麼能像出家人呢?如果我能接受六和僧團的領導,與眾和合相處,我像個出家人。我能可以遵守戒法、清規,我像個出家人。我能夠素食,我的僧袍整齊,我能持守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謂三壇大戒都能奉行,我能像個出家人。出家了,身受常住照顧,只要飯食溫飽,安分守己,少欲清淨,不就像個和尚了嗎?我能可以記住要令眾生歡喜,讓佛法增加光榮,我像個和尚;或者我沒有學問、沒有智慧,但我可以用勞力、用慈悲、用真心,來供養眾生、供養佛陀,我像一個和尚。每天精進閱藏、拜佛、傳道、傳播佛法事業,沒有不當的嗜好,沒有違背於佛法的邪見、邪思、邪行,我都沒有,我像個出家的佛門弟子。 今天如果中國佛教總會,把百萬以上的僧侶集合,重新考試,能有多少像個真正的出家人呢?這許多不像出家人的人,在佛門裡「寄佛偷生,靠佛吃飯」,佛教還會有未來嗎?所以現在,我們要喚醒所有佛教的出家弟子,來做一個自我反省、自我檢討:想一想,自己像是一個出家人嗎?要知慚愧、要知苦惱 心乃能接納佛法如果像一個出家人,就不可以經常返回俗家,不可以再吃葷腥魚肉,不可以再穿俗裝,不可以收受社會的供養、紅包。只要能安住在寺院裡拜佛、修行、隨眾服務,無我無相,佛事如法,把佛門莊嚴起來,即使在寺廟裡沒有外出,供養也會隨之而來。在佛世時,比丘外出托鉢乞食,同時把佛法弘揚給社會大眾。信徒布施供養,出家人說法利眾,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今日的佛教,信徒大都熱心供養,我們的僧眾有像個僧眾嗎?能受得起供養嗎?要知慚愧、要知苦惱,在《佛遺教經》裡面,佛陀不斷警示我們當自摩頂,告訴自己:「我已經出家了。」自己要修學佛法,要精進為道,要知道慚愧,所謂「慚恥之服,無上莊嚴」,我要能知道苦惱,自己才會對別人尊重;自我謙卑,心中才能接納佛法。 我們如果想著要求發財,要求榮華富貴,社會上的工廠、企業等事業機構,都可以去從事發展,不必「寄佛偷生」。受信施的供養多了,將來如何還人家呢?何必到受苦受難時,才知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假如懂得學習佛菩薩的修行法門,就能在「因」上避免,不會違背佛法行事。吾日三省吾身 「因果」會管的所以,今天寄望我們這些新出家的弟子,至少要能五年學戒,五年苦行,然後才可以聽教參禪。安住在叢林大廟學習,十年之後,才能走出山門;不能剛出家,就穿著僧衣到處招搖,雖說國家的法律不會管,警察也不會管,但因果會管的,在袈裟下失去人身,是多麼可嘆啊!「我像個和尚嗎?」不必每天做早課、晚課,能可以把這一句話,早上念十次,晚上念十次,用真心來反省,用真心來和這句話相契合,至少能可以有「我為佛教」的這一點發心,這也是助佛弘化,也才像個佛門弟子,才像一個出家人。我要像一個出家人,我走路要走得端正,我說話要說善言慈語,我要能和人相處,我能慈悲愛眾,我能可以給人歡喜、給人尊重。想到鸚鵡銜水,想到佛陀過去生中布施眾生、不逆人意的這許多善行,我們能盡到百分之一嗎?我們每日的行為,也要能像儒家「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願來生繼續做和尚 做好一個出家人 我從幼年出家, 現在已經年老病殘,但我這一生中,不只問自己百千萬次,我有像個和尚嗎?我吃飯的時候,食存五觀,不揀精粗,不分好壞,我都能很歡喜、感恩的吃飯,我想這樣才像個和尚。我每次走路,想到旁邊十目所視,十指所指,我一定要走得莊嚴,不讓人看輕,我要像出家人走路威儀的樣子;我對人講話,沒有過粗言粗語,或是謾罵於人,為什麼?因為我是個和尚,我必須要行儀莊重、慈言愛語。我發願來生繼續做和尚。我不敢妄想成佛,只想做好一個出家人。

國寶有靈.文物周曆

〔本報綜合報導〕本期《國寶有靈.文物周曆》的主角是「婦好鴞尊」,1976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婦好青銅鴞尊,器身銘文「婦好」,造型生動傳神,整體作站立鴞形,兩足與下垂尾部構成三個穩定支撐點,構思奇巧。頭後為器口,蓋面鑄站立狀的鳥,造型雄奇,花紋絢麗,是中國商代青銅器中的精品、禁止出境展覽文物之一、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鎮院之寶」之一。出土原器為一對兩隻,一件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另一件收藏於河南博物院。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上)

■本文撰寫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之《我不是「呷教」的和尚》 「呷教」,就是靠佛教吃飯。在星雲大師著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中,他自訴最擔心、最害怕、也最悲傷的事,就是出家人只有出家人的形象而已,理光頭、穿袈裟,「寄佛偷生,靠佛吃飯」,內心卻完全沒有佛。星雲大師說,人在世間上,最重要的就是吃飯,所以「呷教」,也是為了生活,為了吃飯。但是,他雖然歷經飢餓徬徨的過程,對於不做吃教的和尚,是從來沒有動搖過的信念。 「佛教靠我」 成為心中的一盞明燈台灣才光復的時候,由於過去在日本人的統治壓制之下,生活清苦。有些宗教會給你一些奶粉,給你一些衣物用品,但是你要來信仰他的教。大家為了要生活吃飯,就改變了信仰。所以有人說,這些都是「呷教」(吃教)的。呷教,就是靠佛教吃飯。自從我懂得佛教以後,我就希望「佛教靠我」。1949年,塵空法師從浙江省普陀山,託煮雲法師帶給我一封信,上面寫著:「現在我們佛教青年,要讓『佛教靠我』,不要有『我靠佛教』的想法。」他的這封信,洋洋灑灑寫了數千言。 (圖/翻攝自人間衛視,下同) 我和塵空法師的關係,他是老師,我是學生,我們僅有一面之緣而已。那是一九四七年(民國三十六年),在焦山第一屆中國佛教會務人員訓練班中認識。但是「佛教靠我」這句話,成為我心中的一盞明燈,經常這樣充電,甚至發光,增加了我的信心力量。為報恩為佛教貢獻所有我出身家貧,童年七、八歲的時候,在家裡靠父母吃飯,我就想要去做童工,賺錢貼補家用。後來,我清晨起來揀狗屎,傍晚出門拾牛糞,把它堆積起來可以作肥料,賣一點錢,大人很高興,我自己也很開心。出家以後,佛教養我、教我,所以受到打罵委屈,我都不計較。在南京棲霞,在鎮江金山、焦山,在常州天寧等多處參學,受春風、夏雨、秋霜、冬雪的蘊育中,我默默的學習、靜靜的長大,總想著:如何報答佛教的恩德。我不能長期靠佛教吃飯,我應該對佛教有所貢獻──這是我從小養成的觀念。我自許做一個報恩的人,並且發願:我要給人,不希望人家給我。所以師父志開上人「半碗鹹菜」的恩德,讓我立下弘法利生的志願。這就是我的本性。90歲的遺憾 做「飯頭僧」仍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十年叢林寺院關閉的參學生活,我幾乎每年都做飯頭(煮飯菜)、菜頭、水頭(擔水)等等苦行工作,這許多事不一定是我應該做的,但我自願發心承擔。我不曾休息過一天,我自覺有一點特長,那就是歡喜煮飯菜供養大眾。其實,最初出家,我也沒有什麼志願,只想做一個飯頭和尚而已, 並不想做一個人家說的「大師」,我覺得做飯頭僧可能是我人生最大的享受。度過十年的寺院生活,有一個機會,我回到祖庭宜興大覺寺。這也是一個貧窮清苦的寺院,但寺中還有一片農場。我原本就是農家子弟,心想可以務農維生;寺院的附近有一所小學,我也很幸運的在裡面教書。 我想,我做一個出家人,也要有所生產,才不會給人批評是社會的消費分子。我不要靠佛教吃飯,更不要靠社會來救濟我;我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不知道是什麼因緣,讓我從飯頭僧苦行的工作,流浪到台灣來。台灣人的善良、台灣的水米,養育我成長,甚至他們禮敬我的法師身分,要我講經說法。我最初想,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講經說法,與煮飯、燒菜供養大眾也是一樣,也就沒怎麼去分別它,而漸漸走上弘法建寺、安僧度眾的道路。坦白說,現在九十歲了,你問我有什麼遺憾的事?那就是我不能做到最初想做的飯頭僧。「以無為有」 發心無限無量一生自稱「貧僧」的我,雖然建了幾百間的寺院、數十所大學、中學、小學、幼稚園、中華學校等等,但這都不是我的,這許多都是社會大眾的,都是佛教護法信徒的。我這「貧僧的性格」,一生沒有改過。這也不是天生的,說來應該是要感謝慈悲的師父,給予我的良好教育。在大陸,我跟隨他十多年,平時不曾給我一件衣服、不曾給我一塊錢,也不准我出外參學。出家做和尚,日子比在家裡的生活還要窮苦。有那樣一個威風的大和尚做師父,怎麼自己這樣的寒酸?現在才感受到,慈悲偉大的恩師,他養成了我,使我後來的人生,沒有購買的習慣,也沒有對物質的欲望。因此,我常講說「以無為有」的觀念。無,不是沒有,你懂得以後,「無」的裡面,只要有發心,它是無窮無盡、無限無量的。從此以後,我講經說法,推動念佛、推動教育,投入藝文寫作,為青年辦補習班,為老年人組織念佛道場。我覺得這樣去做,大概我這一生就不會是「吃教」的人了。 出家人「寄佛偷生 靠佛吃飯」 佛教還會有未來嗎?今日漢傳的佛教,成為佛教的正宗,身為出家的弟子,你知道漢傳的佛教嗎?你能夠依照正統的佛法,在未來把佛法弘揚開來嗎?例如:你出家了,依靠到佛教來,受佛門的恩惠、受信徒的供養,你要自問:「我像個出家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