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回憶,是又一種重逢

(現代詩歌)■問渠(江蘇) 那把老吉他發出優雅的琴聲C調和絃掠過窗台。甦醒黎明上鋪兄弟便會一躍而起拉開爐門,讓奄奄一息的火苗重現光芒隨手撒下一把米,任其在鍋內煎熬、翻滾。揚長而去 匆忙跑向那家每天必到的包子鋪(位於雲龍湖畔,環境優雅)垂涎小籠包的芳香但是衣囊和年齡一樣青澀只能決然地轉身,帶回兩根老油條 米湯油條偷走三年大學時光也偷走我的回憶回憶,是又一種重逢不需要道具、場景、假設和任何預熱的前奏

歲月最美是心安,人生最好是簡單

(抒情散文)■孔珍珍 豐子愷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儘管日子總是行色匆匆,但我們依然可以活得自在安然。越來越清晰的懂得,歲月最好是心安。心安,最踏實,最寧靜,沒有擔心,沒有躁動。心安的樣子,很美。心安,可以安靜的聽一曲音樂,激昂的,舒緩的,在旋律中聽山水,聽清泉石上流,淙淙的泉水從心頭清清流過。透過清泉,看石頭的紋路,砂石的凹凸清晰可見,沙礫歷歷可數。魚兒在水中暢遊,空中無所依,看魚兒自由生長的天地。心安,可以安靜的聽風。即使狂風大作,內心仍然是一份從容淡定,坦然沉穩。一個人內心安靜,眼神沉靜如水,語言有條不紊,舉止優雅而不俗,眉目中透露著恬淡內斂,深沉含蓄。心安,可以聽風裡的故事。無論誰的故事,聽的安靜,聽出韻味,故事裡的悲喜,不能影響生活裡的陽光。快樂與否,憂傷也罷,得失之間,都如清風拂面,事過境遷,淡然一笑赴清風。心安,可以坐在時光一隅,想著自己的心事。昨天的逝去,今天的快樂,明天的暢想。工作的,生活的,自己的,別人的,所有的在歲月中發生的故事,像篩子一樣過濾,在記憶的沙漏裡沉澱。人生,有很多值得記憶的,有緣的無緣的,走走停停,緣深緣淺,甚至擦肩,都如遠逝流水,漸行漸遠。留在手裡的,或者痛,或者樂。心安,是有格局,是境界。一個人格局大了,可容天下人,容天下事。心寬似海,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心安,是自己培養的心靈港灣是棲息地。世界再大,總得給自己找一個安放心靈的地方,輕鬆一下奔波勞累的靈魂,自己與自己對話,說說心靈之語。心安,是最美的風景,心安,是認可,是一份懂得,懂得才心安。心安是幸福,是微笑的眼淚,晶瑩剔透。是運籌帷幄,鎮定自若在別人眼裡內斂,深沉,談笑間,萬千煩惱,灰飛煙滅。眉宇間滲透的是內心的舒展自如,得心應手,是愉悅,是涓涓細流,是劃過時光的扁舟,飄逸臨風,灑脫自如。心安,可以開朗樂觀,熱情奔放,可以幽徑木椅中看落葉驚秋,看枯木逢春,一笑傾城滿天下。心安,書幾行淺淡的文字,滲透幾滴歲月春秋。心安,一直是永遠的秋色。心安,是陽光下的一滴露珠,泛著七彩的光;心安,是聆聽晨窗外的鳥語,嚶嚶成韻;心安,是微笑的細膩詩行,聰穎靈動。心安,是奇花異草,是星河璀璨的夜空,是生命行走的聲音,是花在開,你在輕吟,我淺唱。心安,是世界安好,山河無恙。是付出不是索取,是給予溫暖送出愛心,既是錦上添花又是雪中送炭。心安,是守護,是守望,是你是幸福的,我是快樂的。心安,乾淨,是乾淨的靈魂在歲月裡生香,是一束光,是內外兼修最美的風景。心安,是愛。有愛,人就是一縷陽光,走到哪裡,溫暖就到哪裡。有愛,不感到暗夜寒冷,如浴春風。有愛,晴天雨天都是風景。愛自己愛他人,言行就是一把鑰匙,就是一片海,包容所有。心安,是一種力量,是一個空間,是生命,是美好,人生最美是心安,歲月安暖是幸福。

懷念老家會想哭

(現代詩歌)■桂子(安徽) 懷念老家就是懷念火中燒毀的老屋懷念屋旁的那顆柚子樹不高大,春天開出很多小白花 花香浸透整個院子包括木門的縫隙和石頭門檻上的青苔 爺爺從門裡忙出忙進細小的青柚探出圓腦袋飽含深意的雨水,苦的與陽光中和,很酸盛夏過去,經霜,就甜了 再回到老屋,看到爺爺時他與枝頭一樣彎曲從肩膀上聳起頭顱,伸手把最大的一顆柚子摘給我 懷念老家就是懷念起來想哭鄉村裡暖黃的秋陽迅疾把這空缺的疼痛補上

想家就是想念一片斜坡(外一首)

(現代詩歌)■桂子(安徽) 遠離那片向陽的山坡我不知道,想念傾斜多少度才能恰好掬住眼裡的淚水與老父親混濁的回顧 老家那片陡峭的山坡上從上至下蜿蜒二十四丘梯田我家分了一排大小九丘紅磚青瓦的老屋就蹲在這片坡地的山頂一隻展翅的蒼鷹 犁鏵,一片開啟春天的鑰匙每一粒泥土裡都深藏閃電 寬闊的脊背駝著晨露與夕陽或是一襲毛茸的蓑衣禾苗總是饑渴,低吼的山歌總也喂不飽抽穗的靈魂…… 匆忙的搶收總是餵不飽饑餓歲月而我們,都喜歡在青草密佈的田埂上,一趟趟來回跑 直至跑出五裡、十裡、千里……跑進想念的陡坡,怎麼也掬不住一滴滴滾落的眼淚

失傳70餘年 獨龍族傳統草木染織技藝「復活」

〔本報特約記者 趙珮然報導〕獨龍族傳統蕁麻染織技藝近日通過搶救保護,成功恢復了紅、黃、綠等6種顏色的純天然染布法。這意味著失傳70餘年的獨龍族傳統草木染織技藝「復活」。獨龍族是大陸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約有7000人,其中有4200多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獨龍族傳統蕁麻染織技藝已經失傳70年以上,早期染料配方流失,染布技藝流失。今年4月,貢山縣民宗局啟動世居少數民族傳統技藝搶救與保護項目。貢山縣獨龍族手工藝協會聘請相關專家和獨龍族群眾一起,通過一系列實驗,探索恢復失傳的獨龍族傳統蕁麻染織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