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山論見

【說法】黃國昌應對「違建事件」的說法為何引發質疑

■ 映丞 近日,台灣政壇再度湧現爭議,前立委黃國昌的違建與佔有國有地事件引起了輿論的關注。有學者對其反應以及處理方式提出批評,認為他的行徑不僅顯示了逃避和製造陰謀論,也在某些方面令人想起高虹安,並質疑他是否真的以「聖人」自居。這起事件揭示出一個有趣的對比,即政治人物在困難時刻的應對方式。黃國昌一直以來被視為言行正直的代表,然而在面對這次違建和佔地爭議時,他的反應卻引發了質疑。學者指出,他的處理方式透露出一些特點:逃避:事件曝光後,他一度選擇不回應,被批評為逃避。這種行為讓人聯想到高虹安案,也引起了外界的疑慮。「我不知道」:在事件持續發酵後,他表示不知道這片土地是水源保護區,然而事後卻被揭露他曾在違建處接受過訪問,對此處理方式引起質疑。批評政府:他對政府的批評也成為焦點。他質疑政府多年來為何不通知他違法,然而地方政府卻指出,他是佔有國有地的一部分。製造陰謀論:他提出國產署的行動是因為某種陰謀,認為是政治打壓,然而事實是,國產署的行動是符合其日常作業,與其政治主張無關。批評他人:他批評政府、民進黨以及批評他的人都是「側翼」,顯示出對立的態度,並未處理問題本質。放話與宣稱無責任:他在遊行中答記者問時稱「該怎麼辦就怎麼辦」,而後又宣稱自己無責任,說此事發生在三十多年前,然而事實是他當時已經是成年人。這些反應和處理方式讓一向以正直自居的黃國昌受到質疑,被指責將錯誤歸咎於他人、製造陰謀論,以及對不利情況逃避等。學者強調,一個政治人物的人格在困頓時刻的表現更能凸顯出來,黃國昌的處理方式引起人們對其性格的重新思考。此外,學者也關注到,黃國昌在此事件中所展現出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是否會對他的政治形象和支持者造成影響。一些人認為,他過去的形象和聲譽可能會在這次爭議中受到損害,尤其是他一直以來強調的道德高地和為人民爭取正義的形象。這起事件也讓我們思考,政治人物應該如何處理自己的錯誤和爭議,以及如何確保自己的言行始終符合其所宣揚的價值觀。在社會對政治人物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他們的處理方式和反應將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也將影響到他們的政治生涯和形象。在這個時代,政治人物需要更加謹慎和透明,以確保自己的行為和言論能夠經得起考驗,並且真正為人民服務。無論是高虹安的涉貪案還是黃國昌的違建事件,都提醒我們,政治人物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模式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乎他們自身的形象,更關乎整個社會的信任和穩定。

【社論】民調顯示42%美國人反對部署美軍防衛台灣 台灣人別再做美國夢了

根據易普索最新的民調,美國民眾對於中國大陸的威脅感到不安,並支持美國政府採取強硬的態度。這份民調反映了美中關係的緊張,以及台灣在美國戰略利益中的重要性。民調顯示,有66%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必須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提升作準備,其中共和黨人士的支持度高達81%,民主黨人士的支持度也有58%。這表示美國社會對於中國的擴張主義和霸權主義有共識,並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堅定地捍衛自由和民主的價值。在台灣問題上,美國民眾也表達了明確的立場。有半數的受訪者支援向台灣提供軍事裝備,以嚇阻中國大陸可能的攻擊。如果中共真的武力攻台,有38%的受訪者支持部署美軍防衛台灣,而反對的比例為42%。這個數字可能會隨著情勢的發展而改變,但目前顯示了美國民眾對於台灣安全的關注和同情。除了軍事方面,美國民眾也支持對中國大陸商品提高關稅,以回應中國對美國經濟和政治的挑戰。有66%的受訪者說,他們更可能支持一個主張加徵額外進口關稅的總統候選人。這個數字反映了美國民眾對於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和知識產權侵害的不滿,以及對於中國政府試圖干預明年美國大選的憂慮。這份易普索的民調是一個重要的訊號,它告訴我們,美國民眾對於中國大陸的威脅有清醒的認識,並支持美國政府採取果斷和強勢的措施。這也意味著,台灣在美國戰略利益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並且能夠得到美國民眾的支持和友誼。易普索所發布的最新民調,再度揭示了美國民眾對中國的憂慮,以及在台灣問題上的看法。面對中共對台灣可能的攻擊,有半數的美國民眾支援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以抵禦可能的威脅。然而,值得關注的是,有42%的受訪者反對部署美軍防衛台灣,這樣的數字折射出了台灣問題的複雜性與爭議性。民調結果也突顯了美中關係的緊張以及對中國在全球舞台上的影響力感到的擔憂。在政治層面上,多達65%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政府正試圖影響明年美國大選,這反映出對中國在美國政治運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警惕。此外,有66%的受訪者認為,明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支持對中國加徵進口關稅的候選人更有可能獲得支持。這樣的數據凸顯了對中國貿易政策的關切,以及對於維護美國經濟利益的強烈需求。然而,在台灣問題上,民意的分歧也是不可忽視的。42%的受訪者反對部署美軍防衛台灣,這或許反映了一部分美國人對於遠離國內的軍事行動持保留態度,或者是對於區域安全局勢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此外,有20%的受訪者對是否支持部署美軍防衛台灣的問題回答不知道,顯示了在這個議題上的困惑與猶豫。這份民調也值得我們反思台灣的外交現實。台灣作為一個堅守民主價值的國家,應當努力鞏固國際支持,但同時也應保持清醒,不將所有希望寄託在外部力量。民調結果再次提醒我們,台灣的安全與發展需要自己的努力,不能僅仰賴外界的援助與保護。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問題並非只是地區安全的議題,也牽涉到國際政治的複雜網絡。面對這樣的情勢,台灣應當以冷靜的態度對待,積極發展自身實力,並尋求多方合作,以維護國家的利益與尊嚴。「台灣人別再做美國夢了」,這句話或許提醒我們,台灣不應只依賴外部的承諾,而應更加注重內部的努力與凝聚。只有穩健地應對各種挑戰,台灣才能在國際舞台上保持堅強的地位,為自身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

郭台銘主張組主流民意大聯盟 只有團結合作才能下架民進黨

■ 理應 隨著台灣即將邁入新的政治選舉週期,各方力量正逐漸展現出合作的可能性,以期打破長期以來的政治僵局,創造更為繁榮、和平的未來。在這個關鍵時刻,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提出了「主流民意大聯盟」的理念,呼籲台灣民眾黨和國民黨候選人柯文哲、侯友宜共同合作,以聯合的力量為台灣的美好明天而努力。郭台銘的呼聲並不是簡單的政治聯盟,而是在主流民意的大框架下展開的一場合作探討。他認為,分散的選票和力量無法滿足台灣人民的期望,也難以推翻現行執政黨的統治。因此,唯有將各方力量彙聚在一起,集中在同一個「籃子」裡,才有足夠的實力來推動改變,從而實現台灣的整體利益。這一呼聲在背後有著明確的民意支持。民調顯示,約65%的台灣人希望民進黨下台,這已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反映出民眾對於現行政府的不滿與期待。為了實現這一願望,各方必須放下分歧,凝聚共識,以台灣的整體利益為優先,展開務實合作。在郭台銘的演講中,他以寓言中的三隻小豬來闡釋合作的重要性。正如豬大哥因為不團結而被分散攻破,台灣社會如果無法團結起來,也將面臨被分裂、被削弱的命運。在現實中,台灣需要面對各種挑戰,包括黨派分歧、兩岸關係、經濟發展等,這些挑戰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得以解決。此外,郭台銘還強調了對於民主、法治和兩岸和平的重視。他指出,現行執政黨的傲慢獨裁已經損害了台灣的民主法治,而國家的發展需要民主制度的保障。與此同時,兩岸和平也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只有在穩定的兩岸關係下,台灣才能實現更為繁榮的經濟和社會。在此次活動中,郭台銘的呼聲得到了其他政治人物的支援。張榮味、蔡正元等人都表示,這種主流民意大聯盟是國民黨、台灣民眾黨和郭台銘三方共同合作的結果。他們認為,只有通過團結和協作,才能為台灣帶來美好的未來。然而,合作並非易事。政治上的分歧和個人的利益往往會阻礙合作的步伐。因此,在推動主流民意大聯盟的過程中,各方必須摒棄個人私利,以台灣整體利益為出發點,以合作為核心價值,共同為台灣的繁榮和發展而努力。總之,郭台銘提出的主流民意大聯盟呼應了台灣人民的期望,也為未來政治合作鋪平了道路。在一個政治多元的社會中,合作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要素,也是實現國家繁榮的必要條件。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台灣才能夠克服各種挑戰,創造出更為美好的明天。這是一次值得期待的政治探索,也是台灣走向繁榮的新征程。

行人天堂的必要條件不只是人行環境

■文:Claudius 近兩年來,所謂「行人地獄」的現狀受到許多關注,也有更多要求改善的聲音。好過日從5~6年前,就持續關注「可步行城市」的議題,一方面,更多人重視這個問題自然是好現象;但另一方面,這個議題也需要更完整的面向。要建構良好的行人環境,不只是讓路「可以走」、還要讓「起迄地能用走得到達」,讓步行「走起來必要」、「走起來好玩」。舉例而言,如果工作地點離住家10公里,要去買個晚餐3公里,又沒有良好的大眾運輸系統,那麼建構再好的步行環境,市民也不會想走路。因此,世界上適合步行的城市,往往都有良好的大眾運輸系統、較高發展密度、一定的住商混合等特性,讓步行+大眾運輸可以完成生活中大部分的需求,走路才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最近筆者看到一個金字塔圖,在城市路權的階級中,把行人排在首位,接著是自行車等無動力運具、大眾運輸、共享運具、再來才是汽機車。以「會造成較大傷害的運具路權靠後」的前提來說,這圖當然沒錯,但「大眾運輸」的排序,恐怕會引起誤解,因此我們特別把這張階層圖重新繪製,要強調的是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的不可或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純步行城市是古羅馬城,在當時的面積大概不超過20平方公里,也就是4公里多見方的面積,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5萬人,比現在最繁榮的都市還擁擠,因此早在2000年前羅馬就有5、6層公寓的設立。然而,以現在城市的發展模式,加上綠地等公共建設空間,百萬人口的城市跨距都在十多公里以上,東京等超大型都市的延伸範圍更可達百公里,不以高容量大眾運輸為骨幹,不可能支撐步行優先的生活模式。而有一件很特別的事是,在全世界GDP超過3萬美元的國家裡面,大概只有台灣,以及美國的多個百萬人口等級大城市,大眾運輸使用率低於10%。整體城市結構的失衡,和對機動運具的依賴互為表裡,是台灣難以擺脫行人地獄惡名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建立行人天堂,除了建構良好行人環境,除了交通3E,除了行人基本法這些近期較常被提到的政策以外。還有一個前提是建立以大眾運輸為主的城市結構,並讓完整的住商活動沿著大眾運輸場站發展,並提供鄰里間步行可達的各種機能,再用良好的行人與自行車道環境串連起最後一哩路,也就是以TOD+15分鐘城市為藍本的都市規劃。有些人會把軌道路網、場站聯合開發都打成浪費錢、炒地皮、破壞環境,但在日本快速都市化的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正是大量民間財團投入交通與開發事業的共同經營,才打造出了高度鐵道依賴的大都市圈。行人環境改革,必須和更高層次的「城市結構革命」共同進行,行人地獄才有變成行人天國的一天。(轉載自高雄好過日臉書)

【話山論見】勞保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破產?不可信 維護好自身權益就能過上安心的退休生活

■ 映丞 近年來,勞保破產的議題牽動著大眾的關注,引起人們對於自身退休金安全的疑慮。然而,當我們關注保障制度的完善同時,我們也不應忽略自身權益的保護。最近的一宗案例引起了我們對於勞保制度的深思,更凸顯了我們在計劃未來退休生活時應有的謹慎和認知。該案例中,一名勞工突然離職,卻離符合領取退休金的年限還差一年。然而,意外的身故卻使得他的家屬無法領取勞保年金,因他未達到請領的資格。這個故事呼籲我們必須正視自身權益的保障,並提醒我們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可能產生的不確定性。勞保制度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不少人可能因為對於勞保規則的不瞭解,錯失了自己的權益。在此,勞動專家的建議顯得尤為寶貴。他們指出,在達到請領資格之前,不應輕易中斷勞保的繳納,即使失業,仍可繼續加入職業工會或國民年金保險,確保自身的保障完整。退休金的準備同樣是我們必須謹慎思考的議題。在選擇參加勞保或是否中斷繳納時,我們應留意請領資格的門檻。如果未達到請領資格,則之前的繳納可能化為泡影。請領退休金的資格要求包括保險年資達標,並年滿特定年齡。為確保資格的達成,我們需保持繳納,以免無法享受應有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勞工退休金在整體退休規劃中具有重要地位。相對於勞保制度的不確定性,勞退金提供了更為穩定的退休金方案,不受破產風險影響,且可透過自提方式獲得更豐厚的退休金金額。然而,我們同樣應建立全面的理財規劃,包括保險、投資等,以確保未來退休生活的資金需求得到充分滿足。這起案例提醒我們,權益保障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除了關注保障制度的健全,我們更應關注自身權益的保護和了解,以確保在退休生活中能夠享有應有的權益。讓我們一同在這個議題上,共同追求更加明智、穩健的選擇,建立一個更為安心的退休未來。勞保是勞工的重要權益,但是近年來,勞保的財務狀況卻不斷惡化,引發了許多人對於勞保的未來感到憂心。有些人甚至認為,勞保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破產,所以想要提早領取勞保退休金,或者是退保,以免損失自己的權益。然而,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不明智的。首先,勞保的破產風險並不像一些媒體或政客所說的那麼高。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推估,即使不做任何改革,勞保基金也可以支撐到2031年。而且,政府也已經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例如調整勞保費率、延後領取退休金的年齡、採用平均工資計算退休金等,目的就是要延長勞保基金的壽命,並提高勞工的退休福利。其次,如果沒有達到一次請領資格,就想要退保,其實是非常划不來的。一次請領資格是指累積繳交勞保費15年以上,且年滿60歲以上的人。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條件,就想要退保,那麼只能拿回自己所繳交的本金,而不能拿回政府或雇主所補助的部分。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放棄了自己的權益,而且也失去了未來領取退休金或其他福利的機會。因此,我們建議勞工們不要因為對勞保感到憂心,就輕易地放棄自己的權益。勞保是我們辛苦工作所換來的成果,我們應該珍惜它,並且積極參與勞保改革的討論,爭取更好的福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退休後享受安心和尊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