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觀點短評

台灣旅遊團新疆車禍引發爭議 政府相關部門「禁團令」應解除?

最近一宗台灣旅遊團在新疆的車禍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這個事件再次引發了對台灣對大陸旅遊政策的討論,特別是禁團令是否應該解除的問題。然而,我們認為這個事件應該被視為一個機會,讓我們深思兩岸關係和旅遊安全之間的關聯,以及政府應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禁團令的爭議 自從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台灣政府實施了對大陸旅遊團的禁團令。這一政策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台灣的居民免受疫情威脅,但也限制了民眾的旅遊自由。新疆車禍事件再次引發了有關這一政策的爭議,因為這次事故中的旅遊團被認為是由旅行社自行邀集的親友團,被歸類為自由行,而不受禁團令約束。 這一爭議凸顯了政策的漏洞,即政府難以規範自由行團體的活動,這可能會對消費者權益和旅遊安全構成風險。政府需要仔細檢討禁團令的實施細則,以確保符合政策目的的同時,不會侵犯民眾的旅遊權益。 兩岸關係的角力 這一事件也再次突顯了兩岸關係的複雜性。自2008年以來,台灣政府一直在強調「雙向對等開放」的原則,希望實現兩岸觀光客組團的雙向往來。然而,由於政治因素,這一目標一直未能實現。 在新疆車禍事件中,有人批評政府對大陸旅遊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灰色地帶的出現,這可能會影響旅遊安全和消費者權益。政府應該再次強調兩岸觀光客組團的雙向往來原則,並與大陸方面積極合作,以找到解決方案。 旅遊安全的重要性 無論兩岸關係如何,保護我們的國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都應該是最優先的任務。政府應該加強旅遊安全的宣導和管理,確保旅行者在國內外都能享受到最高水平的保護。 政府已經建立了應對緊急情況的機制,包括24小時提供服務的海基會緊急服務專線,並鼓勵國人在赴陸前登錄陸委會官網,以方便在緊急事件發生時取得聯繫。這是一個積極的舉措,但政府應該繼續改進這些機制,確保旅行者能夠及時獲得幫助。 新疆車禍事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兩岸關係和旅遊安全的機會。政府應該嚴肅對待這一事件,加強對旅遊安全的管理和宣導,同時積極追求兩岸觀光客組團的雙向往來目標。這樣可以確保我們的國民能夠在享受旅遊樂趣的同時,也能夠獲得最高水平的安全保護。我們期待政府能夠以積極的態度應對這一挑戰,並為台灣的旅遊業和兩岸關係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如視我聞】柯文哲提出台灣外交新方向 真能在國際舞臺上找到「平衡點」嗎

■ 理應 隨著2024台灣選舉逐漸逼近,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近日在雷震民主人權紀念講座上提出了一系列關於台灣外交政策的新觀點,呼籲尋求特殊關係,推動和平共存,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國際情勢。他的言論引起廣泛關注,值得深入探討。柯文哲首先回顧了自己向前總統李登輝提問的一個關鍵問題:為何提出兩國論?李登輝的回答是,不要拘泥於名詞,強調「特殊」而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一觀點被柯文哲視為解決台灣外交困境的方法,使台灣能夠在國際舞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柯文哲強調,中國大陸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每天都主張台灣是其一部分。這種政治現實要求台灣必須擁有清晰的對外政策。為此,民眾黨中央黨部已成立涉外委員會,分為大陸組和外交組,以應對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特殊關係。在這種特殊關係的基礎上,柯文哲提出了他對台灣外交政策的新思考。他認為,從美國和中國的角度來看臺灣,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這一平衡點應該是建立在台灣自主和兩岸和平的基礎上,並維護台灣現有的民主自由政治體制。這樣的政策可以形容為「嚇阻」和「溝通」,即在必要時展示台灣的國防力量,同時保持對話和交流的管道。柯文哲強調,和平是有代價的,台灣不能僅仰賴他國的善意,必須具備足夠的國防力量,同時主張兩岸交流,以增加善意並降低戰爭風險。他指出,台灣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但降低戰爭風險是每個台灣人的責任。在柯文哲的提議下,台灣將不再被簡單地視為「台灣海峽兩岸」,而應被視為「大平洋兩岸」。這一新的外交思維可以幫助台灣在國際舞臺上找到平衡,不僅仰賴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善意,同時也積極參與區域和國際事務。柯文哲的提議為台灣外交政策帶來了新的視野,強調了特殊關係、和平共存和平衡外交的重要性。這一政策觀點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中,為台灣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道路,使台灣能夠在世界舞臺上保持穩定和繁榮。隨著2024台灣選舉的臨近,我們期待政治領袖能夠進一步探討和實現這一新的外交方向,為台灣的未來帶來更多希望和機遇。台灣的和平、安全和繁榮是全體台灣人民共同的期望,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我們應支持這一新的外交理念,以實現台灣在國際事務中的穩定和繁榮。

【話山論見】侯友宜高雄競選總部即將啟動 呼籲爭取政黨輪替讓台灣更美好

■ 映丞 2024年大選已逐漸進入台灣政治焦點,國民黨的候選人侯友宜,即將啟動他的高雄競選總部。這一重要事件預計將掀起政治風暴,集結了國內政治重要人物和現任優質縣市首長的力量,以爭取政黨輪替,讓台灣更美好侯友宜高雄競選總部的崛起隨著2024年大選的日益逼近,台灣政治局勢緊張,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宣佈,他的高雄競選總部將於10月27日上午10點在市黨部舉辦進駐祈福儀式。這標誌著一個政治風暴的開始,其中高雄將扮演關鍵角色。國內政治重要人物的聚焦高雄競選總部的啟動預計將吸引國內政治重要人物。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以及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等重量級嘉賓將響應呼召,為侯友宜助陣。這些政治領袖的參與強調了大選的重要性,並反映出國民黨的決心。優質縣市首長的支持侯友宜的高雄競選總部將迎來國民黨現任優質縣市首長,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嘉義市長黃敏惠和台東縣長饒慶鈴。這些優秀首長的參與將為侯友宜的選情提供有力支援,並鞏固了國民黨的團結力量。政黨輪替的共同目標2024年總統大選被視為台灣最重要的一次選舉。政黨輪替和下架民進黨是共同的目標。高雄競選總部的成立象徵著國民黨的團結,他們呼籲台灣人民行動起來,支持侯友宜,讓台灣變得更美好。漢子、禿子、燕子再度合體2018年的漢子、禿子、燕子連線再度合體,為造勢大會帶來一波高潮。這個組合的再次出現凸顯了國民黨的團結氣勢,並將助力國會過半和高雄全壘打的目標。結語高雄競選總部的啟動將是台灣政治風暴的重要事件。侯友宜的競選活動將聚焦政黨輪替和台灣的未來。我們鼓勵所有愛台灣、愛中華民國的市民參加,以共同努力,讓台灣變得更加美好。2024年總統大選將是台灣政治的一個關鍵時刻,讓我們一起為實現我們的共同目標而努力。

【說法】2024台灣大選在野陣營陷入僵局 藍白合是實現政黨輪替的唯一出路

■ 映丞 導言: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即將來臨,然而,目前在野陣營的藍白合僵局正在引起人們的關切。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提出「開放初選」,而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主張「全民調」。此困局已經引起泛藍支持者的擔憂,因為他們認為藍白合破局可能會讓民進黨再度成為「國會最大黨」。本文將探討藍白合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台灣政治的潛在影響。藍白合的重要性:藍白合,亦稱為國民黨和民眾黨的合作,被視為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的一個重要策略。這個聯盟的形成旨在實現政黨輪替,為台灣政治帶來新的機會和挑戰。然而,目前藍白合的進展被卡在初選方式的爭議上,這導致了在野陣營的僵局。泛藍支持者的擔憂:一項最新的網路民調顯示,高達72%的泛藍網友擔心,如果藍白合破局,民進黨有可能再度成為「國會最大黨」。這種擔憂並非無端,因為過去的經驗顯示,政黨分裂和競爭可能導致反對黨在選舉中分散選票,最終使執政黨受益。然而,也有一些泛藍支持者認為,應該更加關注地方政府的經營和政策實施,而不是過分關注國內政黨的合作。他們認為,每個政黨都應該獨立努力,而不是依賴聯盟來贏得選舉。這種不依賴聯盟的立場反映了一部分泛藍支持者對於政治環境的不滿和對政黨自主性的渴望。藍白合的前景:藍白合的前景對台灣政治至關重要。如果這個聯盟能夠成功形成並團結在野陣營,將對2024年的選舉產生深遠影響。然而,目前在藍白合的初選方式上存在爭議,可能導致該聯盟的破局。國民黨和民眾黨都必須意識到,維護團結和合作是實現政黨輪替的關鍵。兩黨應該超越初選爭議,尋求共識並制定一個有利於聯盟的策略。只有在團結一致的情況下,他們才能有效地挑戰執政黨。藍白合的未來對台灣政治至關重要。雖然存在著初選方式上的爭議,但在野陣營應該專注於實現政黨輪替的目標,而不是內部爭鬥。泛藍支持者的擔憂是理解的,但只有通過合作和團結,才能實現他們的政治目標。2024年的選舉將決定台灣的未來方向,政黨應該在這個重要時刻團結起來,共同為國家的穩定和繁榮努力。賴清德近期在《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中有慢慢下滑的趨勢,而侯友宜跟柯文哲是逐漸在上升,但重點是兩個人還是贏不了,「他們兩個也太各懷鬼胎了吧!」藍白陣營此刻正在大吵特吵,但政策的問題卻沒有人在談,而藍白合議題最大的獲利者其實是柯文哲,但他看到有媒體稱柯如果不去幫國民黨站台,有可能會讓民進黨在立法院單獨過半,「這個太誇張了!」太高估柯站台的威力。

台南沒有米其林,冤嗎?

■媒體人 單厚之 前一陣子,米其林餐盤公布,就有一堆朋友歡天喜地,還好自己的私房餐廳沒入榜,不用面對漲價和人擠人之苦。台南人的私廚,就是每個人街頭巷尾的小店。這句話說得在理。誰家的飯菜比自己媽媽做得好。但台南的美食平均水準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隨著觀光客越來越多,台南的小吃越來越貴,人潮卻越來越多。台南人想吃一口古早味也不可得,只能卑微的期望,自己街頭巷尾的小店,不要不小心成為網紅店。不可憐嗎?台南還是那個舉手投足皆有古意、席間皆有文風的那個古都嗎?承認吧!台南早已變樣,我們只能在犄角旮旯裡,尋找幼時的回憶。那個遍地美食的府城,早已回不去了。回過頭來,談談米其林。庶民美食都崩壞至此,高檔美食能好到哪裡?台南,就是中國蘇杭的縮影。有錢,才吃的起糖,食物才能甜死螞蟻。有錢人,講的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跟平民美食沒有半毛錢關係。米其林也是同樣的標準。回頭想想,台南可以達到這八個字的餐廳有幾家?米其林的標準是,一顆星,一個人、一餐,100鎂,按照這樣的預算,你會推薦哪個朋友去台南一餐花3000?米其林沒星,冤嗎?阿霞如果賣一個人3000,即便有李安的加持,你花得下去嗎?同樣是海產、吃肉,花大價錢,到高雄吃菜包李、吃岡山羊肉不好嗎?海產、牛羊肉、燒烤、火鍋、西餐、日本料理,台南是哪一樣真能贏過其他5都?米其林一星的明福,說是台菜,其實是高檔海鮮。其實就是媒體的過度吹捧,網民的一窩蜂,讓台南的飲食文化不進反退。所有沒有爆紅的店,都能被認為是保留古早味、保留住文化。那些網紅店,說不上難吃,但就是兩個字,離譜。城市土包子掌握了台南美食的詮釋權,網紅的虱目魚腸,只有苦和焦,沒有香甜,蝦仁飯也不是記憶中的那個樣。放棄掙扎的路邊小攤,反而能吃到正常的味道,有點意外的驚喜。然後他又變成網紅店,進入下一個惡性循環。當然,你可以說,台南人有錢,也不想賺更多,反正天天都爆滿,並不在乎星不星的。我也同樣懷念那個遍地都有蝦仁飯、虱目魚排包便當的日子。但認真的想想,我們都只是擔心記憶的味道消失,何曾有朋友說過哪家的味道變得更好、服務更好、更高級?米其林本來就是城市發達的象徵,台南的人均本來就是六都之末。台南沒星,真的意外嗎?(轉載自單厚之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