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的下一步,要如何走?
■ 媒體人 韋安 大年初一,新北市長侯友宜,一早就到板橋的宮廟,向媽祖還有觀世音菩薩2位神明,虔誠祈願。他祈願,「新的一年,讓我們一起許下心願,願這片土地充滿包容與關懷,串起愛及團結的力量。新的希望、更好的未來,等待我們一同創造!」今年農曆春節,對侯又尤為不同,他在臉書寫道,這是第一次父母親都不在身邊的春節。在過去一年多裡面,他的父親、母親先後過世。巧合的是,前年11月底父親過世時,正值「四大公投」;母親去年5月過世時,則又爆發新北2歲小童染疫而亡的後續爭議事件。這兩個時間點,是侯友宜從政以來,遭遇到的最大政治挑戰和難關。在那些時日,侯承受著龐大的政治壓力,遭遇鋪天蓋地的政治攻防,甚至謠言和抹黑。但侯友宜還是堅持,做出不同於其他政治人物的抉擇。令外界不少人,批評侯不懂政黨政治,沒有危機公關處理能力,身邊沒有好的政治幕僚。不過,從去年底九合一大選,侯友宜得票數打破多項上屆記錄來看,證明他當初做出的堅持和選擇是對的。雖然,侯的政治風格,與現在台灣的政治風氣有點格格不入,不過大多數對政治無聲的台灣人,卻認同和支持這位非傳統政治人。因為如他所說「政治再大,大不過人民。團隊再強,強不過民間。眼中永遠要把人民擺在第一位。」侯沒有喧嘩的政治言辭,也沒有過多的政治動作,所言所行都在追求「以民為天」。並靠著「好好做事」,少政治多做事,來滿足人們對現實利益的需求,更能長遠地取信於民。台灣這些年來,搞空頭理論、光鮮論述,政治傳銷的政客太多,卻少有像侯友宜這樣,幾十年來都在真正為人民踏踏實實做事的人。在紀念父親的一篇臉書文中,侯友宜秀出一張兒時全家福照片。這是一幅台灣早先社會窮困時期的縮影,照片中兄妹4人,弟弟、妹妹的褲管都是挽起,應該是接收兄長的。侯友宜鞋上滿是塵土,褲子膝蓋處還破了洞。據說,這是侯的第一張照片,是在一年過年時,全家到經濟狀況較好的外婆家拍的。父親這個來自南部鄉村的豬肉攤商,用辛勞、淳樸和自律,承擔了為父為夫的角色,歷經風雨艱難也要盡責地養活全家。他給兒女立下簡單的身教榜樣,就是對人、對事一定要「講信用」和「負責任」。這個觀念,就是侯友宜現在常說的,每個人都應該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張全家福照片父母眼中的頑皮男童,和當年19歲背井離鄉,放棄讀國防醫學院當醫生,而選擇讀警校的南部青年侯友宜,誰曾會想到?幾十年後會成為當今台灣政壇的關鍵角色。侯友宜的成功,有機遇、巧合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就是他從少言多做的父親身上,學到的這種實幹精神。他憑靠自身,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自律和犧牲,才能實現今天的成就。當警察後,直到第27年出任警大校長,他才有時間在春節期間回嘉義陪父母再次圍爐。他曾經參與過30多次,生死一線間的槍戰。所有疑難的案子,長官交到他手裡,他一定能給出滿意的答案。侯能獲得多次破格提升,並非是對他單向的獎賞,而是上位者也需要他來做事,有政績來穩固權力。作為目前藍綠政治人物中,2024的最強人選之一,侯友宜自然會受到各方的關注,連過年吃個水餃,都被聯想到高深的政治佈局。不少人出於善意,為他提建議。也有些人,則是故意找茬為難,給他出難題。而在風口浪尖上,侯友宜的下一步,又該怎樣走下去?其實,正猶如那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侯友宜目前最該做的,還是回歸他幾十年來的「始終如一」。努力扮演好自己當下的角色,繼續做好市長的工作,全心全意把新北帶向實現2030城市願景。以及努力推動他提出的,北北基桃宜「共好」(可加上雙竹),北台灣千萬人口都市聚落發展國際化的大願景。侯友宜說過,他做事時,不會想著政治,也不會考慮到選票的因素。而最在意,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符合人民和國家的利益。雖然侯沒有說出口過,但他本質上就是遵循和仿效經國先生「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的」務實精神。無論國民黨在高潮或低谷,也無論藍綠誰主政,侯都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到最極致。侯友宜這種「低調務實的經國精神」,不僅為自己,也為國民黨爭取到那些無聲中間選民的支持。「戰鬥藍」能提振深藍士氣,「做事藍」則讓中間選民,從侯友宜身上,感受到國民黨以前那種,能做事、能建設台灣的「招牌」作風。侯長期以來,都不喜歡去刻意創造議題,追求聲量,但他以實際的做為,持續不斷地在主政的範圍,如治安、交通、經濟、教育、社服等方面做出改變和進步。而且,他也在不斷地用自己的方式,來潛移默化的「論述」和呼籲,希望能喚起台灣人的淳樸、良善,團結自強來面對來自內外的諸多難題和挑戰。對內團結善爭,對外自立自尊。所以,對於現在短期民意起伏,侯、賴支持度高低變化,以及國民黨內部人選如何產生?侯友宜其實都不必太過於在意,而是要更堅定地走自己的道路。侯友宜為何能在2018、2022兩次選舉中大贏?以及過去4、5年來,在信任度、看好度、滿意度等多項民調指標中,都名列第一?這不僅僅是因為,侯擔任新北市正副市長10幾年來的政績,受到肯定。而是40多年來,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侯友宜,早已接受了各種嚴格的檢驗。即使藍綠對他都有不同角度的批評,但是侯的整體形象,早已在人民心目中,留下「能做事、可信任、有願景」,這3樣深刻的印象。能做事。侯43年來都是如此,從基層刑警在一線打擊犯罪,到擔任高階警職,領導指揮整體性改善台灣治安。當刑事警察局長,在扁政府時期,爭取10億預算,建造刑事科技大樓,推動台灣刑事偵防現代和資訊化。警大校長任上,在馬政府時期,則想盡辦法爭取中央撥款24億,完成警大百年「3大建設」,師生宿舍、體技能館、科技鑑識大樓。侯友宜真的做到了,「做事不分藍綠」,而民眾對此都有同感。可信任。在美麗島電子報的長期系列民調中,侯友宜的「信任度」,一直以來常居第一。偶因特殊事件,而屈居第二。有近8成的台灣人,都信任侯。人民信任侯提出的政見,信任他能把事情做好。除了這些「小信任」,還有對侯的「大信任」。信任侯對國家的絕對忠誠,「槍抵在頭上都不會退縮」。也信任侯有智慧和膽識,把國家、人民利益擺在政黨和個人的政治利益之上。有願景。侯友宜2018選舉,提出的政見,都幾乎完全兌現了,未來則更加努力地實現2030的願景。他也描繪出北北基桃宜區域合作共好,讓北台灣成為千萬人口國際都會聚落區的發展願景。最近,侯又反復強調:「為了中華民國、台灣這塊土地,不分你我族群、黨派,我們大家要『團結共好』。只有團結的內部,才可以面對所有外面的挑戰。」侯為國家的未來,如何實現和平,提出具體的框架和大方向。侯友宜曾訴說,他的父親,在日據時代初中畢業後,被徵召去日本修理飛機當少年工。日本戰敗後回台灣,後來國民黨在台徵兵,父親因有技術進入海軍服役,又被派到大陸東北海軍青島軍官學校受訓。期間國共爆發內戰,侯父從東北撤退到上海,再從上海回到台灣。侯友宜立下了信念,希望能阻止上一代人的悲慘和無奈,不在這一代和下一代人身上發生。而人民會相信侯友宜,比其他人更能帶來和平的願景,因為他能團結台灣,務實穩健地帶領大家找到出路。對於2024,侯友宜雖然沒有刻意強烈表態,但實際上在百姓的心中,他早已自然地成為那個準備好了的人。因為,從他的經歷和人格特質,讓人相信他是個能解決,而非製造問題的人。他會讓台灣變好,而非變壞。面對現在的各種波瀾,侯友宜應該以靜制動,更堅定地做好自己,把「侯侯做代誌」繼續堅持下去。不斷累積「能做事、受信任、有願景」的實力和能量,讓人民看到他是一個最能帶來希望的「選擇」。而這種「選擇」可以讓台灣趨吉避兇、迎來長期和平,也讓人民內部團結,追求共好再度建設發展台灣。(轉載自韋安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