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望鏡

台電頻跳機 反省能力也跳機?

■ 轉載自臉書/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圖/台電提供) 台電在今年5月13日、5月17日、7月27日三個月內三度發生重大跳電事件,其中7月27日核二廠發生跳機事故,竟肇因於清潔人員例行清潔時,運轉員滑動座椅,椅背不慎碰觸主蒸汽隔離閥開關的壓克力保護罩,造成主蒸汽隔離閥關閉,導致機組跳機。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本黨籍委員孔文吉偕同15位委員在8月9日前往核二廠進行考察,要求台電在一周內提出懲處名單;一周過去,台電的懲處名單不知在哪裡?國民黨團今(18)上午召開記者會,質疑台電承諾國會議員一周內提出檢討報告和懲處名單在哪裡?難道檢討報告內容,有甚麼不可告人的秘密,難道檢討報告跟事實不符?涉及到決策高層處置錯誤?出不了行政院?國民黨團預計在下個會期經濟委員會成立「台電跳電真相調閱小組」,會要求台電必須儘速提出,經過第三方認證後的檢討報告,向國人說清楚、講明白!總召費鴻泰表示,513、517、727台電連續發生3起跳電事件,國民黨團在513發生跳電事件後,就要求台電在一周內提出檢討報告,到目前為止,513、517台電的檢討報告還躺在行政院,難道檢討報告內容,有甚麼不可告人的秘密?727核二跳電肇因於一張「神奇的椅子」,8月2日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要求台電說清楚明白,8月9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前往核二廠考察,台電在控制模擬室怎樣也「模擬」不出來,一張椅子如何碰撞到主蒸汽隔離閥開關的壓克力保護罩,讓主蒸汽隔離閥關閉,導致機組跳機。當時台電董事長楊偉甫在立委考察會議中當場允諾,一周內提出檢討報告和懲處名單,但到今天為止,已經超過一周,檢討報告和懲處名單仍提不出來,難道檢討報告跟事實不符?涉及到決策高層處置錯誤?難道不知道不穩定的供電,會影響國際評等,讓外國企業不敢投資嗎?費鴻泰質疑,台電是國營事業單位,也是獨占事業,攸關台灣工業與民生發展,這是怎麼樣一個國營事業單位,居然藐視國會議員監督?又是怎樣的國營事業管理階層,如此的不負責任?台電不單單只是電力穩定管不好,連防疫工作也管不好,近期在總管理處連續發生2起員工染疫確診,這代表台電董事長楊偉甫、經濟部長王美花監督不周、失職失能,國民黨團下個會期在經濟委員會將會成立「台電跳電真相調閱小組」,為連續跳電事件找出真正的原因。藍委曾銘宗表示,台電是百分之百國營事業,109年6月底台電累積虧損611億元,今年6月底的虧損略有縮減為404億元,這代表台電經營不善,而且還發生一連串重大工安意外事件,不但沒有危機處理的能力,也沒有檢討改進的勇氣,縱使台電是百分之百的國營事業,早已失去了公信力,現在連跳電事故檢討報告都提不出來,因此國民黨團要求台電將提出的檢討報告,必須由第三方認證,確認檢討報告的可信度,事後積極落實執行,確保產業發展不受斷電影響,和民眾用電權益。此外曾銘宗也指出,台電513、517、717三個月內發生3起重大跳電事件,顯示這已經是台電結構性問題,更是管理不當的問題,涉及到經濟部管理不周,也突顯台電管理階層有重大問題,國民黨團要求儘速將檢討報告經過第三方認證之後提出,台電董事長必須為這3起重大跳電事件下台負責。藍委林奕華表示,727核二廠發生跳機事件,竟然是一張椅子肇禍,實在令人不可思議,經濟委員會考察核二廠時,台電所作出的初步檢討報告像是在「作文比賽」,空洞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林奕華指出,台電是營業單位,但是攸關核能安全的二級單位是原能會,過去核電廠發生跳電事件,原能會必須要求台電公司提出完整的檢討報告,防止意外再度發生。林奕華強調,懲處事小,如何防止意外事件再發生才是重之重,如何避免影響國內用電的穩定性,才是檢討重點,而不是用傲慢的態度,面對國會議員的監督。

為什麼「五倍券」再也騙不了人?

■ 資深媒體人 逆風的烏鴉 再來談談蘇貞昌的五倍券。從消費券、三倍券談起,就知道這次為什麼「五倍券」再也騙不了人。和消費券不同,時至今日,我都沒看到三倍券有非常清楚的官方報告評估它的經濟效益。官方的說法,是說委託台綜院等「智庫」做了評估。除了「智庫」,還有中研院也做了評估。從這幾個數字看,光是官方評估的數據,就差了超過4倍;如果加上中研院的數字,最低到最高之間,差距甚至超過6倍。於是這也就增加了大家「各說各話」的空間。行政院拿最好的0.53個百分點這個數字來說,但到底哪個數字的說服力比較大?根本就無從說起。然後看看消費券的數字。當時證券業者的評估算是最樂觀的,甚至達到1個百分點的經濟成長率。至於官方數據,最低則是0.28個百分點。純粹從官方自己的數字比較,差距只有3成5左右;拿來和最樂觀的數字比,也差不到4倍。而且,這還是被大家普遍說「失敗」的政策。我認為最荒謬的,是關於「民間參與」的說法,這也是行政院之前堅持要民眾先交一千元的主要理由,冬近律師也是用相同的說法。他們認為,因為是交了錢才能領券,所以會讓民眾更珍惜、更有參與感,所以領了更會使用,才能促進消費。但是拿來和消費券比,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馬政府的消費券並沒有「民眾花一千元」的機制,但計算下來領用比例是98.9%,但設了交一千元機制後,三倍券的領用比例卻只有98.35%。雖然差距有限,但終究是「消費券高於三倍券」。可以說,民進黨自作聰明,把數字做得很漂亮,但反而讓大家很難相信;從領用比例看起來,也不具備一定要交一千元的理由。只能說有些事情騙一次可以,要騙第二次就難了。(轉載自逆風的烏鴉臉書)

紓困要現金,振興要限時;紓困還沒完,振興太早談

■ 台北市議員 苗博雅 (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紓困要現金,振興要限時;紓困還沒完,振興太早談。最近的五倍券之亂,用這四句話就講完了。紓困,是為瞭解決柴米油鹽房租水電薪資的燃眉之急,當然一定要發現金;而政府先前的紓困,發的每一塊錢都是現金無誤。振興,是為了點火,讓因疫情而降到穀底的餐飲、服務業、零售等內需產業買氣重新回溫,恢復到正常狀態;點火,當然要集中力量,慢慢搞一年半載只是浪費錢,所以要「限時使用」。根據智庫研究,三倍券政策,政府支出1元,可創造1.99元的經濟效益,就是「限時點火」的效益。振興券的政策本質,是好的。但為什麼會搞到輿論不滿?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府沒有妥善運用三倍券的經驗,主動鋪陳論述,提出周詳的數據。大多數人民不瞭解「限時」的必要性,才會被操弄「現金之亂」。二是紓困政策沒做到位元,許多需要幫忙的民眾,沒有得到協助,談振興雖是好意,但情感層面是火上加油。疫情期間,我收到許多陳情案,民眾確實因疫情受到衝擊,卻因為資格差一點點,成為紓困孤兒,甚至有人眼睜睜看著身邊朋友,只因去年申請過紓困,今年不用申請就直接領到錢;而自己條件相同,卻被拒於紓困大門之外。以上種種,都因為中央的政策規定就是如此,我實在無奈,愛莫能助。民眾受到衝擊卻得不到援助,甚至產生濃厚的相對剝奪感,這些怨氣,是執政黨必須面對的。疫情、疫苗、紓困的結還沒解開,直接跳下一關振興,也難怪民眾會被風向帶走,產生極大反彈。這兩個月最重要的工作,是趕緊提升疫苗覆蓋率,最好能到50%以上(全國半數施打過一劑疫苗),做好邊境管制和疫調追蹤,防範秋冬疫情;等到10月,確認秋冬疫情仍控制良好,民心安定,再拋出振興券政策,鼓勵大家消費,相信可以順利推動。只可惜振興券議題過早放上檯面,曝光時機不對,連執政黨內部都不同調,導致妥協收場。振興券的金額、面額、使用期間、使用限制、特殊業別券等細節,當然可以討論,也應該被好好討論,但各種把紓困和振興混在一起談的政治語言,模糊了不同的政策目的,除了打擊政敵、提升自己民調之外,對於監督稅金正確運用的幫助,非常有限。(轉載自苗博雅臉書)

【社論】台股9天跌近千點 提醒人們審慎考量投資方向

台股已經連續9個交易日下跌,跌掉了962點,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17日在臉書發文直指「黑天鵝出擊」並表示,台股半年報成績單相當亮眼,但並沒有喚起投資人的信心,看起來下半年有很多新的變數。且此次阿富汗開啓的地緣政治新變數,值得大家從更深層面的角度來解讀!謝金河表示,台股連續9個交易日下跌,跌掉962點,這個跌勢在半年報出爐,且交出半年1.98兆元的淨收,這個半年獲利等於2019年全年的淨利,這是好到不得了的成績單,但亮麗的成績單並沒有喚起投資人的信心,台股17日仍下跌近200點,尤其是中午過後的殺盤又急又猛,這其中,港股一直持續弱勢,另外陸股深圳、上海股市也加入下跌的行列,深圳A股大跌2.5%,台股尾盤再殺低,指數收在16661,看起來下半年有很多新的變數。台灣股市今年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仍然屢創新高,雖有盤整的狀況,可是對短期間還是屬於高檔盤整的多頭行情,直到8月中旬。很多投資人難以想像,台股加權指數在7月中時,才成功創18034點歷史新高的紀錄,但大盤在8月中時,卻面臨連續9個交易日的下跌,而前一次連續9天下跌是發生在2019年7月26日,大盤那時慢慢築底往上。不過這次的連續下跌,討論度最高的就是成交量萎縮,今天大盤成交量是2955億元,跌破3000億元大關,是5個月以來的新低量能,筆者認為主因就是「政策不確定性」所造成。近日再逢塔利班重返執政,未來世界情勢的變化又難掌握,這一次美國撤出苦撐廿年的阿富汗,很多人都有不同角度的解讀,也有人把阿富汗比成台灣。美國在阿富汗廿年,如今一走了之,美國不會不知道阿富汗的下場,但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一定意味著地緣政治一定有重大變化。本次防疫期間,台灣大部分的年輕人居家上班,所以多了一個兼差,據統計光疫情期間,台股今年交易熱度持續火燙,統計8月新增開戶數增加10.08萬人,累計今年以來投資開戶人數已突破1,100萬人。如今股市連跌9天,台灣的年輕人要更有面對危機的意識。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想法,這一次阿富汗開啓的地緣政治新變數,值得大家從更深層面的角度來考量投資的方向。

醫生只能治病 真正的健康卻要靠自己

■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 何美鄉 美國柯林頓總統第一次心肌梗塞,接受了心血管支架的治療之後, 又繼續他原本忙碌的生活模式。 數年後, 他第二次心肌梗塞再度接受治療。此後,他領悟到了:醫生只能治病,真正的健康卻要靠自己。 於是他開始改變生活模式。美國加州有一家健康管理中心叫 Kaiser (也是健康保險公司), 是一家以會員制度服務約4百多萬人的多功能健康管理機構,提供全備的醫療服務。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提供醫療服務的健保公司(有點像台灣的健保,概括承受會員所有醫療問題)。很明顯的,在這樣的體系裡,所有的病人越健康,公司就越省錢(也就是越賺錢)。但醫療體系只能治病,無法提供健康,於是他們開始收集所有會員(也就是他們的病人)運動習慣的資料,企圖從中釐清健康與生活模式的直接關係,以作為激發健康生活模式的誘因。(Kaiser 對於促進健康生活模式的作為,非常值得另擇機會再來審視一番)。你能想像嗎?每一次你到門診去看病,不管你看的是什麼病,醫生都會花幾分鐘的時間,先問你有關每星期是否有做運動的習慣,是否每週至少有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如快走),且每週至少5天有做運動。若符合此標準,就符合當下主流公衛體系(WHO、美國CDC、或台灣國健署)體力活動的建議。於是,長期下來,他們可以把會員就其運動的習慣分成三種類別:持續運動(每週150分鐘以上)、偶爾運動(平均每週10-149分鐘)、持續不運動(每週<10分鐘)。這樣的資訊有什麼用?當COVID─19疫情出現後,他們回溯性地分析,發現所有的會員感染了COVID─19之後,有持續運動的人,罹患重症或死亡的機率最小,而從不運動的人罹患重症或死亡的風險最高,偶爾運動的人,則介於中間 (Ref 1)。截至2020年10月,會員中有103337人確診COVID─19,其中48440為18歲以上,且過去兩年內至少有三次的運動頻率記錄。針對此48440人的運動史分析是否與病情的嚴重程度有相關性。當控制了所有已COVID─19重症的風險因子(含年齡、性別、肥胖、吸煙、慢性病史)之後,結果顯示,持續不運動的 COVID-19 患者與持續運動的患者相比,住院的風險是 2.26 倍(95% CI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