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望鏡

八年了,大家依舊沒有忘記那一篇不真實的報導

■ 職業高球好手 曾雅妮 (圖/翻攝自曾雅妮臉書) 最近看到了一些網友的留言和關於過往的一些報導,我想謝謝大家沒有忘記我。也想趁這個機會在這裡澄清有關我的報導,之所以沒有在當下去解釋這些事情是因為覺得沒有做的事情不需要去多說什麼,我想要用成績去證明自己。只是8年了成績還是沒有起色,或許曾經想過放棄,但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我找不到打球的初衷,那個很開心自在打球的我不見了。但我告訴自己只要太陽升起,我就必須拿起球桿勇敢的往前走,我努力的在找尋方法,付出的訓練也比過往的多,不知道是夢想還是目標,我只知道我真的很想把球打好。這幾年比較常回台灣才慢慢地發現,很多人對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我去夜店所以比賽睡過頭跟藝人玩在一起去夜店喝酒之類的。但其實都不是,我承認我有去過夜店,偶爾跟朋友家人聚餐也會喝一點酒,但是我去過夜店的次數少之又少,更不用說是在賽季中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對自己的要求嚴格,以身作則,這點只要認識我的人都知道。他們常說有時跟我相處壓力很大,因為我要求很高又愛講道理。再來是跟演藝圈的人在一起。不管這些演藝圈的人是我成名前認識或是成名後認識,我的交友圈一直以來都是打球的人,所以對我來說很難得可以遇到不同圈子又能聊得來的朋友,和他們在一起我很自在,在他們眼中我就是我,不是曾雅妮也不是世界第一。最後我想和大家道歉,做了一個不好的榜樣。2013年KIA CLASSIC的比賽,在比賽前一天的配對賽因為自己的疏忽手機沒有充電,鬧鐘沒有響所以睡過頭了。睡醒的時候剛好是開球時間,我來不及打電話給裁判請假,依照LPGA的規定,如果沒有打配對賽事,是必需取消資格的。我知道睡過頭就是睡過頭了。我記取了這個很大的教訓,我對這件事情真的感到很抱歉。當時的我也讓大家擔心了。然而針對這件事我想說,我比賽的時候絕對沒有去夜店,我記得星期三配對賽的前一晚我去了附近的海邊,在海邊發呆的我對自己下一步要怎麼走感到徬徨無助。我知道排名沒有是遲早的事情,在2012年中我發現自己開始打不出想打的球,在球場上慢慢出現問題,我很努力的想辦法,想我曾經是怎麼走過來的.... 只是我想錯方向,因為我開始懷疑自己走的路不是對的,我開始加強我的弱點,以為弱點加強了,我的球技也會慢慢好起來。直到經歷了那麼多我才知道,我要學習的不是其他人,而是要相信自己。最後我想謝謝所有支持著我,幫助我的贊助商和愛我的粉絲朋友們對我不離不棄,給了我很多的鼓勵和力量。在這艱難的道路上和你們一起並肩著,讓我知道我不是孤單的。也謝謝那些指教我的人,你們讓我學習在逆境中成長,並發掘自已的韌性。這幾年發生很多事,也經歷了很多,而我的球技也真是有夠爛。不過我沒有放棄,我也不會放棄。我真的很喜歡打球,即使它讓我又愛又恨,我還是會一直努力堅持的前進。放下球桿的那一天,我沒讓自己後悔,因為我問心無愧,我的這一生都奉獻給了高爾夫。(轉載自曾雅妮臉書)

【如視我聞】投資炒房不可取 自住才是鋼需

■ 本刊特別報導 (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台灣房市熱潮一波波,在利率低、貨幣寬鬆政策、市場熱錢多……等因素下,推升這波房地產熱度;雖然目前疫情干擾、多少會影響房市,但有不少業界人士認為國內疫情緩和後,將出現「報復性買盤」。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則指出,現在國內房市熱其實是畸形的,「對整體經濟並不好,當心炒房炒到亡國」。台灣地區利率低、貨幣寬鬆政策、市場熱錢多等因素下,逐步推升房地產熱度。不過有不少投機客卻想藉由「炒房」賺取高額價差,使得許多想買房自住的人遲遲不敢出手,也十分痛恨這樣的行為。現在有不少重劃區的預售案藉話題炒熱,很多民眾其實多買在價格高點,但一些重劃區其實機能及居住環境不好,周邊還有工廠、空氣也差,但滿多自住需求民眾被洗腦就去買了,問題是等新屋落成後,才發現該區域餘屋很多、環境沒這麼好時,就會後悔;章定煊說,剛性需求是存在,但投資客也很多,他們趁虛而入將房價炒高,真正自住族群去買就接在高價。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站資料顯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內,短期交易且價差15%以上案件高達2922件,相當於6000個家庭受到影響。然而,有不少民眾將投資和炒房畫上等號,認為投資者都會惡意哄抬房價,賺取獲利。對此,房產專家胡偉良表示,投資和炒作的最大區別在於「漲房價的方式」。房產專家胡偉良說明,投資房產則是經由投入資本等標的物,經由本身的價值成長和通貨膨脹的誘發,投資人再從中分享價值紅利的一種行為。當今社會上尚不存在足夠的投資標的物,房產做為普遍民眾最熟悉,也最容易瞭解的一個投資品項,因此他認為在合理的數量內,其購買行為應該是予以鼓勵的。至於投機客炒房,胡偉良則表示「炒房是大家都痛恨的一種行為,但是很多人又羡慕炒房賺錢的速度」,炒作是主動把價格透過哄抬拉高,甚至是揪團團購,在買進之後,先大肆炒作,等到房價漲到自己的預期價格後再高價賣出,接下來再尋找下一個標的物作為炒作目標。胡偉良直言,「房子在沒有任何的改進下,炒房客對社會發展沒有任何貢獻」,但他們卻利用媒體烘托,從而達到短期內房價猛漲的效果,價格翻了好幾倍,並在房價上漲中投機賺了差價,獲取個人利益。因此他呼籲,炒房行為應該加以抑制。國內少子化嚴重,未來人口恐越來越少,房地產需要人口、人流來支撐,有些區域若一直發展不起來,新案一直推,但民眾在比較與比價後不會選擇買在此,未來這區域的行情恐怕也將崩潰。

全球氣候變遷 自然災害頻發 值得我們關注

■ 理應 (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 熱帶性低氣壓TD11(原盧碧颱風)已經登陸!氣象局預報員張承傳表示,熱帶低壓中心7日上午登陸,中心橫跨台灣,挾帶雨勢驚人,中南部山區都有超大豪雨等級雨勢,預期8日白天水氣才會趨緩,另不少氣象專家也提醒,原盧碧加上西南氣流影響台灣最劇烈的時候,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今年台灣經歷52年來降雨最少的一年,2020年沒有颱風侵台,風調的日子卻是嚴重的雨不順。據統計,再加上降雨分佈不均,西部五縣市已陷入缺水危機。直到6月份真正的進入梅雨帶,缺水才有漸漸緩解。但是到了7月份卻是連連大雨,幾個颱風雖然沒有直接侵台,但所帶來的水氣卻種種的再次傷害台灣。回顧2020年全球災難,森林大火、全球暖化、漏油事件等天災人禍接連而來,極端氣候遍及全球,各地環境災難加劇。位於北極圈內、曾創下攝氏 -68 度最低溫紀錄的小鎮「維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這個夏季受熱浪襲擊,測得攝氏 38 度破紀錄高溫,打破該鎮過往 6 月平均溫度約攝氏 13 度的紀錄。異常高溫氣候帶來西伯利亞乾旱、森林大火、永凍土層融化以及漏油事件等一連串環環相扣的環境災難,嚴重威脅北極生態。格陵蘭島27日失去超過85億噸的地表質量,自25日以來更減少多達184億噸。雖然本周的總冰損失量不像2019年的那樣極端,但今年融化的冰蓋面積更大,同時這也是過去10年該大陸第三次發生極端融化,在此期間,融化範圍比1970年代「更深入內陸」。今年,歐洲德國、中國河南都發生號稱「千年以來」最嚴重的水災,人命、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台灣近日適逢大潮期間,伴隨長浪發生,針對中南部沿海低窪地區,已有積淹現象,雨量更達到豪雨以上等級。台灣連日以來的強降雨,土壤含水量已達飽和,且近日東部接連地震皆對中南部山區增加土石邊坡滑落風險,嘉義、高雄及屏東部分鄉鎮市發布紅色及黃色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警戒,更有通報民眾住家邊坡土石滑落衝進民宅案件。全世界極端氣候的異常,對我們人類生存造成重要的威脅,氣候變化加速的趨勢非常明顯,除非得到遏制,否則此類極端事件將繼續更頻繁地發生。

令人詬病的體育署「黃金計劃」

■ 盛東 升學主義作祟下,台灣的體育運動風氣一直沒有很興盛,往往要到了大型國際運動賽事登場,許多一日體育迷應運而生,此時對於台灣體育選手的關注達到最高點;爾後熱度一減,風波一過,台灣體壇又如入死水,無人知曉體育選手風光背後面臨的是怎樣的辛酸與困境。這次2020東京奧運台灣選手錶現亮眼,至今已奪得2金、4銀、6銅的殊榮,總統蔡英文7月28日在臉書發文讚嘆,這一切的好表現、好成績,都要歸功於選手的付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各項後勤團隊長期的協助,以及教育部體育署從2019年啟動的「黃金計畫」。然而這「黃金計畫」,恐也已淪為台灣體壇眾多無人可管的弊端之一。2019年1月3日,時任體育署長高俊雄宣佈啟動「2020東京奧運黃金計畫」,編列專案預算3億元,遴選重點培訓選手,針對各運動種類技術屬性與選手個別特質須求,擬訂客製化的培訓支援計畫,給予國內、外參賽與移地訓練所需各項支援,包括專屬教練、防護員、陪練員、以及所需裝備與器材等,以2020年東京奧運會突破歷屆奧運會成績為目標,執行期程自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結束日起至2021年東京奧運會結束日止。其中,遴選選手的方式依據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及同年國際競賽成績,評估2020年東京奧運會奪牌潛力選手,根據競賽成績將菁英選手分為三等級:第一級為奧運積分世界排名前3名;第二級為參加最近一屆世錦賽或亞運會(同奧運量級)金牌;第三級為經國訓中心競強會委員會評估具有競爭實力者。三等級制度可升可降,每半年檢討一次。 (圖/翻攝自國民體育季刊) 根據競賽成績評選培訓,或許是最公開透明的方式,但這樣真的公平嗎?當年成為黃金計畫選手的郭婞淳、林昀儒、鄭怡靜、楊勇緯、戴資穎、李智凱、李洋、王齊麟、黃筱雯、文姿云等人如今都順利奪牌,然而不在黃金計畫名單內的跆拳道女子57公斤級羅嘉翎、舉重女子64公斤級陳玟卉、高爾夫球男子組潘政琮也紛紛勇奪銅牌。體育署傾注資源培育可能奪牌的選手,考量獲得最大利益的理念不是不能理解,但知名足球球評石明謹也點出台灣的問題,就是太過注重成績及資源分配,用成績來決定人選,導致能出場的運動員變得很少,更遑論國際賽事的競爭。國民黨團總召費鴻泰曾指出,中華羽球協會選訓小組在遴選代表台灣出戰越南羽球國際賽的選手時,既依據國內排名賽參賽選手的表現來選拔,又為何會有排名前三的選手竟然落選,反而由名次排在其後者出線的黑箱問題?羽球協會當時對此回應,遴選的標準,國內排名賽的名次高低只是指標之一,還要考量選手的潛質、是否真為可造之材。但問題是,排名賽期間,除非選訓小組所有委員皆全程觀戰,並對每名參賽選手的各項表現做出詳盡紀錄,否則不以白紙黑字做為評選依據,不禁讓人聯想到與羽球界派系傾軋,以及爭搶、壟斷羽球人才、資源有關。台灣體壇黑幕重重,然而每次在大型賽事下曝光的選手困境,只是讓政府為回應民眾的聲音、鄭重其事呼籲要改革,卻往往無法一以貫之、徹底執行,導致最後無疾而終,成為一種迴圈。蔡英文說這次奧運過後,更要不斷提升環境,會不會也如同2016年裡約奧運的承諾一樣淪為口號?令人心寒的台灣體壇,又如何能將台灣的「黃金選手」推上國際舞臺?

【如視我聞】東奧激情過後 應檢討基礎運動員的養成制度

■ 理應 台灣曾在運動領域中創造了奇蹟,但宛如曇花一現,每次在得到好成績後,經常是消失的無影無蹤,運動員呢?記得小時候半夜守在電視機螢幕,看著三級棒球的比賽,台灣的球隊幾乎似以籃球比數的成績戰勝對方,但是隨著時間的經過,這些叱吒球場的選手哪裡去了?以前許多專家曾經研究過,台灣對選手的培養是以一種揠苗助長的訓練方式,在年紀小的時候把選手的體能、體力壓榨殆盡,致使運動員的運動黃金壽命提早結束。「體力即國力」,學校體育政策將配合學生發展能力、性向及需要,來提供各種適性學習機會,發揮多元智慧;過程中更著重快樂學習、活潑有趣,讓體育教育以基礎健康為核心,透過身體活動與運動學習產生情與理及靈與肉的互動;從認知、情意與技能積極瞭解自己,發揮潛能,超越自我,提升人本之身、心、靈素質;進而從小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提升體適能,培養健康體質,除為學校優秀選手選才開拓管道之外,也為國家永續發展厚植競爭力。學校運動人才的養成是國家競技運動發展的基礎,藉由菁英運動之選才、育才及成才,透過「科學選才」、「系統培訓」、「重點發展」及「生涯輔導」等作法,並經計畫性長期培訓機制,引進資訊科研新知,銜續選手運動生涯與競爭優勢,將是學校體育政策賡續推動的主軸之一,未來重點更包括:(一)科學選才:透過醫、科學檢測,以客觀量化數據作為評估及選拔具潛力或優秀能力之運動選手。(二)系統培訓:落實「區域運動人才培育體系觀念」至各縣市基層學校。(三)重點發展:協調大學積極承接優秀中學運動員,推動運動員「16年一貫」培育計畫。(四)生涯輔導:與體委會合作,落實優秀選手就學及就業輔導各項措施。(五)專業增能:辦理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增能計畫,增進專業知能及培訓素質。(六)運科輔導:推動大學校院運動醫、科學資源協助科學化培訓及輔導中小學培訓工作。展望未來,21世紀的國家競爭力,除了科技與經濟之國際競合外,綜合國力的表現更包括體育與健康,而體育更是打造新世代孩童體力與精神意志力的重要策略之一,未來學校體育將持續扮演國家優秀運動選手培育的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