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視我聞】媒體過分吹捧 造成選手壓力
■ 本刊特約體育評論 馮欣儀 (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中華台北奧運代表團在本次東奧會中已經拿下10面獎牌,是台灣自參加奧運會以來最好的成績,但是我們卻看到一個現象,就是台灣媒體過分誇大的宣傳吹噓,甚至挖出選手個人隱私。沒錯,大家對這些運動健兒優異的表現值得鼓勵,但是這些媒體的亂象,似乎已造成選手的困擾。勝敗乃兵家常事,哪一位運動選手不想站上領獎台、哪一位選手不想將畢生努力的心血在運動最高的殿堂好好表現。那瞬間就如剎那間的永恆,成功,則名揚世界,落敗,則收拾好行囊,下次再來,也許多年的磨練,永遠就如石沉海底。這段時間台灣媒體幾乎以24小時的報導來轟炸選手,不管賽前賽後,幾乎讓選手壓得喘不過氣來,雖然報導可以為選手造勢,但是對於需耐住壓力的選手,幾乎影響了比賽成績。舉例來說,游泳蝶式的選手王冠閎無緣晉級就是一個例子。被冠上「台灣蝶王」的王冠閎在賽前被大家一致看好是奪牌的熱門,但是200公尺被淘汰後,原本在100公尺信心滿滿,但在媒體的宣傳壓力下,臨場表現不如預期,連自己平常的水準都沒有達到。這絕對不能怪罪選手,因為運動的經驗是靠累計的,只有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磨練,才能孕育出一個成功的運動家。另一個是桌球好手林昀儒,以19歲的年紀跟世界排名第一的大陸選手樊振東,纏鬥七局,以些微的比數敗北,這場比賽震驚桌壇,桌壇的明日之星儼然而成。自此,台灣媒體轟炸式的報導,政論節目也用接力式般的無縫接軌的報導。包括如何訓練、到哪裡訓練、經費哪裡來、是否有大陸的教練培訓等等,已經造成選手的另一層壓力,甚至連林父都出來表態,謝謝大家的關心。大家別忘了,林昀儒的賽程尚未結束,仍有一場重要戰役必須面對,無論是否奪牌,都替台灣寫下桌球的項目歷史,能奪牌最好,若不能奪牌也是台灣極大的光榮。為甚麼媒體在賽程尚未結束前要如此高調宣傳,反造成選手的另一巨大的壓力。一個選手的養成是要累積不同教練及各種不同球風的指導跟磨練,再加上各地不同的爭戰經驗,才能淬鍊出一個經得起挑戰的選手。當今中國是領軍桌壇的國家,教練、選手人才被輩出,不管男女都囊括世界排名的頂端。訓練制度的嚴謹世界有名,林昀儒到大陸移地訓練,這是很正常的事,卻被渲然成大陸培訓出來的,含每個月花高額的教練費聘大陸教練指導,也都一一的攤在陽光下。成敗或得獎與否很重要,但在賽事未結束前就蓋棺論定,對選手來說是極大的壓力,媒體已超越了應有的立場跟職責。低調的報導才是媒體應有的責任,不是吹捧、誇大。最終林昀儒敗在德國老將奧恰洛夫的手下,無緣取得獎牌,但以一個19歲的選手能夠創造如此的佳績,已經難能可貴,但是選手的臨場發揮跟心理素質,都非常重要,外來的壓力更不可忽視,選手頂著非奪牌不可的壓力參賽這是無法估算的。我們都期待選手奪牌,但賽前過於吹捧、造神,讓選手無端的承擔壓力,這是毋須的,適可而止的造勢是動力,過了,那就未必有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