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疫苗更急迫的事
■自由撰稿人 陳金芳 (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疫情持續蔓延,台灣對於恢復日常生活的需求日漸擴大,近日日本與美國餽贈疫苗也緩解了台灣疫苗儲備不足的困境,政府也提出一連串紓困方案企圖化解民怨。但其實有比疫苗和紓困更為急迫的事情,就是呼吸器的採購製造與篩檢器材的採買,而這兩樣才是台灣回歸正常生活的關鍵。眾所皆知,此次COVID-19重症者最重要的病徵之一就是缺氧與呼吸困難,這也是重症者的死亡原因之一,所以去年川普在任總統期間就下令通用汽車生產呼吸器,友邦巴拉圭在去年也曾經向台灣求援,要求提供呼吸器。結果台灣在去年以國家提供支援方式打造「口罩國家隊」之後,就因為過度自滿,對於呼吸器製造沒有投入,白白浪費一年四個月的天賜良機。另外一個應該做的就是篩檢器材的購買。台灣自從五月爆發疫情以來,暴露了從去年以來篩檢量不足的重大問題,去年以來的篩檢能量一直低落,導致最近的每日數字公佈都要靠校正回歸回溯,此舉不但讓民眾對衛福部的數字公佈失去信心,也讓許多確診者在篩檢確診前出現自由行動的空窗期,造成防疫上的困難。對此最應該做的,除了應該開放讓民間生技產業投入篩檢、化解大型醫療院所的篩檢壓力之外,大型機器與技術的採買也應該是當務之急,許多國家包括日本、南韓都已經在這次疫情中對篩檢機器上有了更新與突破,這都是台灣應該立即去接洽的。篩檢、疫苗、藥物、防疫物資四項足夠與否是克服疫情的關鍵,目前台灣在藥物與疫苗方面的採購應該足夠,但是篩檢能量與部分防疫物資的不足卻讓台灣陷入泥淖。台灣在防疫物資上只有口罩的準備足夠,對於進一步的呼吸器準備卻不足,這也是死亡率飆升的原因之一。「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台灣的當務之急就是應該組建呼吸器材與篩檢器材的「國家隊」,比較起疫苗和紓困,這才是台灣渡過當前難關的關鍵!(轉載自中時新聞言論快評)